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包括上經軸下層經紗和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經軸下層經紗的下方設有上張力調節輥,上張力調節輥緊貼上經軸下層經紗,下經軸上層經紗的上方設有下張力調節輥,下張力調節輥緊貼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張力調節輥與下張力調節輥之間設有若干張力彈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用以避免織機織造時上下層經紗交替過程中由于部分經紗張力過小而產生的經紗松弛現象,將織機正常運轉時所需張力和經紗實際張力作出比較,當經紗張力過小時,張力補償裝置會給出一定的張力補償,以維持經紗恒定的張力,保證開口清晰,織造穩定,減少了由于經紗張力不勻而造成的斷頭停機等現象,提高了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
本技術涉及紡織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
技術介紹
織機在織造過程中,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停機,特別是雙經軸織造時,由于經紗張力不勻引起的經紗斷頭停機特別嚴重,另外,在斷頭后再次開機時,織出的布會因為達不到正??椩焖鑿埩Χ霈F稀密檔,嚴重影響布面質量。因此,開發研究一種經紗張力補償裝置來調節開機和織造過程中的經紗張力顯得十分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能夠解決織機在織造過程中由于經紗張力不勻而造成的斷頭停機以及再次開機時布面出現稀密檔等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包括上經軸下層經紗和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經軸下層經紗的下方設有上張力調節輥,上張力調節輥緊貼上經軸下層經紗,下經軸上層經紗的上方設有下張力調節輥,下張力調節輥緊貼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張力調節輥與下張力調節輥之間設有若干張力彈簧。作為優選,所述上張力調節輥和下張力調節輥均為圓柱形,結構簡單,對經紗損傷小。作為優選,所述張力彈簧的數量為至少3個,上張力調節輥和下張力調節輥的兩端和中部均設有張力彈簧,平衡效果好,能調整到所有的經紗張力。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用以避免織機織造時上下層經紗交替過程中由于部分經紗張力過小而產生的經紗松弛現象,將織機正常運轉時所需張力和經紗實際張力作出比較,當經紗張力過小時,張力補償裝置會給出一定的張力補償,以維持經紗恒定的張力,保證開口清晰,織造穩定,減少了由于經紗張力不勻而造成的斷頭停機等現象,提高了生產效率。本技術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在織機上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1,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包括上經軸下層經紗204和下經軸上層經紗206,所述上經軸下層經紗204的下方設有上張力調節輥101,上張力調節輥101緊貼上經軸下層經紗204,下經軸上層經紗206的上方設有下張力調節輥102,下張力調節輥102緊貼下經軸上層經紗206,所述上張力調節輥101與下張力調節輥102之間設有若干張力彈簧103。所述上張力調節輥101和下張力調節輥102均為圓柱形,所述張力彈簧103的數量一般至少3個,上張力調節輥101和下張力調節輥102的兩端和中部均設有張力彈簧103,張力彈簧103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更換其大小和數量。其彈簧組(若干張力彈簧103)可以根據估算出的經紗張力值,對彈簧個數以及每個彈簧的張力大小作出調節。參閱圖2,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在織機上的應用示意圖。所用織機為雙經軸多臂噴水織機。上下經軸上的經紗依次經過上后梁207和下后梁208、綜框202形成織口 201。根據織物結構,上經軸上的經紗被分為兩部分,即上經軸上層經紗203和上經軸下層經紗204 ;下經軸上的經紗也被分為兩部分,即下經軸上層經紗206和下經軸下層經紗205。在織機織造過程中,上經軸下層經紗204與下經軸上層經紗206進行交織,交織過程中,經紗張力會發生變化,期間會存在經紗張力最小值處210和211,此時,由于張力太小,在織口 201處經紗容易松弛,導致開口不清,從而不能順利引緯導致斷經。為了避免織造過程中這種斷經現象,在上經軸下層經紗204和下經軸上層經紗206之間加裝一個張力補償裝置209。根據經紗根數、細度等參數估算出上經軸下層經紗204和下經軸上層經紗206的張力值,再根據織機正??椩焖鑿埩χ颠x擇張力補償裝置209中彈簧個數以及每個彈簧·的張力大小。張力補償裝置209的作用是有效控制上經軸下層經紗204和下經軸上層經紗206的張力變化,在交織過程中,如出現經紗松弛的現象就及時給與張力補償,以維持經紗恒定的張力,保證開口清晰,織造穩定,提高生產效率。上述實施例是對本技術的說明,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定,任何對本技術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經軸下層經紗和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經軸下層經紗的下方設有上張力調節輥,上張力調節輥緊貼上經軸下層經紗,下經軸上層經紗的上方設有下張力調節輥,下張力調節輥緊貼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張力調節輥與下張力調節輥之間設有若干張力彈簧。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張力調節輥和下張力調節輥均為圓柱形。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張力彈簧的數量為至少3個,上張力調節輥和下張力調節輥的兩端和中部均設有張力彈簧。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包括上經軸下層經紗和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經軸下層經紗的下方設有上張力調節輥,上張力調節輥緊貼上經軸下層經紗,下經軸上層經紗的上方設有下張力調節輥,下張力調節輥緊貼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張力調節輥與下張力調節輥之間設有若干張力彈簧。本技術用以避免織機織造時上下層經紗交替過程中由于部分經紗張力過小而產生的經紗松弛現象,將織機正常運轉時所需張力和經紗實際張力作出比較,當經紗張力過小時,張力補償裝置會給出一定的張力補償,以維持經紗恒定的張力,保證開口清晰,織造穩定,減少了由于經紗張力不勻而造成的斷頭停機等現象,提高了生產效率。文檔編號D03D49/14GK202644067SQ20122025830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專利技術者張聲誠, 林參軍, 姚云飛, 丁水法 申請人:浙江三志紡織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經軸織機張力補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經軸下層經紗和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經軸下層經紗的下方設有上張力調節輥,上張力調節輥緊貼上經軸下層經紗,下經軸上層經紗的上方設有下張力調節輥,下張力調節輥緊貼下經軸上層經紗,所述上張力調節輥與下張力調節輥之間設有若干張力彈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聲誠,林參軍,姚云飛,丁水法,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三志紡織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