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隔倉式移動床煙氣凈化反應器,利用隔倉板產生隔層,使顆粒狀固體物料在反應器內分層布置并與煙氣充分接觸,固體物料與煙氣充分接觸后的可單獨回收進入再生級再生,并循環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工藝適應性強。該反應器設一倉體,倉體設有入口煙道和出口煙道,反應器頂部設有高位料倉,中部間隔設有多層隔倉板,底部設有下料倉,高位料倉連通物料入口,下料倉連通出料口;所述各隔倉板位于入口煙道和出口煙道之間,所述隔倉板為倒錐形或V形的下料口結構,對應隔倉板底部設有下料擋板,下料擋板對應設于所述下料口位置,所述隔倉板上均勻有開有若干出氣道;所述高位料倉底部也設有倒錐形或V形的下料口與下料擋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大氣污染控制領域,涉及ー種燃煤鍋爐煙氣凈化移動床反應器,具體為ー種隔倉式移動床煙氣凈化反應器。
技術介紹
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耗的比例一直在70%以上,燃燒過程中產生的NOx及SO2是亟待治理的重要大氣污染物質。為了保護環境,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制定了嚴格的環保法規,如美國、日本、德國等都制定了嚴格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并規定了嚴格執行的削減計劃。隨著國內“火電廠氮氧化物防治技術政策”的頒布及GB13223“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修訂,控制燃煤電廠NOx的排放已納入電カ行業發展規劃,成為“十二五”期間電カ環保的重中之重。·燃煤電廠目前廣泛采用的是單獨成套的煙氣脫硫系統(Flue GasDesulfurization)和 SCR (Selective Catalyst Reduction)煙氣脫硝系統,設備初投資大,運行維護成本高的問題,排放的煙氣凈化也備受關注。原有的移動床采用整體填充的方式,氣體與固體物料的接觸不夠充分。存在壓カ損失大且使用不靈活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設計ー種隔倉式移動床煙氣凈化反應器,利用隔倉板分層設置,使顆粒狀固體物料在反應器內分層布置并與煙氣充分接觸,固體物料與煙氣接觸充分后的可單獨回收進入再生級再生,并循環使用。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隔倉式移動床煙氣凈化反應器,該反應器設ー倉體,其特征是倉體設有入口煙道和出口煙道,倉體頂部設有高位料倉,中部間隔設有多層隔倉板,底部設有下料倉,高位料倉連通物料入ロ,下料倉連通出料ロ ;所述各隔倉板位于入口煙道和出ロ煙道之間,所述隔倉板為倒錐形或V形的下料ロ結構,對應隔倉板底部設有下料擋板,下料擋板對應設于所述隔倉板下料ロ位置,所述隔倉板上均勻設有出氣通道;所述高位料倉底部也設有下料ロ,并利用下料ロ向倉內均勻布料。所述高位料倉底部也設有倒錐形或V形的下料ロ與下料擋板。本技術的進ー步設計在于,下料擋板中部呈上凸狀,并部分插至隔倉板的下料口中,形成下料通道。下料擋板采用錐形或倒V形折板,中心夾角為60 150度。隔倉板由ニ組或多組下料ロ連接而成,并與倉體截面相適配;相應地,所述下料擋板也對應設有ニ組或多組,即ニ層或多層。所述隔倉板采用設有鱗片狀或條狀開孔的孔板或盲板。物料入口處設有閘板閥,以控制物料進入高位料倉,并防止煙氣泄漏,設置排氣ロ平衡倉內外氣體壓力。所述入口煙道位于出口煙道上方;或入口煙道位于出口煙道下方。即煙氣走向可為順流或逆流式。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技術提供了隔倉式移動床反應器,采用隔倉板將反應器分割為各個子區段,通過下料調節裝置,調整固體顆粒物料在各子區段間逐級運動,直至移出反應器,氣體通過隔倉板穿過物料層,與固體物料發生充分接觸后移出反應器。經過試驗表明,本技術結構簡單,布置方便,系統阻力小,氣體與物料的接觸充分,且有較高的調節能力,工藝適應性強。在燃煤電廠煙氣的脫硫及脫硝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附圖說明 附圖I :順流隔倉式移動床煙氣凈化反應器結構示意圖。附圖2 :逆流隔倉式移動床煙氣凈化反應器結構示意圖。附圖3 :單元式隔倉板安裝布局結構示意圖。附圖4 :條形板隔倉板安裝布局結構示意圖。附圖5 :鱗片式隔倉板示意圖。圖中1_入□煙道,2-下料倉,3-下料擋板,4-固體物料層,5-隔倉板,6-高位料倉,7-出口煙道,8-物料入口,9-物料出口。a—原煙氣,b—處理后煙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技術。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的隔倉式移動床煙氣凈化反應器,設一倉體,倉體設有入口煙道I和出口煙道7,倉體頂部設有高位料倉6,中部間隔設有多層隔倉板5,底部設有下料倉2。高位料倉6連通物料入口 8,下料倉2連通出料口。物料入口 8和出料口 9分別設于倉體頂部和底部。物料入口 8處設有閘板閥,以便物料進入。各隔倉板5位于入口煙道I和出口煙道7之間,并將反應器分割為多個子區段,圖中采用三層隔倉板5。隔倉板為倒錐形的下料口結構,它由隔板圍成,隔板上均勻開有若干氣孔,以便于待處理煙氣通過。隔板上設有百葉窗狀、鱗片狀(如圖5)或條狀布置的開孔,同時圍成隔倉板5的隔板采用孔板或盲板。各孔洞應略小于固體顆粒直徑,避免孔的堵塞現象。三層隔倉板5之間可錯開一定距離,距離的參數需與固體物料的特性以及下料擋板的角度相協調;使固體物料在下料的過程中發生自然二次混合,并促進物料均布,減少局部固體物料發生結塊的可能性。隔倉板5由一組或多組倒錐形的下料口單元連接而成,連接后與倉體截面相適配,并安裝在倉體內。具體可采用如圖3所示多組情況的單元式,也可采用圖4所示一組情況的條形板貫穿反應器的形式。對應隔倉板5底部設有下料擋板3,下料擋板3采用盲板,下料擋板3對應設于隔倉板的下料口位置,下料擋板3中部呈上凸狀,并部分插至隔倉板5的下料口中,形成下料通道。下料擋板3具體可采用倒V形折板,中心夾角為60 150度。下料擋板由多組倒V形折板組成,井分別對應每個下料ロ単元,各組(層)下料擋板3連成一體,并可采用擋板控制結構,控制下料擋板3整體上、下、左、右移動,從而實現下料擋板與隔倉板的配合程度,同時調節下料速度,避免卡死現象。高位料倉6底部也設有倒錐形的下料ロ與下料擋板的結構同上。只是高位料倉采用盲板,以防煙氣泄出。高位料倉6入料ロ設置閘板閥,并按需要設置導料板保證固體物料的均勻分布,系統運行期間,煙道內壓カ一般略低于外界大氣壓,避免煙氣從高位料倉處發生泄漏;如果采用高于外界大氣壓運行的方式,運行期間高位料倉應保持每個下料ロ均有足夠固體物料填充,并設置壓カ控制系統,保持倉內壓力與煙道氣壓カ接近或略高于煙道氣,避免煙道氣泄露;為保證在下落過程中粉碎的固體物料不被排入大氣,高位料倉設置排氣ロ,并在排氣管路設置收塵裝置;本技術的基本工作過程如下 煙氣經反應器入口煙道I進入,沿反應器發生縱向運動,與下落過程中的固體顆粒物料發生接觸,并穿過固體物料層4,自出口煙道7離開反應器,固體物料通過上層的高位料倉6進入反應器,通過調整下料擋板3來調節固體物料的下落進度,最終進入下料倉2收集并離開反應器,其中隔倉板5用于分割各個隔倉,在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可在隔倉之間向煙氣添加反應原料。實例I :固體物料采用吸附能力強的低溫SCR催化劑顆粒,采用如圖I所示的逆流方式,低溫SCR催化劑顆粒通過上層的高位料倉6進入反應器,通過布料系統,低溫SCR催化劑顆粒形成物料層4,當煙氣從入口煙道I進入系統后,向上逆流與下落過程中的催化劑接觸,并穿過低溫SCR催化劑層,其中的ニ氧化硫被低溫SCR催化劑吸附,煙氣經過2層催化劑后,ニ氧化硫濃度明顯降低,在此區域噴入氨氣并與煙氣混合均勻后,繼續向上穿過低溫SCR催化劑層脫除其中的氮氧化物,煙氣凈化達標后自出口煙道7離開反應器,低溫SCR催化劑顆粒通過調整下料擋板3來調節其下落速度以及在各層之間的分布情況,最終進入下料倉2收集并離開反應器。實例2 固體物料采用活性焦顆粒,采用如圖2所示的順流方式,活性焦通過上層的高位料倉6進入反應器,通過布料系統,活性焦顆粒形成固體物料層4,當煙氣從入口煙道I進入系統后,向下穿過活性焦層,并與下落過程中的活性焦接觸,其中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隔倉式移動床煙氣凈化反應器,該反應器設一倉體,其特征是:倉體設有入口煙道和出口煙道,倉體頂部設有高位料倉,中部間隔設有多層隔倉板,底部設有下料倉,高位料倉連通物料入口,下料倉連通出料口;所述各隔倉板位于入口煙道和出口煙道之間,所述隔倉板為倒錐形或V形的下料口結構,對應隔倉板底部設有下料擋板,下料擋板對應設于所述隔倉板下料口位置,所述隔倉板上均勻設有出氣通道;所述高位料倉底部也設有下料口,并利用下料口向倉內均勻布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宇峰,盛重義,王小明,薛建明,
申請(專利權)人: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