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微耕機傳動裝置,尤其是一種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中的動力輸出主軸、行走輪軸和旋耕輸出軸;其中:所述動力輸出主軸的動力通過齒輪傳遞給副軸,副軸的一端固定有與副軸同步旋轉的蝸桿,蝸桿一端帶動安裝在行走輪軸上的渦輪旋轉;在蝸桿另一端頭安裝有主動傘齒輪,主動傘齒輪與安裝在旋耕輸出軸上的從動傘齒輪嚙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由于所述結構而具有的優(yōu)點是:實現了行走和旋耕動力輸出相互獨立、動力傳動效率高、旋耕裝置裝卸便捷和操作輕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微耕機傳動裝置,特別是一種行走和旋耕動カ輸出相互獨立、動力傳動效率高、旋耕裝置裝卸便捷和操作輕便的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生產カ的發(fā)展,微型農業(yè)用機械逐漸被普及。目前市場上的微耕機一般包括發(fā)動機,由發(fā)動機提供動カ的行走裝置和旋耕裝置,以及操作手柄。然而現有結構的微耕機動カ傳遞是通過變速箱傳遞給行走裝置和旋耕裝置,并且旋耕裝置只能安裝在微耕機的前端,使得動カ傳遞的效率低、傳遞扭矩小,工作效率就低。由于行走裝置和旋耕裝置共用同一個變速箱,使得操作復雜。現有技術的微耕機在使用過程中,旋耕部件很容易損壞,維修裝卸難。綜上所述,現有技術的微耕機存在的不足是動カ傳遞效率低、傳遞扭矩小,旋耕裝置前置使得操作復雜和不易裝卸。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行走和旋耕動カ輸出相互獨立、動力傳動效率高、旋耕裝置裝卸便捷和操作輕便的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為實現本技術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中的動カ輸出主軸、行走輪軸和旋耕輸出軸;其中所述動カ輸出主軸的動カ通過齒輪傳遞給副軸,副軸的一端固定有與副軸同步旋轉的蝸桿,蝸桿一端帶動安裝在行走輪軸上的渦輪旋轉;在蝸桿另一端頭安裝有主動傘齒輪,主動傘齒輪與安裝在旋耕輸出軸上的從動傘齒輪嚙合。為使控制操便捷,所述副軸上安裝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動カ輸出主軸上的輸出齒輪嚙合實現動力傳遞;傳動齒輪還與安裝在控制軸上的倒檔齒輪嚙合實現檔位控制。由于上述結構,本技術在使用過程中,實現了將動カ分別獨立的輸送給行走輪軸和旋耕輸出軸,即實現了行走和旋耕動カ輸出相互獨立;由于動カ采用采用渦輪與蝸桿結合傳遞,其動カ傳動效率高、傳遞扭矩大,且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將旋耕動カ輸折卸便能將旋耕刀具便捷裝卸,實現維修或是更換旋耕刀具,達到了旋耕裝置裝卸便捷的目的;由于倒檔齒輪和控制軸的設置,使得控制行走或是旋耕輕便。附圖說明本技術的裝置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ー步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渦輪;2、行走輪軸;3、蝸桿;4、動カ輸出主軸;5、副軸;6、冷水供應管;7、主動傘齒輪;8、從動傘齒輪;9、旋耕輸出軸。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說明參見附圖1,附圖中的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中的動カ輸出主軸4、行走輪軸2和旋耕輸出軸9 ;其中所述動カ輸出主軸4的動カ通過齒輪傳遞給副軸5,副軸5的一端固定有與副軸5同步旋轉的蝸桿3,蝸桿3 —端帶動安裝在行走輪軸2上的渦輪I旋轉;在蝸桿3另一端頭安裝有主動傘齒輪7,主動傘齒輪7與安裝在旋耕輸出軸9上的從動傘齒輪8嚙合。該結構在使用吋,發(fā)動機的動カ通過動カ輸出主軸4傳遞給副軸5,具體是通過動カ輸出主軸4上的輸出 齒輪與副軸5上安裝的傳動齒輪嚙合實現;當動カ被傳遞到副軸5上后,動カ通過蝸桿3 —端帶動渦輪I旋轉,渦輪I行走輪軸2轉動,控制安裝在行走輪軸2上的行走輪帶動整個裝置行走;動カ還通過蝸桿3另一端頭安裝的主動傘齒輪7與從動傘齒輪8嚙合后帶動旋耕輸出軸9旋轉,旋耕輸出軸9帶動安裝在旋耕輸出軸9上的旋耕刀旋轉耕地。為使操作控制操便捷,上述實施例所述副軸5上安裝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動カ輸出主軸4上的輸出齒輪嚙合實現動カ傳遞;傳動齒輪還與安裝在控制軸上的倒檔齒輪6嚙合實現檔位控制。上述結構中所述行走輪軸2的兩端頭安裝有行走輪。所述旋耕輸出軸9上安裝有旋耕刀。綜上所述,本結構實現了行走和旋耕動カ輸出相互獨立、動カ傳動效率高、旋耕裝置裝卸便捷和操作輕便。權利要求1.一種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中的動カ輸出主軸(4)、行走輪軸(2)和旋耕輸出軸(9);其特征在于所述動カ輸出主軸(4)的動カ通過齒輪傳遞給副軸(5),副軸(5)的一端固定有與副軸(5)同步旋轉的蝸桿(3),蝸桿(3) —端帶動安裝在行走輪軸(2)上的渦輪(I)旋轉;在蝸桿(3)另一端頭安裝有主動傘齒輪(7),主動傘齒輪(7)與安裝在旋耕輸出軸(9)上的從動傘齒輪(8)嚙合。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軸(5)上安裝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動カ輸出主軸(4)上的輸出齒輪嚙合實現動カ傳遞;傳動齒輪還與安裝在控制軸上的倒檔齒輪(6)嚙合實現檔位控制。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輪軸(2)的兩端頭安裝有行走輪。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輸出軸(9)上安裝有旋耕刀。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微耕機傳動裝置,尤其是一種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中的動力輸出主軸、行走輪軸和旋耕輸出軸;其中所述動力輸出主軸的動力通過齒輪傳遞給副軸,副軸的一端固定有與副軸同步旋轉的蝸桿,蝸桿一端帶動安裝在行走輪軸上的渦輪旋轉;在蝸桿另一端頭安裝有主動傘齒輪,主動傘齒輪與安裝在旋耕輸出軸上的從動傘齒輪嚙合。本技術由于所述結構而具有的優(yōu)點是實現了行走和旋耕動力輸出相互獨立、動力傳動效率高、旋耕裝置裝卸便捷和操作輕便。文檔編號A01B33/08GK202635019SQ201220288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專利技術者鄧傳友 申請人:重慶賽爾吉柴動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耕機旋耕后置傳動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中的動力輸出主軸(4)、行走輪軸(2)和旋耕輸出軸(9);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輸出主軸(4)的動力通過齒輪傳遞給副軸(5),副軸(5)的一端固定有與副軸(5)同步旋轉的蝸桿(3),蝸桿(3)一端帶動安裝在行走輪軸(2)上的渦輪(1)旋轉;在蝸桿(3)另一端頭安裝有主動傘齒輪(7),主動傘齒輪(7)與安裝在旋耕輸出軸(9)上的從動傘齒輪(8)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鄧傳友,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賽爾吉柴動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