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電機和攪拌筒,攪拌筒由攪拌筒A和攪拌筒B兩部分組成,其中攪拌筒B內徑大于攪拌筒A外徑;攪拌筒B內設置有轉動攪拌裝置,轉動攪拌裝置包括轉動軸和攪拌組件,轉動電機設置在攪拌筒外部,轉動電機與螺旋攪拌裝置形成連接,螺旋攪拌裝置另一端與轉動攪拌裝置中的轉動軸連接,所述攪拌組件設有五組,其中每個攪拌臂上設置有攪拌葉片,其中攪拌臂A、攪拌臂C、攪拌臂E、攪拌臂G和攪拌臂I為長攪拌臂使其對應的攪拌葉片接近攪拌筒B內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改進提供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其中在每個攪拌組件上形成有長攪拌臂,長攪拌臂上的攪拌葉片用于攪拌靠近攪拌筒B的物料,攪拌組件中其他攪拌臂長度短一些形成短攪拌臂,此時短攪拌臂上的攪拌葉片用于攪拌靠近轉動軸附近的物料,從而有利于物料攪拌均勻。(*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攪拌裝置,具體來講是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
技術介紹
干粉砂漿是指經干燥篩分處理的骨料、無機膠凝材料和添加劑等按一定比例進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種顆粒狀或粉狀,以袋裝或散裝的形式運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的物料。又稱作砂漿干粉料、干混料、干拌粉,有些建筑黏合劑也屬于此類。干粉砂漿在建筑業中以薄層發揮粘結、襯墊、防護和裝飾作用,建筑和裝修工程應用極為廣泛。隨著 建筑、裝修行業的發展,干粉砂漿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目前,公知的攪拌裝置的是在攪拌臂上安裝有大攪拌葉片,按一定規律固定連接在攪拌軸上,但是隨著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攪拌用料不斷增加,攪拌機也向著大容量的方向發展,而隨之出現的是由于攪拌筒的尺寸比攪拌葉片的尺寸大很多,在工作時攪拌葉片只能攪拌靠近攪拌筒內壁的一層物料,而在攪拌軸和攪拌筒內壁之間的很大一部分物料就無法得到很好的攪拌,所以就出現了攪拌不均勻的情況,故需要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種其結構簡單,自動混合,省時省力,效率高,且混合均勻的干粉砂漿攪拌裝置。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構造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電機和攪拌筒,攪拌筒由攪拌筒A和攪拌筒B兩部分組成,攪拌筒A和攪拌筒B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攪拌筒A的上端設置有進料口,攪拌筒B右端形成出料口,所述攪拌筒A和攪拌筒B均為圓筒結構,其中攪拌筒B內徑大于攪拌筒A外徑;攪拌筒A內設置有螺旋攪拌裝置,攪拌筒B內設置有轉動攪拌裝置,轉動攪拌裝置包括轉動軸和攪拌組件,轉動電機設置在攪拌筒外部,轉動電機與螺旋攪拌裝置形成連接,螺旋攪拌裝置另一端與轉動攪拌裝置中的轉動軸連接,所述攪拌組件設有五組,其中第一攪拌組件中帶有一個攪拌臂A和攪拌臂B,第二攪拌組件中帶有一個攪拌臂C和攪拌臂D,第三攪拌組件中帶有一個攪拌臂E和攪拌臂F,第四攪拌組件中帶有一個攪拌臂G和攪拌臂H,第五攪拌組件中帶有一個攪拌臂I和攪拌臂J,其中每個攪拌臂上設置有攪拌葉片,其中攪拌臂A、攪拌臂C、攪拌臂E、攪拌臂G和攪拌臂I為長攪拌臂使其對應的攪拌葉片接近攪拌筒B內壁。根據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攪拌筒B上設置有進水孔和清理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技術通過改進提供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其中在每個攪拌組件上形成有長攪拌臂,長攪拌臂上的攪拌葉片用于攪拌靠近攪拌筒B的物料,攪拌組件中其他攪拌臂長度短一些形成短攪拌臂,此時短攪拌臂上的攪拌葉片用于攪拌靠近轉動軸附近的物料,從而有利于物料攪拌均勻。該攪拌裝置結構簡單、能夠自動混合、操作時省時省力、效率高、且混合均勻。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101、轉動電機,102、攪拌筒A,103、攪拌筒B, 104、進料口,105、出料口,106、螺旋攪拌裝置,107、轉動攪拌裝置,108、第一攪拌組件,109、第二攪拌組件,110、第三攪拌組件,111、第四攪拌組件,112、第五攪拌組件,113、攪拌葉片,114、進水孔,115、清理孔,116、攪拌臂A,117、攪拌臂B,118、攪拌臂C,119、攪拌臂D,120、攪拌臂E,121、攪拌臂F,122、攪拌臂G,123、攪拌臂H,124、攪拌臂I,125、攪拌臂J,126、轉動軸,。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出詳細說明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攪拌葉片在工作時攪拌葉片只能攪拌靠近攪拌筒內壁的一層物料,而在攪拌軸和攪拌筒內壁之間的很大一部分物料就無法得到很好的攪拌,出現了攪拌不均勻的情況。本技術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如圖I所示包括轉動電機101和攪拌筒,攪拌筒由攪拌筒A102和攪拌筒B103兩部分組成。攪拌筒A102和攪拌筒B103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攪拌筒A102的上端設置有進料口 104,攪拌筒B103右端形成出料口105。所述攪拌筒A102和攪拌筒B103均為圓筒結構,其中攪拌筒B103內徑大于攪拌筒A102外徑。攪拌筒A102內設置有螺旋攪拌裝置106,攪拌筒B103內設置有轉動攪拌裝置107。轉動攪拌裝置107包括轉動軸126和攪拌組件,轉動電機101設置在攪拌筒外部,轉動電機101與螺旋攪拌裝置106形成連接,螺旋攪拌裝置106另一端與轉動攪拌裝置107中的轉動軸連接。如圖I所示,所述攪拌組件設有五組,其中第一攪拌組件108中帶有一個攪拌臂Al 16和攪拌臂BI 17,第二攪拌組件109中帶有一個攪拌臂Cl 18和攪拌臂Dl 19,第三攪拌組件110中帶有一個攪拌臂E120和攪拌臂F121,第四攪拌組件111中帶有一個攪拌臂G122和攪拌臂H123,第五攪拌組件112中帶有一個攪拌臂1124和攪拌臂J125,其中每個攪拌臂上設置有攪拌葉片113,其中攪拌臂Al 16、攪拌臂Cl 18、攪拌臂E120、攪拌臂G122和攪拌臂1124為長攪拌臂使其對應的攪拌葉片113接近攪拌筒B103內壁。所述攪拌筒B103上設置有進水孔114和清理孔115。其中在每個攪拌組件上形成有長攪拌臂,長攪拌臂上的攪拌葉片113用于攪拌靠近攪拌筒B103的物料,攪拌組件中其他攪拌臂長度短一些形成短攪拌臂,此時短攪拌臂上的攪拌葉片113用于攪拌靠近轉動軸126附近的物料,從而有利于物料攪拌均勻。權利要求1.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電機(101)和攪拌筒,攪拌筒由攪拌筒A (102)和攪拌筒B (103)兩部分組成,攪拌筒A (102)和攪拌筒B (103)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攪拌筒A (102)的上端設置有進料口(104),攪拌筒B (103)右端形成出料口(105),所述攪拌筒A(102)和攪拌筒B (103)均為圓筒結構,其中攪拌筒B (103)內徑大于攪拌筒A (102)外徑;攪拌筒A (102)內設置有螺旋攪拌裝置(106),攪拌筒B (103)內設置有轉動攪拌裝置(107),轉動攪拌裝置(107)包括轉動軸(126)和攪拌組件,轉動電機(101)設置在攪拌筒外部,轉動電機(101)與螺旋攪拌裝置(106)形成連接,螺旋攪拌裝置(106)另一端與轉動攪拌裝置(107)中的轉動軸連接,所述攪拌組件設有五組,其中第一攪拌組件(108)中帶有一個攪拌臂A (116)和攪拌臂B (117),第二攪拌組件(109)中帶有一個攪拌臂C (118)和攪拌臂D (119),第三攪拌組件(110)中帶有一個攪拌臂E (120)和攪拌臂F (121),第四攪拌組件(111)中帶有一個攪拌臂G (122)和攪拌臂H (123),第五攪拌組件(112)中帶有一個攪拌臂I (124)和攪拌臂J (125),其中每個攪拌臂上設置有攪拌葉片(113),其中攪拌臂A (116)、攪拌臂C (118)、攪拌臂E (120)、攪拌臂G (122)和攪拌臂I (124)為長攪拌臂使其對應的攪拌葉片(113)接近攪拌筒B (103)內壁。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攪拌筒B(103)上設置有進水孔(114)和清理孔(115)。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電機和攪拌筒,攪拌筒由攪拌筒A和攪拌筒B兩部分組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干粉砂漿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電機(101)和攪拌筒,攪拌筒由攪拌筒A(102)和攪拌筒B(103)兩部分組成,攪拌筒A(102)和攪拌筒B(103)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攪拌筒A(102)的上端設置有進料口(104),攪拌筒B(103)右端形成出料口(105),所述攪拌筒A(102)和攪拌筒B(103)均為圓筒結構,其中攪拌筒B(103)內徑大于攪拌筒A(102)外徑;攪拌筒A(102)內設置有螺旋攪拌裝置(106),攪拌筒B(103)內設置有轉動攪拌裝置(107),轉動攪拌裝置(107)包括轉動軸(126)和攪拌組件,轉動電機(101)設置在攪拌筒外部,轉動電機(101)與螺旋攪拌裝置(106)形成連接,螺旋攪拌裝置(106)另一端與轉動攪拌裝置(107)中的轉動軸連接,所述攪拌組件設有五組,其中第一攪拌組件(108)中帶有一個攪拌臂A(116)和攪拌臂B(117),第二攪拌組件(109)中帶有一個攪拌臂C(118)和攪拌臂D(119),第三攪拌組件(110)中帶有一個攪拌臂E(120)和攪拌臂F(121),第四攪拌組件(111)中帶有一個攪拌臂G(122)和攪拌臂H(123),第五攪拌組件(112)中帶有一個攪拌臂I(124)和攪拌臂J(125),其中每個攪拌臂上設置有攪拌葉片(113),其中攪拌臂A(116)、攪拌臂C(118)、攪拌臂E(120)、攪拌臂G(122)和攪拌臂I(124)為長攪拌臂使其對應的攪拌葉片(113)接近攪拌筒B(103)內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泰東,劉順波,胡潮胡,楊楊,羅小慶,王玉樹,雷欣,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嘉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