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液體珩磨加工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防止液體珩磨加工時使用的遮蔽部件由于從噴槍噴射的料漿的沖擊而磨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由耐磨性材料構成,在杯形主體的內徑底面拆裝自如地設置有由耐磨性材料構成的圓板狀的底板,所述杯形主體在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的筒狀部的開口端側一體地形成有擴徑了的凸緣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液體珩磨加工時使用的器材,詳細地,涉及液體珩磨加工時使用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
技術介紹
將使微細的研磨材料分散于水中的懸濁液即料漿向被加工物表面噴射的液體珩磨加工大多用于金屬零件及各種樹脂加工件等的表面處理。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8-132542該液體珩磨加工由于利用高壓氣體高速地噴射料漿,故而不僅在加工對象物,在 夾具以及周邊設備也產生料漿的飛散,因此,產生表面磨損等不良的影響。作為研磨材料,在使用氧化鋁等切削性強的物質的情況下,該現象變得顯著,在通過了加工對象物后的料漿在發生沖擊的部位及加工對象物表面彈回的情況下,會在局部產生劇烈的磨損。因此,如圖I所示,使天然橡膠等耐磨損性的遮蔽板9位干與噴槍6相対的加工對象物8的后方,以通過加工對象物8的孔10,或者在加工對象物8的表面彈回的料漿7不朝向周邊設備以及夾具等飛散的方式進行遮蔽。但是,隨著時間,遮蔽板9自身也因料漿7的沖擊而磨損,產生在局部磨損部位11開孔的現象,未必能夠實現遮蔽作用。因此,提出有如下構成的防磨損用遮蔽具,如圖2所示,將在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的圓筒部的開ロ端側一體地形成有擴徑的凸緣部3的、由耐磨性材料構成的杯形遮蔽件14的筒狀部2嵌入到形成有內徑比該筒狀部2的外徑稍大的通孔12的、由耐磨性材料構成的遮蔽板13的所述通孔12中,該杯形遮蔽件14的開ロ端指向噴槍6的方向,并且該杯形遮蔽件14配置在可能因料漿7的沖擊而局部地產生劇烈磨損的部位。在該防磨損用遮蔽具中,由于杯形遮蔽件14位于料漿7的到達位置,故而在杯形遮蔽件14的內部空間15反射的料漿7和從噴槍6噴射的具有較大動能而到達內部空間15的料漿7相互沖擊干渉,由此,料漿7的較大動能顯著衰減,雖然不會像現有的遮蔽板9那樣地產生在料漿7的沖擊位位置開孔的現象,能夠顯著降低局部的磨損,但是不能夠完全地防止由于從噴槍6噴射的料漿7而使內側底面16磨損的現象,由于持續使用而使內側底面16逐漸磨損,在磨損發生的階段,必須整體替換杯形遮蔽件14,在成本方面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液體珩磨加工時使用的料漿的飛散導致的夾具及周邊設備表面的磨損的上述現有問題點而進行了研究,結果,成功地研發出能夠有效地阻止料漿的飛散導致的磨損,并且能夠反復使用,成本低廉的防磨損用器材,并且作為技術而在此提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技術的用于液體珩磨加工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由耐磨材料構成,在杯形主體的內徑底面拆裝自如地設置有由耐磨性材料構成的圓板狀的底板,所述杯形主體在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的筒狀部的開ロ端側一體地形成有擴徑了的凸緣部。本技術的用于液體珩磨加工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使杯形主體的開ロ側朝向噴槍的方向,并且配置在噴射的料漿直接或間接地沖擊而可能局部地產生劇烈磨損的部分而使用。此時,從噴槍噴射的料漿通過加工對象物而到達杯形主體,但具有動能的料漿在杯形主體的內部空間中反復相互沖擊干渉而使動能衰減。此時,設置于杯形主體的底面的底板與料漿直接沖擊而逐漸磨損,但在磨損進行了一定程度時,將該底板取下而更換上新的底板的話,杯形主體能夠保持原樣而繼續使用。這樣,在該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中,通過更換底板能夠長期使用,能夠以極低的成本防止料漿的飛散。附圖說明圖I是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的現有例的說明圖;圖2是在日本特開2008-132542中提案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的說明圖;圖3是本技術的防飛散用遮蔽具的實施例I的縱向剖面圖;圖4是本技術的防飛散用遮蔽具的設置底板5之前的狀態的縱向剖面圖;圖5是本技術的防飛散用遮蔽具實際用于防止料漿飛散的狀態的說明圖。標記說明I :杯形主體2:筒狀部3:凸緣部4:底面5 :底板6 :噴槍7 :料漿8 :加工對象物9 :遮蔽板10 :孔11 :局部磨損部位12 :通孔13 :遮蔽板14:杯狀遮蔽件15:內部空間16 :底面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最大特征在于,在杯形主體的底面拆裝自如地設置有具有耐磨性的底板?!矊嵤├齀〕在圖3及圖4中,圖中的標記I為本技術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的主要構成元件即杯形主體,該杯形主體I由天然橡膠等具有耐磨性的材料構成,在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的筒狀部2的開ロ側端一體地形成有擴徑了的凸緣部3。筒狀部2的內徑側隨著向下方即底方向行進而逐漸縮徑,形成為錐形。另外,在該杯形主體I的底面4上拆裝自如地設置有由天然橡膠等耐磨性材料構成且形成為具有厚度的圓板狀的底板5。該底板5的特征在于,具有一定厚度并且拆裝自如地設置,厚度越大,磨損的進行速度越慢,杯形主體I的更換頻率越小,但過厚的話,杯形主體I的內側空間的容積變小,用于具有動能的料漿7彼此沖擊干渉的空間不足,故而不理想。另外,底板5向底面4的設置方法,如圖4所示,具有比底面4附寄的內徑稍大的外徑的方式制作底板5,利用材料自身具有的伸縮性嵌入;或在底板5與底面4之間設置粘接劑層而進行粘接;或者在底板5和底面4上分別粘附面接合件并利用面接合件彼此的卡 合作用等,只要根據需要不便底板5從底面4脫離即可。本技術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具有如上所述的構成,如圖5所示地,使杯形主體I的開ロ側朝向噴槍6的方向,并且配置在噴射的料漿7直接或間接地沖擊而可能局部地產生劇烈磨損的部位而使用。此時,從噴槍6噴射的料漿7通過加工對象物8而到達杯形主體I,但具有動能的料漿7在杯形主體I的內部空間中相互反復沖擊干渉,使動能衰減。此時,設于杯形主體I的底面4的底板5與料漿7直接沖擊,逐漸磨損,但在磨損進行了一定程度時,將該底板5取下而更換上新的底板5的話,杯形主體I能夠保持原樣而繼續使用。這樣,在該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中,通過更換底板5能夠長期地使用,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實現料漿的防飛散作用。〔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本技術可利用于金屬加工、半導體制造、塑料加工等進行液體珩磨加工的各種產業領域。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液體珩磨加工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其特征在干, 所述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由耐磨性材料構成,在杯形主體的內徑底面拆裝自如地設置有由耐磨性材料構成 的圓板狀的底板,所述杯形主體在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的筒狀部的開ロ端側一體地形成有擴徑了的凸緣部。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液體珩磨加工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防止液體珩磨加工時使用的遮蔽部件由于從噴槍噴射的料漿的沖擊而磨損。本技術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由耐磨性材料構成,在杯形主體的內徑底面拆裝自如地設置有由耐磨性材料構成的圓板狀的底板,所述杯形主體在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的筒狀部的開口端側一體地形成有擴徑了的凸緣部。文檔編號B24B33/10GK202640118SQ20122017232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6日專利技術者牧野真一, 小林克憲 申請人:東芝機械株式會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液體珩磨加工的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料漿飛散用遮蔽具由耐磨性材料構成,在杯形主體的內徑底面拆裝自如地設置有由耐磨性材料構成的圓板狀的底板,所述杯形主體在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的筒狀部的開口端側一體地形成有擴徑了的凸緣部。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牧野真一,小林克憲,
申請(專利權)人:東芝機械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