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采用中空玻璃結構形式,將真空玻璃與夾膠玻璃結合在一起制成的多層復合玻璃。這種復合玻璃結合了真空玻璃和夾膠玻璃的優點,具有優異的隔音、隔熱、阻擋紫外線、安全性和抗沖擊性能,可用作高層建筑外窗、屋頂天窗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多層復合玻璃,特別涉及一種采用中空玻璃結構形式將真空玻璃和夾膠玻璃結合在一起的多層復合玻璃。
技術介紹
真空玻璃具有杰出的隔音、隔熱性能,通常采用鋼化玻璃制造。若在某一層玻璃表面鍍上熱反射膜(如Low-E膜),可用作具有優異節能效果的建筑節能玻璃。夾膠玻璃是在兩片或多片玻璃中間夾以強韌的PVB或EVA 膠膜,經熱壓機高溫壓合并排出中間的空氣,然后放入高壓蒸汽釜內利用高溫高壓將殘余空氣溶入膠膜而制成,具有出色的安全性和抗沖擊性能,能阻擋約99%的紫外線,且透光性良好,廣泛用作汽車前風擋、高層建筑外窗、落地窗、玻璃門、屋頂天窗等,通常也采用鋼化玻璃制造。中空玻璃是將兩片或多片平板玻璃用內含干燥劑的鋁隔條框架隔開,通常采用雙道密封方式,先在鋁隔條與玻璃板接觸的上下兩面涂布第一密封膠(如丁基膠)作為密封膠,主要用于隔絕干燥空氣,然后在鋁隔條外側面與玻璃四周邊緣形成的U形環狀凹槽內灌封第二密封膠(如聚硫膠)作為結構膠,主要用于將上下兩片玻璃與隔條粘結成為一體,使兩片玻璃間形成密封干燥氣體空間而制成的玻璃制品,具有良好的隔熱、隔音性能,其加工簡單,成本低,是目前常用的建筑外墻玻璃,通常也采用鋼化玻璃制造。真空玻璃和夾膠玻璃各有優缺點,如果能制造出同時具有這兩種玻璃結構的多層復合玻璃,就能同時獲得優異的隔音、隔熱、阻擋紫外線、安全性和抗沖擊性能。真空玻璃要經過高溫熔封和真空處理,而夾膠玻璃要經過高溫壓合和高溫高壓脫氣處理,其生產工藝完全不同,不可能在真空玻璃的基礎上直接制備夾膠玻璃,也不可能在夾膠玻璃的基礎上直接制備真空玻璃,只能分別制備后再通過其他途徑復合在一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采用中空玻璃結構形式,將真空玻璃和夾膠玻璃結合在一起,形成包含真空玻璃和夾膠玻璃的多層復合玻璃。
技術實現思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采用中空玻璃結構形式,將真空玻璃和夾膠玻璃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多層復合玻璃。本技術的一種多層復合玻璃,包括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I),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I)上下重疊平行放置,其四周靠近邊沿處用首尾相接成環狀的空心方形隔條(31)支撐,所述隔條(31)內置干燥劑,在朝向由所述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I)之間形成的密閉空間(4) 一側設有小孔;所述隔條(31)與玻璃板接觸的上下兩面涂布第一密封膠,將上下兩片玻璃與隔條(31)粘結在一起,然后在隔條(31)外側面與所述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I)四周邊緣形成的U形環狀凹槽內灌封第二密封膠(32),將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I)與隔條(31)粘合在一起。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真空玻璃(2)的真空內層玻璃(21)四周的尺寸小于真空外層玻璃(23),尺寸縮小的量為所述隔條(31)寬度與第二密封膠(32)寬度之和,隔條(31)支撐在夾膠玻璃(I)的夾膠內層玻璃(13)與真空玻璃(2)的真空外層玻璃(23)之間,真空內層玻璃(21)處于密閉空間(4)內。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夾膠玻璃⑴的夾膠內層玻璃(13)四周的尺寸小于夾膠外層玻璃(11),尺寸縮小的量為隔條(31)寬度與第二密封膠(32)寬度之和,隔條(31)支撐在夾膠玻璃(I)的夾膠外層玻璃(11)與真空玻璃(2)的真空內層玻璃(21)之間,夾膠內層玻璃(13)處于密閉空間(4)內。作為本技術的又一種實施方式,夾膠玻璃⑴的夾膠內層玻璃(13)四周的尺寸小于夾膠外層玻璃(11),尺寸縮小的量為隔條(31)寬度與第二密封膠(32)寬度之和;真空玻璃(2)的真空內層玻璃(21)四周的尺寸小于真空外層玻璃(23),尺寸縮小的量為所述隔條(31)寬度與第二密封膠(32)寬度之和,隔條(31)支撐在夾膠玻璃(I)的夾膠外層玻璃(11)與真空玻璃(2)的真空外層玻璃(23)之間,夾膠內層玻璃(13)和真空內層玻璃(21)均處于密閉空間(4)內?!ひ陨纤龈魲l(31)是鋁合金、銅合金或塑料隔條。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I的多層復合玻璃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2的邊沿局部I的放大圖。圖3為實施例3的邊沿局部I的放大圖。圖4為實施例4的邊沿局部I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實施例I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I的多層復合玻璃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多層復合玻璃包括夾膠玻璃I和真空玻璃2,其中夾膠玻璃I由夾膠外層玻璃11、夾膠內層玻璃13和夾膠層12組成;真空玻璃2由真空內層玻璃21、真空外層玻璃23和中間支撐物陣列22,以及真空密封層24組成。夾膠玻璃I與真空玻璃2上下重疊平行放置。在夾膠內層玻璃13與真空內層玻璃21之間,沿玻璃周邊用隔條31隔開,其中隔條31為方形空心的條狀型材,其內放置例如分子篩的干燥劑,沿玻璃周邊頭尾相接形成閉合的環狀,隔條上設有連通隔條31空心和由玻璃板與環形隔條形成的密閉空間4的小孔,使隔條31內的干燥劑能不斷吸收密閉空間4內的水蒸氣,以保持密閉空間4干燥。在隔條31與玻璃接觸的上下兩面涂布第一密封膠(附圖中未示出),將夾膠內層玻璃13和真空內層玻璃21與隔條31粘結在一起,然后在隔條31外側面與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I四周邊緣形成的U形環狀凹槽內灌封第二密封膠32,從而將夾膠玻璃I與真空玻璃2牢固地結合在一起,形成本技術的多層復合玻璃。實施例2圖2為實施例2的邊沿局部I的放大圖。實施例2與實施例I的區別僅在于制備真空玻璃2時,其真空內層玻璃21四周的尺寸均小于真空外層玻璃23,尺寸縮小的量大于隔條31寬度加上第二密封膠32寬度之和,隔條31支撐在夾膠玻璃I的夾膠內層玻璃13與真空玻璃2的真空外層玻璃23之間,而真空內層玻璃21則處于密閉空間4內,注意隔條31的小孔不要被真空內層玻璃21遮擋。實施例2的多層復合玻璃比實施例I的厚度薄(少了真空內層玻璃21的厚度)、重量輕(少了真空內層玻璃21周邊的重量),而其他性能相當,是實施例I的可替代方案之一。實施例3圖3為實施例3的邊沿局部I的放大圖。類似地,實施例3與實施例I的區別僅在于制備夾膠玻璃I時,其夾膠內層玻璃13四周的尺寸均小于夾膠外層玻璃11,尺寸縮小的量大于隔條31寬度加上第二密封膠32寬度之和,隔條31支撐在夾膠玻璃I的夾膠外層玻璃11與真空玻璃2的真空內層玻璃21之間,而夾膠內層玻璃13則處于密閉空間4內,注意隔條31的小孔不要被夾膠內層玻璃13遮擋。實施例3的多層復合玻璃比實施例I的厚度薄(少了夾膠內層玻璃13的厚度)、重量輕(少了夾膠內層玻璃13周邊的重量),而其他 性能相當,是實施例I的可替代方案之一。實施例4圖4為實施例4的邊沿局部I的放大圖。類似地,實施例4與實施例I的區別僅在于制備夾膠玻璃I時,其夾膠內層玻璃13四周的尺寸均小于夾膠外層玻璃11,尺寸縮小的量大于隔條31寬度加上第二密封膠32寬度之和;而且,制備真空玻璃2時,其真空內層玻璃21四周的尺寸均小于真空外層玻璃23,尺寸縮小的量約為隔條31寬度加上第二密封膠32寬度之和;隔條31支撐在夾膠玻璃I的夾膠外層玻璃11與真空玻璃2的真空外層玻璃23之間,而夾膠內層玻璃13和真空內層玻璃21均處于密閉空間4內,注意隔條31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層復合玻璃,包括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1)上下重疊平行放置,其四周靠近邊沿處用首尾相接成環狀的空心方形隔條(31)支撐,所述隔條(31)內置干燥劑,在朝向由所述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1)形成的密閉空間(4)一側設有小孔;所述隔條(31)?與玻璃板接觸的上下兩面涂布第一密封膠,將上下兩片玻璃與隔條(31)粘結在一起,然后在隔條(31)外側面與所述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1)四周邊緣形成的U形環狀凹槽內灌封第二密封膠(32),將真空玻璃(2)和夾膠玻璃(1)與隔條(31)粘合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彥兵,
申請(專利權)人:洛陽蘭迪玻璃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