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攝像透鏡、透鏡陣列、攝像透鏡的制造方法以及攝像模塊。晶片級透鏡(110)從晶片(131)上具備多片透鏡(132)的透鏡陣列(130)中切出透鏡(132)中的1片來進行制造,其是以使相對于晶片級透鏡(110)的光軸(110c)垂直的晶片級透鏡(110)的剖面的形狀成為六角形的方式,從透鏡陣列(130)中進行切出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過晶片級透鏡工藝制造的攝像透鏡(以下稱為“晶片級透鏡(wafer-level lens),,)等。
技術介紹
近年來,通過智能手機的銷售增加、以及便攜電話機在新興國家中的普及,面向便攜設備(移動設備)的相機模塊的需要快速成長。而另一方面,在該相機模塊中的價格競爭也日益激烈。 根據這種狀況,作為能夠大量生產廉價的被裝載于上述相機模塊中的攝像透鏡的方法,正推進被稱之為晶片級透鏡工藝的制造工藝的開發。所謂晶片級透鏡工藝,是指經分別將在一個晶片上具備多片透鏡的多個透鏡陣列粘在一起,并將其(透鏡陣列單元)按各透鏡陣列所具備的透鏡的組合的每一個進行分割(晶片級透鏡的單片化)的工序來制造晶片級透鏡的工藝。此外,所謂晶片級透鏡工藝,也可以是經將一個晶片上具備多片透鏡的透鏡陣列按每個透鏡進行分割(晶片級透鏡的單片化)的工序來制造晶片級透鏡的工藝。專利文獻I 3中公開了通過晶片級透鏡工藝制造晶片級透鏡的方法。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I :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11-64873號公報(2011年3月31日公開)” 專利文獻2 :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11-62879號公報(2011年3月31日公開)” 專利文獻3 :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11-43605號公報(2011年3月3日公開)”。在晶片級透鏡工藝中,關于各透鏡陣列,通常作為陣列狀的多片透鏡的配置是如專利文獻3的實施方式中所公開那樣的縱橫呈一直線排列的矩陣。此外,在對多個透鏡陣列粘在一起的單元進行分割,實施向每個晶片級透鏡的單片化時,一般來說該晶片級透鏡的外形為四角形或者圓形。這里,所謂晶片級透鏡的外形,是指相對該晶片級透鏡的光軸垂直的該晶片級透鏡的剖面的形狀。此外,將后述的鏡筒的外形是指在該鏡筒中裝入該晶片級透鏡的狀態下,與規定該晶片級透鏡的外形的剖面平行的該鏡筒的剖面的形狀。外形為四角形的晶片級透鏡,在應用于與傳感器形成一體的相機模塊的制造工藝中時沒什么問題,但在將該晶片級透鏡作為個體進行單片化后裝入鏡筒等構成部件中時,將產生以下問題。也就是說,在將外形為四角形的晶片級透鏡裝入外形為圓形的鏡筒中時,該鏡筒形成其外形與該晶片級透鏡的外形相對的外接圓,因此產生導致大型化的問題。此外,在將外形為四角形的晶片級透鏡裝入外形為四角形的鏡筒中時,采用外形為四角形的鏡筒本身就產生導致鏡筒的大型化的問題。另一方面,還會產生很難對外形為圓形的晶片級透鏡進行單片化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從多個透鏡陣列粘在一起的單元切斷外形為圓形的晶片級透鏡時,其切割線為曲線。如果該切割線為曲線,就需要使用于進行切斷的設備曲折行進。其結果是,導致很難進行晶片級透鏡的單片化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實現能夠使晶片級透鏡本身以及裝入其的鏡筒實現小型化而且單片化簡單的攝像透鏡、具備構成該攝像透鏡的透鏡的透鏡陣列、該攝像透鏡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備該攝像透鏡的攝像模塊。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攝像透鏡是從晶片上具備多片透鏡的透鏡陣列中切出該透鏡中的I片來進行制造的,其特征在于,上述攝像透鏡是以使上述攝像透鏡的剖面的形狀成為六角形的方式從上述透鏡陣列中進行切出的透鏡,其中,上述剖面是相對于上述攝像透鏡的光軸垂直的剖面。 另外,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攝像透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使上述攝像透鏡的剖面的形狀成為六角形的方式,從晶片上具備多片透鏡的透鏡陣列中切出該透鏡中的I片的工序,其中,上述剖面是相對于攝像透鏡的光軸垂直的剖面。根據上述結構,本專利技術的攝像透鏡可用作外形為六角形的晶片級透鏡。只通過省略晶片級透鏡外形四角形的各頂點和其附近部分,形成晶片級透鏡的外形為六角形,就能夠實現晶片級透鏡外形的小型化。此外,只通過省略晶片級透鏡外形四角形的各頂點和其附近部分,形成晶片級透鏡的外形為六角形,就能夠實現對晶片級透鏡外形的外接圓的小型化。因此,能夠使得要裝入該晶片級透鏡的外形為圓形的鏡筒實現小型化。此外,在從透鏡陣列切出該晶片級透鏡使得晶片級透鏡的外形為六角形時,其切割線可以只由直線來構成。其結果是,從透鏡陣列實現單片化變得簡單。此外,本專利技術的透鏡陣列,其特征在于,在晶片上具備多片透鏡以恒定的間距配置而成的第I透鏡列和多片透鏡以上述恒定的間距配置而成的第2透鏡列,上述第I透鏡列和上述第2透鏡列平行,構成上述第2透鏡列的各透鏡的中心,相對于構成上述第I透鏡列的各透鏡的對應任一中心,在上述第2透鏡列的延伸方向上偏離上述恒定間距的一半距離而配置。根據上述結構,能夠實現外形為六角形的晶片級透鏡的制造簡單的透鏡陣列。也就是說,通過在與連結第I透鏡列中的I片透鏡和鄰接該I片透鏡的互相同一個第2透鏡列中的2片透鏡這共計3片透鏡的各中心所形成三角形的各邊平行的3個方向上,切斷本專利技術的透鏡陣列,從而利用只由直線構成的切割線,很容易從該透鏡陣列切出外形為六角形的透鏡。此外,通過使鄰接透鏡間的距離為恒定,能夠由一個晶片設置許多個透鏡,因此能夠在短時間內制造出更大量的晶片級透鏡。此外,可以期待提高晶片內各透鏡的對稱性、降低晶片的形變等提高透鏡陣列的品質、進而提聞晶片級透鏡的品質的效果。此外,本專利技術的攝像模塊,其特征在于具備本專利技術的攝像透鏡和裝入有上述攝像透鏡的鏡筒。根據上述結構,由于能夠使攝像透鏡小型化,并且還能夠使要裝入攝像透鏡的鏡筒小型化,因此能夠大幅度地使攝像模塊小型化。專利技術效果 如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的攝像透鏡是從晶片上具備多片透鏡的透鏡陣列中切出該透鏡中的I片來進行制造的,而且其是以使上述攝像透鏡的剖面的形狀成為六角形的方式從上述透鏡陣列中進行切出的透鏡,其中,上述剖面是相對于上述攝像透鏡的光軸垂直的剖面。此外,本專利技術的透鏡陣列在晶片上具備多片透鏡以恒定的間距配置而成的第I透鏡列和多片透鏡以上述恒定的間距配置而成的第2透鏡列,上述第I透鏡列和上述第2透鏡列平行,構成上述第2透鏡列的各透鏡的中心,相對于構成上述第I透鏡列的各透鏡的對應任一中心,在上述第2透鏡列的延伸方向上偏離上述恒定間距的一半距離而配置。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攝像透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使上述攝像透鏡的剖面的形狀成為六角形的方式,從晶片上具備多片透鏡的透鏡陣列中切出該透鏡中的I片的工序,其中, 上述剖面是相對于攝像透鏡的光軸垂直的剖面。因此,會起到可使攝像透鏡以及裝入有攝像透鏡的鏡筒小型化而且攝像透鏡的單片化簡單的效果。附圖說明圖I的(a) (d)是表示本專利技術攝像透鏡的制造方法的立體圖,特別是,圖I的(d)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攝像透鏡結構的立體圖。圖2的(a)是表示有關現有技術的透鏡陣列中的多片透鏡的配置的平面圖,圖2的(b)是表示有關現有技術的攝像透鏡的結構的立體圖。圖3的(a)是表示有關本專利技術的透鏡陣列中的多片透鏡的配置的平面圖,圖3的(b)是表示本專利技術攝像透鏡的另一結構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具備圖I的(d)中所示攝像透鏡的相機模塊結構的一例的剖面圖。圖5的(a) (d)是概略性地表示將鄰接的兩個透鏡陣列粘在一起的要點的平面圖。附圖標記說明 110 晶片級透鏡(攝像透鏡) IlOc 光軸 112 透鏡陣列單元 130、130A、130B 透鏡陣列 131 晶片 132、132A、1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攝像透鏡,其從晶片上具備多片透鏡的透鏡陣列中切出該透鏡中的1片來進行制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攝像透鏡是以使上述攝像透鏡的剖面的形狀成為六角形的方式從上述透鏡陣列中進行切出的透鏡,其中,上述剖面是相對于上述攝像透鏡的光軸垂直的剖面。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重光學道,花戶宏之,
申請(專利權)人:夏普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