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水稻插秧機分插機構栽植臂
本技術涉及水稻插秧機,具體涉及一種水稻插秧機分插機構栽植臂。
技術介紹
栽植臂的作用是將插秧機秧箱上的毯狀秧苗撕開并將其插入田中的裝置。目前,在國內外市場上出售的插秧機栽植臂結構形式和傳動原理一致,具體為:由平面凸輪、撥叉、推秧桿和彈簧共同完成推秧動作,其結構形式簡單,但不能適應不同的轉速,特別是作業速度變化較大時,往往出現推秧結束時間提前或滯后,這是由于推秧的開始時間決定于凸輪的廓線,而推秧時間的長短則決定于彈簧的剛度。一般情況不會更換彈簧,因此插秧機只能在一定的速度范圍內作業,對速度的適應能力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稻插秧機分插機構栽植臂,該機構能滿足插秧要求該機構能滿足插秧機的插秧要求,并能適應插秧機在任何轉速下的作業。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栽植臂殼體內的栽植臂驅動軸上裝有主動圓錐齒輪,從動圓錐齒輪和圓柱凸輪都裝在同一軸上,主動圓錐齒輪和從動圓錐齒輪相嚙合,圓柱凸輪、扇形齒輪和固定在扇形齒輪上的滾子組成圓柱凸輪機構,扇形齒輪為凸輪機構從動件,扇形齒輪固定在栽植臂殼體上的一鉸鏈點,鉸鏈點為扇形齒輪的轉動中心,扇形齒輪與固定在推秧桿上的齒條相嚙合,秧針裝在栽植臂殼體上,隨栽植臂殼體一起運動。扇形齒輪的半徑為扇形齒輪的轉動中心到滾子的轉動中心距離的1.5~2.5倍。主動圓錐齒輪和從動圓錐齒輪的傳動比為1∶1采用圓錐齒輪機構、圓柱凸輪機構和齒輪齒條機構,將栽植臂驅動軸的旋轉運動轉變成推秧桿的規律性直線往復運動。本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該機構能滿足插秧機的插秧要求,并能適應插秧機在任何轉速下的作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稻插秧機分插機構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殼體(11)內的栽植臂驅動軸(1)上裝有主動圓錐齒輪(2),從動圓錐齒輪(3)和圓柱凸輪(4)都裝在同一軸(6)上,主動圓錐齒輪(2)和從動圓錐齒輪(3)相嚙合,圓柱凸輪(4)、扇形齒輪(8)和固定在扇形齒輪(8)上的滾子(5)組成圓柱凸輪機構,扇形齒輪(8)為凸輪機構從動件,扇形齒輪(8)固定在栽植臂殼體(11)上的一鉸鏈點(9),鉸鏈點(9)為扇形齒輪(8)的轉動中心,扇形齒輪(8)與固定在推秧桿(10)上的齒條(7)相嚙合,秧針(12)裝在栽植臂殼體(11)上,隨栽植臂殼體(11)一起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稻插秧機分插機構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殼體(11)內的栽植臂驅動軸(1)上裝有主動圓錐齒輪(2),從動圓錐齒輪(3)和圓柱凸輪(4)都裝在同一軸(6)上,主動圓錐齒輪(2)和從動圓錐齒輪(3)相嚙合,圓柱凸輪(4)、扇形齒輪(8)和固定在扇形齒輪(8)上的滾子(5)組成圓柱凸輪機構,扇形齒輪(8)為凸輪機構從動件,扇形齒輪(8)固定在栽植臂殼體(11)上的一鉸鏈點(9),鉸鏈點(9)為扇形齒輪(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建能,趙勻,張國鳳,李革,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6[中國|杭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