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以確保紅外發射器發出的光線在無遮擋的情況下能夠正常達到紅外接收器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包括:底座和升降平臺,底座上設置有托舉升降平臺的升降機構,底座上設置有豎桿,豎桿的頂部設置有紅外接收器,升降平臺靠近豎桿處設置有與紅外接收器相配合的紅外發射器。由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紅外發射器和紅外接收器分別加裝在固定在底座上的兩根豎桿上,其相對位置固定,確保了紅外發射器發出的光線在無遮擋的情況下能夠正常達到紅外接收器,從而為升降機構的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用于堆放各種片材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
技術介紹
在PET片材的生產線上,通常都設置有用于堆放PET片材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其結構通常包括底座和升降平臺,底座上設置有托舉升降平臺的升降機構,在PET片材生產線的機架上設置有紅外發射器,所述的底座上還設置有豎桿,豎桿上設置有與紅外發射器相配合的紅外接收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紅外發射器和紅外接收器的相對位置不固定,經常會發生紅外發射器發出的光線在無遮擋的情況下無法達到紅外接收器,使得控制升降機構的電氣控制器誤以為紅外發射器發生的光線無法達到紅外接收器是由于堆積在升降平臺上的片材遮擋了光線所致,從而導致升降機構工作異常,影響到PET片材的正常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確保紅外發射器發出的光線在無遮擋的情況下能夠正常達到紅外接收器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包括底座和升降平臺,底座上設置有托舉升降平臺的升降機構,底座上在升降平臺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發射豎桿和接收豎桿,發射豎桿的頂部設置有紅外發射器,接收豎桿的頂部設置有與紅外發射器相配合的紅外接收器。所述升降機構的具體結構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直線電機,直線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的升降平臺相連。所述升降機構的具體結構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液壓缸,液壓缸的活塞桿與所述的升降平臺相連。所述的升降平臺與底座之間設置有至少兩根用于輔助支撐的氣彈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術中紅外發射器和紅外接收器分別加裝在固定在底座上的兩根豎桿上,其相對位置固定,確保了紅外發射器發出的光線在無遮擋的情況下能夠正常達到紅外接收器,從而為升降機構的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座,2、液壓缸,3、升降平臺,4、氣彈簧,5、發射豎桿,6、接收豎桿,7、紅外發射器,8、紅外接收器,9、片材。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所述的具體實施方案。如圖I所示,本技術所述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包括底座I和升降平臺3,底座I上設置有托舉升降平臺3的升降機構,其結構包括設置在底座I上的液壓缸2,液壓缸2的活塞桿與所述的升降平臺3相連;所述的底座I上在升降平臺3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發射豎桿5和接收豎桿6,發射豎桿5的頂部設置有紅外發射器7,接收豎桿6的頂部設置有與紅外發射器7相配合的紅外接收器8。本實施例中的升降平臺3呈矩形,其四個角部與底座I之間分別設置在一根用于輔助支撐的氣彈簧4,所述的液壓缸2位于升降平臺的中央,這樣的結構可以保證升降平臺3的升降比較平穩。在上述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中,所述的液壓缸2完全可以由直線電機和其它的升降機構來替代。本技術的工作過程為首先給液壓缸2正向供油,使升降平臺3向上升,直至其將紅外發射器7與發外接收器8之間的光線通路遮擋住,然后,給液壓缸2反向供油,使升降平臺3下降至一個合適的高度,這時,PET片材生產線上的PET片材9就可以層疊式堆放在升降平臺3上了 ;當堆放的PET片材9遮擋住紅外發射器7與紅外接收器8之間的光線通路時,繼續給液壓缸2反向供油,使升降平臺3再次下降至一個合適的高度,繼續堆放 PET片材9,直至液壓缸2的活塞桿回縮到位。權利要求1.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包括底座和升降平臺,底座上設置有托舉升降平臺的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在升降平臺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發射豎桿和接收豎桿,發射豎桿的頂部設置有紅外發射器,接收豎桿的頂部設置有與紅外發射器相配合的紅外接收器。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的具體結構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直線電機,直線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的升降平臺相連。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的具體結構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液壓缸,液壓缸的活塞桿與所述的升降平臺相連。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平臺與底座之間設置有至少兩根用于輔助支撐的氣彈簧。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可以確保紅外發射器發出的光線在無遮擋的情況下能夠正常達到紅外接收器的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包括底座和升降平臺,底座上設置有托舉升降平臺的升降機構,底座上設置有豎桿,豎桿的頂部設置有紅外接收器,升降平臺靠近豎桿處設置有與紅外接收器相配合的紅外發射器。由于本技術中紅外發射器和紅外接收器分別加裝在固定在底座上的兩根豎桿上,其相對位置固定,確保了紅外發射器發出的光線在無遮擋的情況下能夠正常達到紅外接收器,從而為升降機構的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文檔編號B66F7/12GK202643231SQ20122032362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5日專利技術者朱衛國 申請人:張家港市民揚塑膠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自動感應升降裝置,包括:底座和升降平臺,底座上設置有托舉升降平臺的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在升降平臺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發射豎桿和接收豎桿,發射豎桿的頂部設置有紅外發射器,接收豎桿的頂部設置有與紅外發射器相配合的紅外接收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衛國,
申請(專利權)人:張家港市民揚塑膠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