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它設有兩個足托和通過齒輪盤與兩個足托連接的連接桿,所述的連接桿設有分別與兩個足托連接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設有彼此匹配的若干調節孔,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與足托連接的端部向上傾斜10-20度,所述的足托預塑成足部形態,上端設有開口,所述的開口處設有固定帶,所述的足托由高溫熱塑板制成。其優點表現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矯正鞋的連接桿長度可根據患兒肩寬進行調整,足托和連接桿的角度也可通過齒輪盤進行調整,適用范圍廣;矯形效果更佳;重量輕,舒適度高,尤其適合于1歲以下嬰兒使用;同時價格便宜,操作簡便,可廣泛推廣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
技術介紹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由足下垂、內翻、內收三個主要畸形綜合而成,以后足馬蹄、內翻、內旋,前足內收、內翻、高弓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該病癥是常見的先天性足畸形,男性發病較多,可為單側發病,也可雙側。畸形明顯,一出生就能發現,因此疏忽的病例較少見,多能及早治療。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治療原則以矯正畸形為主,早期畸形矯正,足功能均可恢復。治療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時期為I歲以內,嬰兒哺乳時,由母親及一名助手共同協助進行手扳法矯正,嬰兒屈膝(使跟腱松弛),助手固定患兒膝關節,操作者一手握患兒踝關節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毎日2次,手法輕柔,免致骨傷,矯 正適度即可。畸形矯正后用柔軟繃帶,由足內跖面向足背外方向纏繞,固定足于矯正位,嚴密觀察,切莫過紫,以免影響足部血運,若是畸形矯正顯著改善,腳的外展背伸彈性抗阻力消失,即可改換矯正鞋持續維持矯正位,這種方法應持續到患兒滿I周歲后,如果畸形未完全矯正,也可使痙攣的軟組織變得松弛,為進一歩治療奠定良好基礎,因此,I歲以內是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治療的最佳時期。但是傳統的矯正鞋不僅大、而且重,易脫落,舒適感差,并不適合于I歲以內尤其是兩個月的嬰兒使用。如中國專利文獻CN 200920018249. X,公告日2009年7月8日,公開了ー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足外展支具,所述的支具包括橫桿,橫桿的兩端各固定有ー個足托,其中一個足托與橫桿的夾角為125-135度,另ー個足托與橫桿的夾角為150-160度,兩個足托由塑料制成,足托上均設有固定帯,雖然該支具重量較輕,足部固定可靠,使患足在足托內不容易移位并便于觀察足部的情況,但是兩個足托之間的距離不可調節,外展角度固定,適用范圍窄,塑料材質的足托舒適度較差,且足托與橫桿之間的角度不恰當,達不到良好的矯正效果。因此,亟需ー種足托間距離和足托外展角度可調、矯正效果好、舒適度高的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但是目前關于這類矯正鞋還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設有兩個足托和連接兩個足托的連接桿,所述的連接桿設有分別與兩個足托連接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設有彼此匹配的若干調節孔。所述的矯正鞋還包括螺釘,所述的螺釘與調節孔相匹配。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與足托相連的端部向上傾斜10-20度。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與足托相連的端部向上傾斜15度。 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是通過齒輪盤與足托連接。所述的齒輪盤設有彼此咬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的第一齒輪連接在足托上,所述的第二齒輪連接在連接桿上。所述的足托預塑成足部形態,上端設有開ロ,所述的開ロ處設有固定帯。所述的固定帶是尼龍搭扣。所述的足托由低溫熱塑板制成。本技術優點在于I、本技術的矯正鞋的連接桿長度可根據患兒肩部寬度進行調整,足托和連接桿的角度也可通過齒輪盤進行調整,適用范圍廣;2、本技術的矯正鞋的連接桿與足托連接端向上傾斜10-20度,矯形效果更·佳;3、本技術的矯正鞋的足托由高溫熱塑板制成,材料輕,并預塑成足部形態,舒適度高,尤其適合于I歲以下的嬰兒使用;4、本技術的矯正鞋使用方法簡便,成本低,適于廣泛推廣使用。附圖說明附圖I是本技術的ー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技術的ー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的齒輪盤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作進ー步描述。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I.足托11.開ロ12.固定帶2.連接桿21.第一連接桿 22.第二連接桿3.調節孔4.第一螺釘5.齒輪盤51.第一齒輪52.第二齒輪6.第二螺釘7.支撐片8.第三螺釘請參照圖1,圖I是本技術的ー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結構示意圖。所述的矯正鞋設有兩個足托1,所述的足托I預塑成正常足部形狀,上端設有縱向的開ロ 11,所述的開ロ 11兩側設有兩根固定帶12。所述的兩個足托I的底部通過連接桿2連接,所述的連接桿2設有第一連接桿21和第二連接桿22,所述的第一連接桿21和第二連接桿22均通過齒輪盤(圖中未示出)與足托I連接,且第一連接桿21和第二連接桿22與足托I連接端的端部向上翹起呈傾斜狀,傾斜角度為10-20度,所述的第一連接桿21和第二連接桿22的遠足托端各設有五個調節孔3,所述的第一連接桿21上的調節孔3和第二連接桿22上的調節孔3大小、距離均相互匹配,對應的調節孔3可由第一螺釘4固定。請參照圖2,圖2是本技術的一種馬蹄內翻足矯正鞋的齒輪盤結構示意圖。所述的足托I和連接桿2是通過齒輪盤5連接。具體地說,所述的足托I底部中央通過第二螺釘6固定有支撐片7,所述的支撐片7的中央位置與第一齒輪51連接,所述的第一齒輪51的下端緊密咬合第二齒輪52,所述的第二齒輪52的下端通過第三螺釘8與連接桿2的端部連接。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的足托I是由高溫熱塑板制成,材料輕,形狀預塑成正常足部形態,可提高舒適度,且價格便宜;所述的固定帶12是尼龍搭扣,可調節足托I的寬度,適合不同大小的患足,防止脫落且使用方便;所述的第一連接桿21和第二連接桿22與足托I相連接端的端部向上翹起呈傾斜狀,傾斜角度為10-20度,優選15度,可獲得良好的矯形效果;所述的連接桿2設有第一連接桿21和第二連接桿22,使得連接桿2的長度可根據患兒的肩寬進行調整,適用范圍更廣;所述的齒輪盤5主要用于調節足托I和連接桿2之間的角度即外展角度,可適用于內翻程度不同的患兒;所述的支撐片7可更好地支撐足托1,防止其變形。本技術的一種馬蹄內翻足矯正鞋的使用方法是打開固定帶12,將患兒足部套入足托I中,根據患兒足部大小粘連開ロ 11兩側的固定帶12至合適位置,然后根據患兒肩寬,調整第一連接桿21和第二連接桿22上的調整孔3至合適位置,用第一螺釘4固定調 整孔3,最后根據患兒足部內翻程度,轉動齒輪盤5,使得第一齒輪51和第二齒輪52相互滑動至合適位置,保證足托I和連接桿2至合適的外展角度。該矯正鞋穿戴舒適,矯形效果好,使用方便,可調性強。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設有兩個足托和連接兩個足托的連接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桿設有分別與兩個足托連接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設有彼此匹配的若干調節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矯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矯正鞋還包括螺釘,所述的螺釘與調節孔相匹配。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矯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與足托相連的端部向上傾斜10-20度。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矯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與足托相連的端部向上傾斜15度。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矯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是通過齒輪盤與足托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設有兩個足托和連接兩個足托的連接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桿設有分別與兩個足托連接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設有彼此匹配的若干調節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青,梅釗,趙黎,吳磊,潘華勇,陳佩杰,勵建安,周璇,陳楠,吳超,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聯康假肢矯形器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