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醫(yī)療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公開了使用于乳腺癌術后需抬高制動患肢的患肢制動式墊枕。其主要技術方案包括兩個功能面為凹槽的、連接在一起的、對接端為對應銳角狀的墊芯,在所述的墊芯的側部設置有二個三個或更多個捆綁制動帶,其底部設置有能夠將之彎曲固定的連接機構。該墊枕可以使乳腺癌患者術后患肢穩(wěn)定、安全、不下滑,并保證了持續(xù)抬高,減少胸壁及腋窩肌張力,利于傷口愈合及血液、淋巴回流,有助于預防患肢水腫的發(fā)生,具有效果好和使用舒適的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yī)療輔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使用于乳腺癌術后需抬高制動患肢的患肢制動式墊枕。
技術介紹
改良根治術是目前治療乳腺癌常用的術式,術后需抬高制動患肢,促進靜脈回流,防止皮瓣滑動,預防皮下積液和患肢水腫,而抬高制動患肢的墊枕形狀及使用材料至關重要。傳統(tǒng)方法是將衣物、普通枕頭塞于患肢下,口頭囑其患肢制動;但存在患肢易滑落,高度不固定,患肢與床懸空,舒適度欠缺,制動效果差等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效果好的患肢制動式墊枕。實現(xiàn)本技術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包括兩個功能面為凹槽的、連接在一起的、對接端為對應銳角狀的墊芯,在所述的墊芯的側部設置有二個三個或更多個捆綁制動帶,其底部設置有能夠將之彎曲固定的連接機構。其構成上述患肢制動式墊枕的附加技術特征還包括——所述的墊芯為空心涼墊或由高彈透氣的珍珠棉做成的實心枕芯;——在所述的墊芯端部設置有長約IOcm斜角為30— 60°的斜面;——在所述的墊芯對接端之間連接一三角形單布;——所述兩個墊芯對接端的對應銳角在30° — 60°之間;——在所述的墊芯外套有外套,并在該外套的兩側設置有邊條、該邊條上固定有捆綁制動帶,用于形成患肢擺放的凹槽。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患肢放置在墊枕的凹槽中并捆綁固定,使患肢穩(wěn)定、安全、不下滑,保證了持續(xù)抬高,減少胸壁及腋窩肌張力,利于傷口愈合及血液、淋巴回流,有助于預防患肢水腫的發(fā)生。②墊枕肘關節(jié)部系帶綁緊,其形狀與術后患肢擺放標準位相一致,能使患肢很好地擺放于標準位,墊枕槽上制動帶將患肢固定,可防止患肢無意識活動,增加制動效果,促進皮瓣與胸壁貼合,減少術后皮下引流量及皮下積液的發(fā)生。③墊枕肘關節(jié)處連接一三角狀單布的活動設計,使患肢不必離開墊枕就可進行肘關節(jié)鍛煉。④墊枕端部的斜坡角度設置在30— 60°之間,可使患肢肩關節(jié)處與墊枕無懸空更敷貼舒適。附圖說明圖I為患肢制動式墊枕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使用狀態(tài)的患肢制動式墊枕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的具體結構和使用原理做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為構成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的結構示意圖。構成該墊枕的結構包括兩個功能面I為凹槽狀的、連接在一起的、對接端2、3為對應銳角狀的墊芯4和5,在上述的每個墊芯的側部(一側或兩側)設置有二個或三個捆綁制動帶6,其底部設置有能夠將兩個墊芯4和5彎曲固定的捆綁系帶(或尼龍粘接扣)7。使用時,首先將呈對應銳角狀的墊芯對接端2、3合成如圖 2所示的彎曲狀,由設置于底部的捆綁系帶(或尼龍粘接扣)7固定;患者術后患肢擺放在墊芯的凹槽8中,使屈曲的肘關節(jié)部正好卡在兩個墊芯的彎曲連接處,同時由捆綁制動帶6將患肢固定。指導患者做握拳伸指、旋轉手腕運動;術后24小時開始,每2小時將墊枕肘關節(jié)處系帶松開,護士協(xié)助患者做屈肘伸肘運動;夜間入睡時將系帶綁緊,制動帶固定患肢,防止患者不自覺地移動患肢,增加睡眠時的安全性。在構成上述墊枕的結構中,—墊芯既可以是夏天所使用的由植物皮編織的空心涼墊,也可以是春秋和冬季所使用的高彈透氣的珍珠棉做成的枕芯,并用柔軟棉布做外套,在其枕芯或外套的的兩側設置有邊條9、該邊條上固定有捆綁制動帶6,用于形成患肢擺放的凹槽8 ;—在墊芯的端部設置有長約10cm、斜角A根據(jù)人體胖瘦不同設置在30—60°的斜面10,可使肩關節(jié)處與墊枕更敷貼無懸空感;在由兩個墊芯構成的墊枕的兩端均有斜面10,可以使改墊枕不分左右,方便使用;——在用于固定肘關節(jié)部的墊芯對接端2、3之間連接一三角形單布11,系帶打開,墊芯可以拉直,患肢肘關節(jié)在墊芯槽內(nèi)隨墊芯拉直而伸直(如圖I所示);——墊芯4和5對接端2、3為對應銳角B在30°——60°之間,最好是45°角,使得墊芯4和5彎曲后形成的彎曲角在60° —120°間,尤其是90°時患肢擺放在墊芯的凹槽8中,更加舒適并有利于術后康復。權利要求1.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功能面為凹槽的、連接在一起的、對接端為對應銳角狀的墊芯,在所述的墊芯的側部設置有二個三個或更多個捆綁制動帶,其底部設置有能夠將之彎曲固定的連接機構。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墊芯為空心涼墊或由高彈透氣的珍珠棉做成的實心枕芯。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墊芯端部設置有長10cm、斜角為30— 60°的斜面。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墊芯對接端之間連接一三角形單布。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墊芯對接端的對應銳角在30° — 60°之間。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墊芯外套有外套,并在該外套的兩側設置有邊條、該邊條上固定有捆綁制動帶,用于形成患肢擺放的凹槽。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醫(yī)療輔助器械
,公開了使用于乳腺癌術后需抬高制動患肢的患肢制動式墊枕。其主要技術方案包括兩個功能面為凹槽的、連接在一起的、對接端為對應銳角狀的墊芯,在所述的墊芯的側部設置有二個三個或更多個捆綁制動帶,其底部設置有能夠將之彎曲固定的連接機構。該墊枕可以使乳腺癌患者術后患肢穩(wěn)定、安全、不下滑,并保證了持續(xù)抬高,減少胸壁及腋窩肌張力,利于傷口愈合及血液、淋巴回流,有助于預防患肢水腫的發(fā)生,具有效果好和使用舒適的特點。文檔編號A61F5/01GK202637207SQ20122016814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專利技術者焦俊琴 申請人:焦俊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患肢制動式墊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功能面為凹槽的、連接在一起的、對接端為對應銳角狀的墊芯,在所述的墊芯的側部設置有二個三個或更多個捆綁制動帶,其底部設置有能夠將之彎曲固定的連接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焦俊琴,
申請(專利權)人:焦俊琴,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