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真菌栽培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結構包括面蓋和環形底蓋,環形底蓋內設置環形過濾體,環形底蓋外側端面對應環形過濾體設置外側呼吸口,外側呼吸口由若干凸起間隔形成,面蓋下部設有圓形下凸,面蓋通過圓形下凸和凸起固接于環形底蓋上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保證菌絲生長所需要的呼吸量;保證空氣經過海綿的過濾達到凈化要求;保證菌絲培養過程中因空氣污染的幾率大大降低,而且設計構思巧妙,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金針菇栽培設備
,特別是涉及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
技術介紹
金針菇以其菌蓋滑嫩、菌柄脆、營養豐富、味美適口而著稱于世。目前,金針菇是世界上已達到工業化生產規模的食用菌之一。金針菇可在我國北方的寒冬季節栽培,在冬春季蔬菜淡季上市,價格聞昂,因而生廣效益較聞。金針菇屬于真菌的一種,其培養基在滅菌、接種過后,其菌絲生長培養階段極易被各種細菌和霉菌侵入造成污染,一旦污染其菌絲生長將受到嚴重抑制,甚至萎縮死亡。因 此,如何最大程度地預防細菌和霉菌污染菌絲,除了本身培養環境要達到要求之外,栽培瓶的瓶蓋設計是否合理成了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目前,瓶栽金針菇瓶蓋的使用分三種一種是直接用牛皮紙將瓶口包裹起來再用橡皮筋綁緊;一種是單層塑料蓋;還有一種是雙層塑料夾牛皮紙蓋和雙層塑料夾海綿蓋。但是,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瓶栽金針菇瓶蓋存在以下缺點I、牛皮紙瓶蓋多采用人工手工操作,工作量大,一般只在小規模生產或母鐘的制備才會使用到,并且容易損壞;2、單層塑料蓋多設計的與瓶口合蓋后,有一定的松弛度,因要保證瓶內菌絲生長有一定的呼吸空隙。雖然和雙層塑料蓋相比,在制作成本上節約不少,但因為少了一個空氣過濾夾層,在天氣較熱的夏天,被空氣污染的幾率大大增加。3、雙層塑料夾牛皮紙蓋牛皮紙經過高溫滅菌后,使用時間一長容易變脆損壞,更換起來極其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保證了菌絲生長所需要的呼吸量;保證空氣經過海綿的過濾達到凈化要求;保證菌絲培養過程中因空氣污染的幾率大大降低。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包括面蓋和環形底蓋,環形底蓋內設置環形過濾體,環形底蓋外側端面對應環形過濾體設置外側呼吸口,外側呼吸口由若干凸起間隔形成,面蓋下部設有圓形下凸,面蓋通過圓形下凸和凸起固接于環形底蓋上方。進一步,過濾體為環形海綿。進一步,外側呼吸口沿環形底蓋外側端面呈等間距分布設置。進一步,環形底蓋內側端面對應環形過濾體設置若干內側呼吸口。進一步,內側呼吸口為呈環形陣列排布的若干內側呼吸口。進一步,凸起上部設置卡凸,圓形下凸對應卡凸設置卡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保證菌絲生長所需要的呼吸量;保證空氣經過海綿的過濾達到凈化要求;保證菌絲培養過程中因空氣污染的機率大大降低,而且設計構思巧妙,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附圖說明利用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任何限制。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的底蓋實施例I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的面蓋底面實施例I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的底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在圖中包括有I——面蓋、2——環形底蓋、3——外側呼吸口、4-凸起、5-圓形下凸、6——環形海綿、7-內側呼吸口。具體實施方式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 :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包括面蓋I和環形底蓋2,面蓋I固接于環形底蓋2上方,環形底蓋2外側端面設置呈環形陣列排布的若干外側呼吸口 3,使瓶蓋各個方向進氣均勻,外側呼吸口 3由若干凸起4間隔形成,環形底蓋2內側端面設置內側圓形凸起,環形底蓋2的外側呼吸口 3和內側圓形凸起之間設置環形海綿6,環形海綿6用于過濾進入栽培瓶的空氣。凸起4上部設置卡凸,面蓋I下部設有圓形下凸5,圓形下凸5對應卡凸設置卡扣,面蓋I扣在底蓋上方,即可固定。栽培瓶內的金針菇通過瓶蓋內的環形海綿6以及外側呼吸口 3呼吸栽培瓶外部的空氣,從而保證空氣經過環形海綿6的過濾達到凈化要求。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I大致相同,相同之處不在贅述,其區別在于環形底蓋2內側端面對應環形過濾體設置內側還設置若干內側呼吸口 7,內側呼吸口 7為呈環形陣列排布的若干內側呼吸口 7,使瓶蓋各個方向進氣均勻。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 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特征在于包括面蓋和環形底蓋,所述環形底蓋內設置環形過濾體,所述環形底蓋外側端面對應所述環形過濾體設置外側呼吸口,所述外側呼吸口由若干凸起間隔形成,所述面蓋下部設有圓形下凸,所述面蓋通過所述圓形下凸和所述凸起固接于所述環形底蓋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體為環形海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呼吸口沿所述環形底蓋外側端面呈等間距分布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底蓋內側端面對應所述環形過濾體設置若干內側呼吸口。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呼吸口為呈環形陣列排布的內側呼吸口。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部設置卡凸,所述圓形下凸對應所述卡凸設置卡扣。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真菌栽培設備
,特別是涉及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結構包括面蓋和環形底蓋,環形底蓋內設置環形過濾體,環形底蓋外側端面對應環形過濾體設置外側呼吸口,外側呼吸口由若干凸起間隔形成,面蓋下部設有圓形下凸,面蓋通過圓形下凸和凸起固接于環形底蓋上方,本技術的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保證菌絲生長所需要的呼吸量;保證空氣經過海綿的過濾達到凈化要求;保證菌絲培養過程中因空氣污染的幾率大大降低,而且設計構思巧妙,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文檔編號A01G1/04GK202635154SQ2012201796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5日專利技術者邱桂根 申請人:東莞香市菌業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栽培金針菇用栽培瓶的瓶蓋,其特征在于:包括面蓋和環形底蓋,所述環形底蓋內設置環形過濾體,所述環形底蓋外側端面對應所述環形過濾體設置外側呼吸口,所述外側呼吸口由若干凸起間隔形成,所述面蓋下部設有圓形下凸,所述面蓋通過所述圓形下凸和所述凸起固接于所述環形底蓋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桂根,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香市菌業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