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磁驅動裝置,包括磁鐵和至少一個線圈,所述磁鐵至少包括2塊,所有磁鐵的磁化方向同向或反向并且大致垂直于所述線圈平面,至少兩塊所述磁鐵同極相對放置并留有空隙,并且至少所述線圈的一部分位于兩塊相對放置的所述磁鐵之間的空隙中。一種電磁鏡頭驅動裝置,包括機架蓋、至少部分安裝在所述機架蓋中的鏡頭支架、安裝在所述鏡頭支架上的線圈、固定在所述機架蓋上的磁鐵、以及彈簧,所述磁鐵至少包括2塊。由于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音圈馬達及音圈馬達鏡頭驅動裝置尺寸小;工作效率高,只需要很小的電流就可以驅動線圈運動,達到了節(jié)能、縮小尺寸的目的。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驅動照相機鏡頭的音圈馬達致動器,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控制相機鏡頭沿光軸運動的音圈馬達致動器。
技術介紹
手機照相功能日趨完善,應用日益廣泛。其中手機照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已日益成為手機的標準配置功能,而這個功能目前通常采用音圈馬達鏡頭驅動裝置驅動手機的相 機鏡頭沿光軸運動運動來實現(xiàn)的。音圈馬達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產生不同方向和強度的電磁作用力來推動鏡頭移動。最近幾年來,市場上已開發(fā)一些比較成功的音圈馬達鏡頭驅動裝置。總結起來,音圈馬達鏡頭驅動裝置里最核心的結構,即線圈磁石結構,基本上由下面幾種結構構成。第一種結構如圖Ia至圖Ic所示,從俯視圖的角度看,所有磁鐵100都設置在線圈200外部(或內部)(詳情請參考Shicoh US7787046和Mitsumi US7227285)。磁化方向沿徑向,且磁石分布對稱;而從橫切面的角度看,磁鐵100和線圈200則為左右分布,且磁化方向與線圈平面平行,磁極直接面對線圈的繞線部分。為了縮小尺寸,在有些設計中,磁石還變得很小,大致呈三角形(詳情請參考Shicoh US7649703)。第二種結構如圖2a至圖2c所示,其與第一種結構最大的差別在于磁石的結構,而橫切面圖最能明顯地顯示出這種差異。在第一種結構中(圖Ib),磁石在垂直方向上只有一個磁石。而在第二種結構中(圖2a、圖2b、圖2c),磁石在垂直方向上,由兩個磁石組成,而且極性相反(見圖2b和圖2c)。除此以外,線圈也有所改變。如圖2b和2c所示(詳情請參考PowerGate US2007/0047942),有線圈兩個,分別對應上磁石組和下磁石組,而且流過線圈的電流方向也必須時刻相反。而在圖2d和2e、2f所示,線圈的環(huán)繞方向改變了,由原來垂直方向改成水平方向了,而且數量增加到四個線圈(詳情請參考Shicoh US2011/0039599)。第三種結構如圖3a、3b所示,這種結構和第二種類似,都由兩個磁石組成一個磁石組,可是組成方式不同。在第三種結構中,磁石組里的磁石極性方向是相同而去平行的,磁石間有一定的空隙,而線圈則是安置在這個空隙里的(詳情請參考中國專利申請公開號CN101534041A)。上述三種結構基本代表了音圈馬達鏡頭驅動裝置的最基本的幾個核心結構。然而,這幾個結構都有各自的一些問題。如圖2b結構基本可以看成是兩個第一種結構的上下疊置,所以這圖2b結構基本上比較浪費材料,成本高,而其性能不見得比第一種結構好。圖2d結構相對復雜,制造成本會提高,對于自動對焦這個簡單功能來,這種結構并不是最簡單最省成本的結構。而第一,二種結構里共同的缺陷是由于線圈和磁鐵是并排設置的,導致其總體直徑大,使得鏡頭驅動裝置的最終體積也增大。并且大部分磁力線都分散開了,穿過線圈200的部分也比較少,導致其磁場利用率低,需要比較大的電流才能驅動線圈運動。而第三種結構,雖然線圈200和磁鐵100采用上下位置的排列方式,縮小了其總直徑。但大部分磁力線都分散開了,穿過線圈200的部分也比較少,導致其磁場利用率低;可以這樣說,在這種結構中,由上下兩塊磁石來組成磁石對是多余的,其實一塊磁石不管放在上面還是下面,還是可以產生向上的電磁作用力,只是比較弱,所以才需要再放置另外一塊磁石。總結來講,還是需要比較大的電流才能驅動線圈運動。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電磁驅動裝置體積大、磁場利用率低,從而造成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種電磁驅動裝置,包括磁鐵和至少一個線圈,所述磁鐵至少包括2塊,所有磁鐵的磁化方向同向或反向并且大致垂直于所述線圈平面,至少兩塊所述磁鐵同極相對放置并留有空隙,并且至少所述線圈的一部分位于兩塊相對放置的所述磁鐵之間的空隙中。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驅動裝置中,所述磁鐵成對設置,并且所有的磁鐵的磁化方向同向或反向并且大致垂直于所述線圈平面。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驅動裝置中,所述數組磁鐵對中每對所述磁鐵對中的兩塊磁 鐵同極相對放置并留有空隙。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驅動裝置中,所述磁鐵固定在軛鐵上。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驅動裝置中,所述線圈為多個。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驅動裝置中,每個所述線圈的線圈平面大致互相平行。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電磁鏡頭驅動裝置體積大、磁場利用率低,從而造成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種電磁鏡頭驅動裝置,包括機架蓋、至少部分安裝在所述機架蓋中的鏡頭支架、安裝在所述鏡頭支架上的線圈、固定在所述機架蓋上的磁鐵、以及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鐵至少包括2塊,所有磁鐵的磁化方向同向或反向并且垂直于所述線圈平面,至少兩塊所述磁鐵同極相對放置并留有空隙,并且至少所述線圈的一部分位于兩塊相對放置的所述磁鐵之間的空隙中;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到鏡頭支架上,另一端連接到機架蓋上。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鏡頭驅動裝置中,所述磁鐵成對設置,并且所有的磁鐵的磁化方向同向或反向并且大致垂直于所述線圈平面。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鏡頭驅動裝置中,所述數組磁鐵對中每對所述磁鐵對中的兩塊磁鐵同極相對放置并留有空隙。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鏡頭驅動裝置中,所述磁鐵對固定在軛鐵上。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鏡頭驅動裝置中,所述線圈為多個。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鏡頭驅動裝置中,每個所述線圈的線圈平面大致互相平行。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鏡頭驅動裝置中,所述彈簧至少由一個片狀彈簧或多個片狀彈簧所組成。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磁鏡頭驅動裝置中,所述各片狀彈簧一端連接到鏡頭支架上,另一端連接到機架蓋上。由于本專利技術的電磁驅動裝置及電磁鏡頭驅動裝置中的磁鐵分別設置在線圈上方和下方空間,從而縮小了整個裝置的尺寸;另外磁鐵對中的同極對面安置,由于同性相斥的原理,至使大量的磁力線必須從磁鐵對的空隙里排出,從而造成在空隙里外周圍形成密集的磁力線分布,保證磁力線大部分通過線圈,從而只需要很小的電流就可以驅動線圈運動,提高了工作效率,達到了提高磁場利用率的目的。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Ia是現(xiàn)有技術之一線圈、磁鐵的截面不意圖;圖Ib是對應的磁力線示意圖;圖Ic是圖Ia的A-A剖視立體圖;圖2a是現(xiàn)有技術之_■線圈、磁鐵的截面不意圖;圖2b是對應的磁力線示意圖;圖2c是圖2a的A-A剖視立體圖;·圖2e是現(xiàn)有技術之二一種變形形式的線圈、磁鐵的截面示意圖;圖2d是圖2e對應的磁力線示意圖;圖2f是圖2eA_A剖視立體圖;圖3a是現(xiàn)有技術之三線圈、磁鐵的磁力線示意圖;圖3b現(xiàn)有技術之三線圈、磁鐵的截面立體示意圖;;圖4a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4b是圖4a的一種變形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5a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5b是圖5a的一種變形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5c是圖5a的另一種變形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7a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之一的截面立體示意圖;圖7b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之一的截面磁力線的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之一的制動器的結構圖示意圖;圖9是圖8的截面;圖10是圖8剖開圖;圖11是圖8的爆炸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特征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xiàn)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專利技術不應被理解為僅有下列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電磁驅動裝置,包括磁鐵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驅動裝置,包括磁鐵和至少一個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鐵至少包括2塊,所有磁鐵的磁化方向同向或反向并且大致垂直于所述線圈平面,至少兩塊所述磁鐵同極相對放置并留有空隙,并且至少所述線圈的一部分位于兩塊相對放置的所述磁鐵之間的空隙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林小軍,
申請(專利權)人:林小軍,愛佩儀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