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所述系統配合一發酵生產車間使用,包括復數集氣管、氨氣濃度傳感器、時間控制器、至少一風機、噴淋塔以及生物濾池,各所述集氣管設置在所述發酵生產車間的頂部,所述復數集氣管的一端匯合,并通過至少第一管道連接至所述噴淋塔,所述風機設置在第一管道上,所述時間控制器分別連接所述氨氣濃度傳感器以及所述風機,所述噴淋塔與一生物濾池相連,所述生物濾池中鋪設有生物菌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除廢氣效果好,達到85%以上;利用生物菌群進行吸收廢氣無二次污染產生,并且成本極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
技術介紹
在有機肥的生產發酵過程中,由于堆體處于厭氧、高濕及高溫環境下,易產生氨氣、硫化氫、以及有機烴酚類混合氣體,會導致空氣污染,可損害家畜、操作人員及周邊區域人群的健康,因此,有機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一直是困擾有機肥化工廠化生產的難題。傳統的高空排放稀釋法屬于臭氣物質的轉移,沒有從根本上去除惡臭物質;吸附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活性炭,吸附樹脂、合成沸石等材料成本較高,同時需要定期更換材料,易產生二次污染;中和法需要定期更換填充酸性和堿性吸收液,吸收液再次處理成本大,技 術要求嚴格,另外吸收液處理的對象較為固定單一,通常為酸性氣體或者堿性氣體,催化氧化法則能耗高,催化劑一般為稀有金屬,價格昂貴,工藝制作技術高,成本花費大。因此,有待挖掘一種效果好,且無二次污染、成本低的有機肥廢棄凈化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污染,且成本低。。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所述系統配合一發酵生產車間使用,包括復數集氣管、一氨氣濃度傳感器、時間控制器、至少一風機、一噴淋塔以及一生物濾池,各所述集氣管設置在所述發酵生產車間的頂部,所述復數集氣管的一端匯合,并通過至少第一管道連接至所述噴淋塔,所述風機設置在第一管道上,所述氨氣濃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發酵生產車間的頂部,所述時間控制器分別連接所述氨氣濃度傳感器以及所述風機,所述噴淋塔與一生物濾池相連,所述生物濾池中鋪設有生物菌群。進一步地,各所述集氣管朝下的管面均設置有復數開口。進一步地,所述生物濾池還包括上下設置的一填料區以及一散氣通道,所述填料區與散氣通道隔設一水泥預制板,所述水泥預制板穿設有復數散氣孔;所述散氣通道與噴淋塔下端相連通;所述生物濾池的填料區包括粉碎樹脂以及生物菌群,所述生物菌群包括噬硫感菌、乳酸菌、酵母菌以及光合菌。進一步地,所述填料區設置有復數噴淋管道。進一步地,各所述散氣孔的直徑為3 4cm。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由于發酵廢氣中含有大量氨氣以及少量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成分,在進入生物濾池之前必須將其稀釋,以免對生物濾池中的其他生物菌群產生毒害,利用清水進行噴淋即可達到吸收和稀釋氨氣和二氧化硫的效果。上層填料為粉碎后的木料,并添加噬硫感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等,可有效吸收和降解氨氣、硫化氫、甲基硫醇等具惡臭味的有害物質,氣體在生物濾池中的停留時間足夠微生物將產生臭味的化學成分吸收分解,排除氣體做到幾乎無味。所述填料區設置有復數噴淋管道,用來定期噴淋填料區,使所述填料區的水分保持在45%-60%,能夠保證生物菌群的活性。各所述散氣孔的直徑為3 4cm,既能保證廢氣順利進入填料區,又能保證填料區內物質不會掉下來。本技術除廢氣效果好,達到85%以上;利用生物菌群進行吸收廢氣無二次污染產生,并且成本極低。附圖說明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噴淋塔與生物濾池的側視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I和圖2所示,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本技術所涉及的一種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其中,所述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配合一發酵生產車間I使用,包括復數集氣管2、一氨氣濃度傳感器3、時間控制器4、至少一風機5、一噴淋塔6以及一生物濾池7,各所述集氣管2設置在所述發酵生產車間I的頂部,所述復數集氣管2的一端匯合,并通過至少第一管道8連接至所述噴淋塔6,所述風機5設置在第一管道8上,所述氨氣濃度傳感器3設置在所述發酵生產車間I的頂部,所述時間控制器8分別連接所述氨氣濃度傳感器3以及所述風機5,所述噴淋塔6與所述生物濾池7相連,所述生物濾池7中鋪設有生物菌群711。各所述集氣管2朝下的管面均設置有復數開口 21 ;所述生物濾池7還包括上下設置的一填料區71以及一散氣通道72,所述填料區71與散氣通道72隔設一水泥預制板73,所述水泥預制板73穿設有復數散氣孔731 ;所述散氣通道72與噴淋塔6下端相連通;所述生物濾池7的填料區71包括粉碎木料以及生物菌群,所述生物菌群包括噬硫感菌、乳酸菌、酵母菌以及光合菌;所述所述填料區71設置有復數噴淋管道712 ;各所述散氣孔731的直徑為3 4cm。所述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0、當氨氣濃度傳感器3檢測出發酵生產車間I內的氨氣濃度大于O. 6mg/m3時,給時間控制器4 一個信號,時間控制器4就則啟動風機5通過集氣管2的復數開口 21將發酵生產車間I的廢氣抽送至噴淋塔6內,當氨氣濃度降至O. 3mg/m3時,風機5停止運轉;步驟20、廢氣經過噴淋塔6的噴淋后,從噴淋塔6的底部進入生物濾池7的散氣通道72內;步驟30、廢氣從散氣通道72與填料區71間隔設的水泥預制板73的散氣孔731進入上層填料區71,在填料區71停留6-8分鐘經生物菌群711的吸收后,排放到空氣中。所述填料區71設置有復數噴淋管道712定期噴淋填料區,使所述填料區71的水分保持在45%-60%。由于發酵廢氣中含有大量氨氣以及少量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成分,在進入生物濾池之前必須將其稀釋,以免對生物濾池中的其他生物菌群產生毒害,利用清水進行噴淋即可達到吸收和稀釋氨氣和二氧化硫的效果。上層填料為粉碎后的木料,并添加噬硫感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等,可有效吸收和降解氨氣、硫化氫、甲基硫醇等具惡臭味的有害物質,氣體在生物濾池中的停留時間足夠微生物將產生臭味的化學成分吸收分解,排除氣體做到幾乎無味。所述填料區設置有復數噴淋管道,用來定期噴淋填料區,使所述填料區的水分保持在45%-60%,能夠保證生物菌群的活性。各所述散氣孔的直徑為3 4cm,既能保證廢氣順利進入填料區,又能保證填料區內物質不會掉下來。本技術除廢氣效果好,達到85%以上;利用生物菌群進行吸收廢氣無二次污染產生,并且成本極低。雖然以上描述了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我們所描述的具體的實施例只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對本技術的范圍的限定,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依照本技術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飾以及變化,都應當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配合一發酵生產車間使用,包括復數集氣管、一氨氣濃度傳感器、一時間控制器、至少一風機、一噴淋塔以及一生物濾池,各所述集氣管設置在所述發酵生產車間的頂部,所述復數集氣管的一端匯合,并通過至少第一管道連接至所述噴淋塔,所述風機設置在第一管道上,所述氨氣濃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發酵生產車間的頂部,所述時間控制器分別連接所述氨氣濃度傳感器以及所述風機,所述噴淋塔與一生物濾池相連,所述生物濾池中鋪設有生物菌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集氣管朝下的管面均設置有復數開口。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濾池還包括上下設置的一填料區以及一散氣通道,所述填料區與散氣通道隔設一水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機肥生產發酵廢氣的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配合一發酵生產車間使用,包括復數集氣管、一氨氣濃度傳感器、一時間控制器、至少一風機、一噴淋塔以及一生物濾池,各所述集氣管設置在所述發酵生產車間的頂部,所述復數集氣管的一端匯合,并通過至少第一管道連接至所述噴淋塔,所述風機設置在第一管道上,所述氨氣濃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發酵生產車間的頂部,所述時間控制器分別連接所述氨氣濃度傳感器以及所述風機,所述噴淋塔與一生物濾池相連,所述生物濾池中鋪設有生物菌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偉峰,楊鋒,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尊龍生物養殖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