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小化纖氣流紡砂帶基布,由經、緯紗交織而成,其特征在于:經、緯紗均為氣流紡技術制得的小化纖紗線,砂帶基布的織物組織為斜紋。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廢舊聚酯飲料瓶作為原料制得小化纖紗線,減少了棉花的使用,將可再生垃圾回收使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本發明專利技術一種小化纖氣流紡砂帶基布,有無雜質、毛羽少、強力均勻、條干均勻、布面平整、耐酸堿、不霉變、不怕蟲蛀、耐磨、耐撕、密度小、彈性好的優點,適用范圍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紡織面料,尤其涉及一種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
技術介紹
砂帶屬于機床工具中的涂附磨具,被稱為柔性磨具,拋光時比固體磨具砂輪更為靈活、保險、精度更高,同時磨削成本低,現有的砂帶制造方法其基布多以棉花或化學纖維為原料,但是由于棉花資源的缺少,使得生產成本較高,也不利于保護環境資源。目前中國產業基布中化纖產品已達到70%,其產品性能與棉砂帶基布相當甚至優于棉產品,這些產品多是大化纖和中化纖產品,小化纖屬于再生化學滌綸纖維,是采用廢舊飲料瓶,經清洗、粉碎、加熱、熔化、噴絲成型的滌綸纖維,因此,為了緩解原料瓶頸,有利于資源循環運用,降低生產成本,有必要提供一種由小化纖紗線制作的砂帶基布。氣流紡是新型紡織技術,它是由氣流方式輸送纖維,由一端握持加捻。氣流紡工序短,從紗體結構上來說,氣流紡紗線結構比較蓬松,風格粗獷,在支數和捻度不高的情況下,能紡制出性能較好且價格較低的產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于資源循環利用、生產成本低且性能好的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由經、緯紗交織而成,其中經、緯紗均采用廢舊飲料瓶作為原料,通過氣流紡技術制得的小化纖紗線,所述小化纖經、緯紗線經織造工藝制成砂帶基布,所述砂帶基布的織物組織為f斜紋。其中,所述小化纖紗線的經紗細度為23支,緯紗細度為23支,砂帶基布的幅寬為43. 5cm,經向密度95根/10cm,緯向密度54根/10cm,經向強度為850_950cN,織物厚度為O.40mm,織物的重量173g/m2。其中,所述小化纖紗線的經紗細度為21支,緯紗細度為21支,砂帶基布的幅寬為43. 5cm,經向密度83根/10cm,緯向密度50根/10cm,經向強度為850-1 IOOcN,織物厚度為O.32mm,織物的重量155g/m2。所述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的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原料預處理——淸花——梳棉——并條——氣流紡紗——整經——漿紗——穿棕——織造——檢驗出廠供砂帶廠制造砂帶基布。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采用廢舊聚酯飲料瓶作為原料制得小化纖紗線,減少了棉花的使用,將可再生垃圾回收使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本專利技術的小化纖氣流紡砂帶基布有無雜質、毛羽較少、強力均勻、條干均勻、布面平整、耐酸堿、不霉變、不怕蟲蛀、耐磨、耐撕、密度小、彈性好的優點,適用范圍廣。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的生產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描述。請參閱圖I所示,圖I為本專利技術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的生產工藝流程圖,本專利技術一種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是由經、緯紗交織而成,其中經、緯紗均采用廢舊飲料瓶作為原料,通過氣流紡技術制得的小化纖紗線,所述小化纖經、緯紗線經織造工藝制成砂帶基布,所述砂帶基布的織物組織力f ^紋。所述小化纖氣流紡砂帶基布的生產工藝流程步驟為(I)原料預處理采用廢舊飲料瓶進行分類、清洗、粉碎、加熱進行熔體噴絲成滌綸纖維,切斷打包供紡紗廠使用。(2)清花將預處理后的小化纖短纖原料依次在抓棉機、混開棉機、開棉機、給棉機、清棉機上開松、混合、成卷。(3)梳棉將經過清花工序后的小化纖短纖原料在梳棉機上進行梳棉工序。(4)并條將經過梳棉工序的小化纖短纖原料在并條機上進行頭道并條和二道并條。(5)氣流紡紗將經過并條工序的小化纖纖維熟條在氣流紡紗機上,通過高壓噴射氣流對紗線進行牽伸加捻生產出來小化纖紗線。(6)織物組織設計對砂帶基布的織物組織進行設計,可根據需要設計成不同的織物組織結構。(7)整經氣流紡出來的筒子紗按一定根數和規定長度平行地卷繞在規定幅度的經軸上,使各根經紗張力一致,密度均勻分布。(8)漿紗對整經工序后的小化纖紗線進行上漿工序處理,以增加紗線的彈性和強度及增加紗線的光滑程度,提高耐磨牢度。(9)穿綜對上漿工序后的小化纖紗線進行穿綜。( 10)織造給穿綜的小化纖經紗一定均勻的張力,按照特定的工藝參數,在織機上與緯紗交織,構成有一定組織、幅度和密度的織物。(11)檢驗出廠供砂帶廠制造的小化纖砂帶基布。在該實施例中,所述砂帶基布的織物組織為f斜紋,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砂帶基布的織物組織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其他組織。在一個實施例中,經氣流紡紗工藝紡制小化纖紗線的經紗細度為23支,緯紗細度為23支,經織造工藝的砂帶基布的幅寬為43. 5cm,經向密度95根/10cm,緯向密度54根/10cm,經向強度為850-950cN,織物厚度為O. 40mm,織物的重量173g/m2。在一個實施例中,經氣流紡紡制小化纖紗線的經紗細度為21支,緯紗細度為21支,經織造的砂帶基布的幅寬為43. 5cm,經向密度83根/10cm,緯向密度50根/10cm,經向強度為850-1100cN,織物厚度為O. 32mm,織物的重量155g/m2。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基于上述生產流程制得的砂帶基布的優良性能和對砂帶基布的實際需要將小化纖原料經不同的紡紗工藝和織造工藝制成不同規格的砂帶基布。本專利技術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的規格如表I所示表I權利要求1.一種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由經、緯紗交織而成,其特征在于經、緯紗均采用廢舊飲料瓶作為原料,通過氣流紡技術制得的小化纖紗線,所述小化纖經、緯紗線經織造工藝制成砂帶基布,所述砂帶基布的織物組織為f斜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流紡技術流程為原料預處理——淸花——梳棉——并條——氣流紗,所述的織造工藝流程為將氣流紡技術制得的氣流紗整經——衆紗——穿棕——織造成供砂帶廠制造的砂帶基布。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其特征在于小化纖紗線的經紗細度為23支,緯紗細度為23支,砂帶基布的幅寬為43. 5cm,經向密度95根/10cm,緯向密度54根/10cm,經向強度為850-950cN,織物厚度為O. 40mm,織物的重量173g/m2。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其特征在于小化纖紗線的經紗細度為21支,緯紗細度為21支,砂帶基布的幅寬為43. 5cm,經向密度83根/10cm,緯向密度50根/10cm,經向強度為850-1100cN,織物厚度為O. 32mm,織物的重量155g/m2。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小化纖氣流紡砂帶基布,由經、緯紗交織而成,其特征在于經、緯紗均為氣流紡技術制得的小化纖紗線,砂帶基布的織物組織為斜紋。本專利技術采用廢舊聚酯飲料瓶作為原料制得小化纖紗線,減少了棉花的使用,將可再生垃圾回收使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本專利技術一種小化纖氣流紡砂帶基布,有無雜質、毛羽少、強力均勻、條干均勻、布面平整、耐酸堿、不霉變、不怕蟲蛀、耐磨、耐撕、密度小、彈性好的優點,適用范圍廣。文檔編號D03D15/00GK102851834SQ20121029163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專利技術者徐國華, 郭玉順, 顧鈺良, 陳曉峰 申請人:江蘇華躍紡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化纖氣流紗砂帶基布,由經、緯紗交織而成,其特征在于:經、緯紗均采用廢舊飲料瓶作為原料,通過氣流紡技術制得的小化纖紗線,所述小化纖經、緯紗線經織造工藝制成砂帶基布,所述砂帶基布的織物組織為斜紋。FDA000020152354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國華,郭玉順,顧鈺良,陳曉峰,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華躍紡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