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單面導濕雙面布,由拒水纖維和吸水纖維編織而成,拒水纖維在其中一面,其數量高于所述吸水纖維,形成拒水層,另一面形成吸水層;在所述拒水層表面設有多個排水通道;還包括彈性纖維,與所述拒水纖維或吸水纖維交織固定。在拒水層設置了排水通道,使得與拒水層接觸的水分能夠及時被引流分散,從而提高吸水效率;另外,由于在拒水層和吸水層內設置有彈性纖維,就能保證整個單面導濕布具備彈性,在衣物的穿著上,更能起到貼身,不變形等功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紡織產品,尤其涉及一種單面導濕雙面布。
技術介紹
目前的單面導濕布,俗稱吸濕排汗面料,一般采用的是在吸水面料上覆蓋上拒水膜,起到單面導濕的效果,或者是在面料染色過程中添加助劑的方法,使得面料具備吸濕排汗的功能,可以應用在內衣、床單等產品上,具備透氣排汗的效果。如中國專利號為“201110026818. 7”、名稱為“拒水防污吸濕排汗的復合組織針織面料及其生產方法”,其包括三層線圈,其外層線圈采用經過拒水防污整理的紗線,中間連接層線圈采用吸濕吸水性好的天然纖維紗線,里層采用導濕纖維紗線。又如中國專利號為“ 201110183141. 8 ”,名稱為“ ー種吸濕排汗混紡面料”,其包括底布和包覆在所述底布表面的吸濕排汗膜?,F有的技術有以下不足I、現有的單面導濕布,沒有設置導水通道,如果局部水分很多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局部導濕效果不好;2、單面導濕布在衣物的穿著上,如果沒有設置弾性纖維的話,影響穿著舒適性,且容易造成衣物變形,影響美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單面導濕雙面布,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導濕效果差且沒有彈性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單面導濕雙面布,由拒水纖維和吸水纖維編織而成,拒水纖維在其中一面,其數量高于所述吸水纖維,形成拒水層,另一面形成吸水層;在所述拒水層表面設有多個排水通道;還包括弾性纖維,與所述拒水纖維或吸水纖維交織固定。其中,所述排水通道為長條形,并沿著縱向或者橫向排列于所述拒水層的表面。其中,所述排水通道為多邊形,均勻分布于所述拒水層表面。其中,所述排水通道為橢圓形,均勻分布于所述拒水層表面。其中,所述彈性纖維為錦綸纖維。其中,所述拒水纖維為PP纖維。其中,所述吸水纖維為天然纖維紗線,包括棉、毛、絲或麻纖維。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提供的單面導濕布,由于采用拒水層和吸水層兩層編織而成,并對其進行編織方法固定,使得拒水層和吸水層能夠緊密結合,同吋,在拒水層設置了排水通道,使得與拒水層接觸的水分能夠及時被引流分散,而與吸水層的接觸面積増大,從而提高吸水效率;另外,由于在拒水層和吸水層內設置有弾性纖維,與原有的拒水層和吸水層的纖維交織一起,這樣就能保證整個單面導濕布具備彈性,在衣物的穿著上,更能起到貼身,不變形等功效。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提供的單面導濕雙面布的結構圖。附圖說明I、拒水層 3、拒水纖維 4、彈性纖維2、吸水層 5、吸水纖維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1,本技術提供一種單面導濕雙面布,由拒水纖維和吸水纖維編織而 成,拒水纖維在其中一面,數量高于所述吸水纖維5,形成拒水層1,另一面形成吸水層2 ;在所述拒水層I表面設有多個排水通道;還包括弾性纖維4,與所述拒水纖維3或吸水纖維5交織固定。所述拒水層由拒水纖維3交織而成,具體的,所述拒水纖維3為PP纖維,PP是聚丙烯的標記符號。PP纖維是PP產品發展潛カ最大的品種之一,屬于聚烯烴類纖維,它是以丙烯為原料經聚合紡絲加工而成。本技術采用PP纖維,是基于PP纖維原料來源豐富,制造エ藝簡單,成本低廉,且具有抗菌、保暖、節能環保等性能,此外,PP纖維具有很好的穿透性,可以使得在拒水層的水分能夠穿透拒水層,被吸水層2所吸收,從而保持拒水層的表面干燥。這樣的材料,用在衣物上能起到很好的吸濕排汗的功效;用在床單上能夠使得床單保持干燥,提高睡眠質量。所述吸水層2由吸水纖維5交織而成,所述吸水纖維5為天然纖維紗線,包括棉、毛、絲或麻纖維等親水纖維。進ー步的,本技術采用錦綸纖維,與拒水層和吸水層2的纖維交織,錦綸,又被稱之為尼龍,學名聚酰氨纖維,是所產聚酰胺類纖維的統稱,錦綸的品種很多,有錦綸6、錦綸66、錦綸11、錦綸610,其中最主要的是錦綸66和錦綸6。錦綸織物的弾性及弾性恢復性極好,且錦綸纖維的強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纖維之首。它的耐磨性是棉纖維的10倍,是干態粘膠纖維的10倍,是濕態纖維的140倍,因此,其耐磨性極佳。錦綸具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蝕性能,且錦綸織物屬輕型織物,因此,本技術采用錦綸,能夠取得較好的彈性效果。從而使得エ業上對本技術提供的單面導濕布,具備彈性,在衣物穿著上,更能起到貼身,不變形等功效。此外,在拒水層的表面,還設置有多個排水通道,該排水通道的形狀可以為多種,可以為長條形,并沿著縱向或者橫向排列在所述拒水層的表面,在其表面形成類似網狀的形狀;也可為多邊形,均勻分布于所述拒水層表面,形成各種花紋;或者是橢圓形或者圓形??傊?,排水通道的設置,使得所述拒水層呈現凹凸不平,這樣,當水分與所述拒水層接觸的時候,就能夠沿著凹陷的排水通道擴散,這樣,就不會導致水分聚集在局部,造成局部過干潮濕,引起導濕效果不佳的情況。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單面導濕雙面布,由拒水纖維和吸水纖維編織而成,其特征在于,拒水纖維在其中一面,其數量高于所述吸水纖維,形成拒水層,另一面形成吸水層;在所述拒水層表面設有多個排水通道;還包括弾性纖維,與所述拒水纖維或吸水纖維交織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面導濕雙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為長條形,并沿著縱向或者橫向排列于所述拒水層的表面。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面導濕雙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為多邊形,均勻分布于所述拒水層表面。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面導濕雙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為橢圓形,均勻分布于所述拒水層表面。5.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面導濕雙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纖維為錦綸纖維。6.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單面導濕雙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纖維為PP纖維。7.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單面導濕雙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纖維為天然纖維紗線,包括棉、毛、絲或麻纖維。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單面導濕雙面布,由拒水纖維和吸水纖維編織而成,拒水纖維在其中一面,其數量高于所述吸水纖維,形成拒水層,另一面形成吸水層;在所述拒水層表面設有多個排水通道;還包括彈性纖維,與所述拒水纖維或吸水纖維交織固定。在拒水層設置了排水通道,使得與拒水層接觸的水分能夠及時被引流分散,從而提高吸水效率;另外,由于在拒水層和吸水層內設置有彈性纖維,就能保證整個單面導濕布具備彈性,在衣物的穿著上,更能起到貼身,不變形等功效。文檔編號D03D15/08GK202644036SQ20122018509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專利技術者方華珊 申請人:莆田市華峰工貿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單面導濕雙面布,由拒水纖維和吸水纖維編織而成,其特征在于,拒水纖維在其中一面,其數量高于所述吸水纖維,形成拒水層,另一面形成吸水層;在所述拒水層表面設有多個排水通道;還包括彈性纖維,與所述拒水纖維或吸水纖維交織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華珊,
申請(專利權)人:莆田市華峰工貿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