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住宅共用排氣管道領域,提供了一種薄壁構件,設置于房間的陰角處,陰角處的樓板預設洞口,薄壁構件穿過洞口或設置于樓板上,圍合洞口及部分墻面而形成共用排氣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連接兩板件的第三板件。這種薄壁構件,由于設置第三板件,增多了角柱減小受力平面,提高了抗壓、抗柔性沖擊能力,改善了薄壁構件的力學性能,不易破損,更便于制造、運輸、安裝;同時,將薄壁構件應用于共用排氣管道時,排氣道的進氣口可設置在第三板件上,即可設在不與陰角處墻面平行或垂直的面上,解決了因抽油煙機放置方位不同,裝修時對進氣口方位改變而造成排氣系統使用功能與安全功能破壞的問題。(*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住宅共用排氣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薄壁構件及共用排氣管道。
技術介紹
本申請人于2011年01月21日申請的一項名為“共用排氣道”的技術專利,該專利文件中記載了 共用排氣道設置于房間的陰角處,陰角處的樓板預設洞口,該共用排氣道由L型薄壁構件穿過洞口或設置于樓板上圍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墻面而形成,共用排氣道上開設有若干進氣口,進氣口處安裝有功能閥。 該共用排氣道取消了現有國家行業標準中的專用水內砂漿薄壁管,通過L型薄壁構件圍合洞口及部分墻面而形成排氣道,廢氣經共用排氣道由其頂部排出,既保證了原來的水泥砂漿薄壁管的排放功效,又不產生原管道壁與墻面的縫隙封堵問題,有效保證了排氣系統結構的耐久性,結構簡單可靠,施工、運輸方便,成本低。雖然該共用排氣道具有上述優點,但該排氣道仍存在以下問題一、L型薄壁構件的抗壓、抗沖擊力不足,容易損壞;二、在L型薄壁上設置的進氣口位置受限,進氣口的開口只能與墻面平行或垂直,當抽油煙機放置方向不同,而裝修業主隨意改變進氣口方位,造成共用排氣系統使用功能與安全功能的被破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抗壓、抗柔性能好,可三個方向設置進氣口的薄壁構件以及采用這種薄壁構件的共用排氣管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薄壁構件,設置于房間的陰角處,所述陰角處的樓板預設洞口,所述薄壁構件穿過所述洞口或設置于所述樓板上圍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墻面而形成共用排氣道,該薄壁構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連接兩板件的第三板件。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共用排氣管道,設置于廚房或衛生間的陰角處,陰角處樓板預留洞口,所述共用排氣管道由上述所述的薄壁構件穿過預留洞口或設置于樓板上圍合洞口及陰角墻面而形成,所述薄壁構件上設有進氣口。本技術中的薄壁構件,由于設置第三板件,增多了角柱減小受力平面,提高抗壓、抗柔性沖擊能力,改善了薄壁構件的力學性能,不易破損,更便于制造、運輸、安裝;同時,將薄壁構件應用于共用排氣管道時,排氣道的進氣口可設置在第三板件上,即可設在不與陰角處墻面平行或垂直的面上,解決了因抽油煙機放置方位不同,裝修業主對進氣口方向改動而造成排氣系統使用功能與安全功能破壞而出現排煙不暢、倒灌等問題。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薄壁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二提供的薄壁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三提供的薄壁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四提供的薄壁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五提供的薄壁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六提供的薄壁構件的平面示意圖;圖7是圖6中A-A剖示圖;圖8是本技術實施例七提供的薄壁構件的平面示意圖; 圖9是圖8中B-B剖示圖;圖10是本技術實施例八提供的薄壁構件的平面示意圖;圖11是圖10的主視圖;圖12是本技術實施例九提供的薄壁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3是本技術實施例十提供的薄壁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4是本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共用排氣管道的俯視圖;圖15是圖14中C-C剖示圖;圖16是本技術實施例二提供的共用排氣管道的俯視圖;圖17是圖16中D-D剖示圖;圖18是本技術實施例三提供的共用排氣管道的俯視圖;圖19是圖18中E-E剖示圖;圖20是本技術實施例四提供的共用排氣管道中陰角的俯視圖;圖21是圖20中F-F剖示圖;圖22是本技術實施例五提供的共用排氣管道中陰角的俯視圖;圖23是圖22中G-G剖示圖;;圖24是圖22中另一 G-G剖示圖;圖25是本技術中共用排氣管道與抽油煙機的連接平面示意圖。圖26是現有應用L型薄壁結構的共用排氣道與抽油煙機的連接平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本技術提供的薄壁構件設置于房間的陰角處,所述陰角處的樓板預設洞口,所述薄壁構件穿過所述洞口或設置于所述樓板上,圍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墻面而形成共用排氣道。這種薄壁構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傾斜設置且連接兩板件的第三板件。這種薄壁構件,由于在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間設置第三板件,增多了角柱減小了受力平面,提高了抗壓、抗柔性沖擊能力,改善了薄壁構件的力學性能,不易破損,更便于制造、搬運、運輸、安裝;同時,將這種薄壁構件應用于共用排氣管道時,排氣道的進氣口可設置在傾斜的第三板件上,即可設在不與陰角處墻面平行或垂直的面上,解決了因抽油煙機放置方位不同,裝修業主對進氣口方位改動而造成排氣系統使用功能與安全功能破壞,從而出現排煙不暢、倒灌、堵塞等問題,使建筑共用排氣道管道系統更趨于完善。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薄壁構件實施例的具體實現進一步詳述。實施例一參照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薄壁構件的結構示意圖。所述薄壁構件10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件110、第二板件120以及連接兩板件的第三板件130。上述三個板件均為平板結構,其中第三板件130傾斜設置并連接于第一板件110與第二板件120之間。薄壁構件在安裝時,第一板件110平行于陰角的一個墻面,而垂直于陰角的另一墻面;同樣的,第二板件120也平行陰角的一個 墻面,而垂直于陰角的另一墻面,現有技術中,薄壁構件應用于共用排氣管道時,排氣管道的進氣口只能設于第一板件HO或第二板件120上,即是進氣口的開口方向也平行于陰角的一個墻面,同時垂直于另一墻面。因此,當用戶的抽油煙機放置方位改變,共用排氣道的進氣口方位也需改變,如果進氣口設置于第三板件130上,抽油煙機任何方位的放置都方便與進氣口連通,無需改變進氣口朝向,避免了對排氣系統進氣口改動而造成其使用功能與安全功能的破壞。本實施例中,第一板件110、第二板件120及第三板件130由水泥作為膠凝劑的混合漿料固化成型,也可以用其它材料作為膠凝劑的混合漿料固化成型。采用水泥砂漿這種成型方式,制作容易,成本低,且抗沖擊和抗壓強度高,堅固耐用;其它材料作為膠凝劑的混合漿料固化成型,可成型為更薄的薄壁構件作內模板使用,外抹至少一層水泥砂漿固化增強。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板件110、第二板件120及第三板件130也可由板料裝訂、粘接或砌塊成型,采用板料,重量輕,便于搬運和現場制作安裝。為了增強整個薄壁構件的強度,本實施例中,第一板件110、第二板件120及第三板件130內分別設有增強物,所述增強物為鋼筋、金屬絲、金屬網、纖維、纖維絲束、纖維網格布、無紡布、金屬薄條帶、有孔薄條帶、包裝帶、編織帶、秸桿中的至少一種。實施例二參照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二提供的薄壁構件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板件110與第三板件130的連接處內角倒平角,第三板件130與第二板件120的連接處內角倒平角。這樣,進一步增大了角柱,減少了使用時的受力平面,提高了薄壁構件的抗壓、抗柔性沖擊能力。需要說明的是,也可以將上述三板件連接處的內角倒弧角,外角倒平角或弧角處理,當然也可用其它增加角柱橫截面的方式來增強抗壓、抗柔性沖擊能力。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薄壁構件,設置于房間的陰角處,所述陰角處的樓板預設洞口,所述薄壁構件穿過所述洞口或設置于所述樓板上,圍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墻面而形成共用排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構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傾斜設置且連接兩板件的第三板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琦,
申請(專利權)人:張琦,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