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節能的水電空調新風機組,包括新風機組、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該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包括保溫供水管和排水管,保溫供水管的一端浸泡在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中,保溫供水管的另一端與新風機組相接,排水管的一端與新風機組相接,保溫供水管中依次設置有吸水過濾網、抽水泵、止回閥、除污器、電子水處理儀、Y型過濾器和供水出水閥。還包括同時串接在保溫供水管和排水管中的板式換熱器,該板式換熱器位于供水出水閥與新風機組之間。板式換熱器與新風機組之間的保溫供水管中設置有循環水泵。循環水泵與新風機組之間的保溫供水管中設置有循環水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節能環保、可靠安全的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高效節能的水電空調新風機組。
技術介紹
水電站擁有得天獨厚的可再生資源深層恒溫水庫水,其水體溫度常年在7 25°C之間,十分適合于水電站空調節能應用。但是,目前大多數水電站空調仍按傳統的思維設計成通用的普通空調,如普通風冷冷(熱)水機組加末端或普通水冷冷水機組加末端的中央空調,其運行效率低、能耗大,完全沒有考慮利用獨特環境和資源實現空調節能的問題,導致水電站守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資源不用,而采用其它不節能的冷卻或加熱方式,不能滿足目前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政策,以及建設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g在提供ー種結構簡單合理、節能環保、可靠安全的高效節能的水電空調新風機組,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高效節能的水電空調新風機組,包括新風機組,其結構特征是還包括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該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包括保溫供水管和排水管,保溫供水管的一端浸泡在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中,保溫供水管的另一端與新風機組相接,排水管的一端與新風機組相接,保溫供水管中依次設置有吸水過濾網、抽水泵、止回閥、除污器、電子水處理儀、Y型過濾器和供水出水閥。還包括同時串接在保溫供水管和排水管中的板式換熱器,該板式換熱器位于供水出水閥與新風機組之間。所述板式換熱器與新風機組之間的保溫供水管中設置有循環水泵。所述循環水泵與新風機組之間的保溫供水管中設置有循環水閥。所述新風機組包括末端盤管進水閥、末端盤管回水閥、以及設置在新風機組的箱體上的新風風閥,新風機組的箱體內依次設置有新風過濾器、末端盤管和送風風機,新風風閥設置在新風過濾器的前方,保溫供水管的另一端通過末端盤管進水閥與末端盤管的一端相接,排水管的一端通過末端盤管回水閥與末端盤管的另一端相接。所述新風機組還包括冷熱媒水進水閥和冷熱媒水回水閥,冷熱媒水進水管通過冷熱媒水進水閥與末端盤管的一端相接,冷熱媒水出水管通過冷熱媒水回水閥與末端盤管的另一端相接。本技術因地制宜地利用得天獨厚的可再生資源深層恒溫水庫水,也就是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作為機組供冷冷源,配合水電空調冷熱水機組為空調房間提供冷量或熱量;在春秋過渡季節,將水電站深層水庫水經凈化、軟化等處理后直接或間接供應至新風機組,為空調房間提供冷量。比在過渡季節仍采用風冷冷卻式或冷卻塔水冷冷卻式的空調機組能效比更高,運行更可靠環保。水電站深層水庫水是水電站得天獨厚的可再生資源,該水電站深層水庫水是指深度在水面5米以下的水,其水溫常年在7 25°C之間,夏季15 25°C,冬季7 15°C,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水體溫度波動范圍遠比環境空氣溫度小,非常適合于水電站暖通空調的節能運行。水電站深層水庫水經吸水過濾網、保溫供水管、抽水泵、止回閥、除污器、電子水處理儀和Y型過濾器后直接為新風機組提供所需冷源,經換熱后的水庫水再返回水庫中。本技術中的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也可配置板式換熱器,水電站深層水庫水經Y型過濾器、板式換熱器后直接返回水庫中;循環水在板式換熱器換熱后,經循環水泵、止回閥、循環水閥后為新風機組不斷提供所需冷源。本技術包括由新風風閥、新風過濾器、末端盤管、送風風機及風管組成的風系統和由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末端盤管進水閥、末端盤管回水閥、末端盤管、冷熱媒水進水閥、冷熱媒水回水閥、冷熱媒水進水管、冷熱媒水出水管組成的水系統。 本技術配合水電空調冷熱水機組為空調房間提供冷量或熱量冷熱媒水供回水閥、末端盤管、冷熱媒水供應設備及連接水管等組成的冷(熱)媒水循環管路。本技術直接或間接供應至新風機組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板式換熱器、末端盤管進水閥、末端盤管、末端盤管回水閥及連接水管等組成的循環管路。在春秋過渡季節,水電站深層水庫水直接或間接經末端盤管進水閥進入房間末端盤管,與新風換熱后再經末端盤管回水閥返回水庫中或經板式換熱器循環換熱。室外新風通過新風過濾器、末端盤管換熱后經送風風機為房間提供冷量,無需啟動水電站空調制冷機組,節省運行能耗。本技術具備過渡季節節能模式、冬季供冷節能模式和夏季供冷、冬季供熱模式。本技術具有過渡季節節能模式、冬季供冷節能模式和夏季供冷、冬季供熱模式。I)過渡季節節能模式。由于水電站發電機房實行全年24小時運轉發電的工作模式,即便在涼爽的過渡季節,發電機房中的發電機也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需要采用空調機組散熱,確保發電機房的工作環境。如果采用普通空調機組,則需開啟制冷主機通過逆卡諾循環實現制冷,需要耗費大量的電能用于空調主機的運轉來滿足發電機房的供冷要求。而過渡季節的水電站深層水庫水的溫度處于10 18°c,采用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后,不需要開啟空調主機供冷,直接利用水電站深層水庫水的免費冷量free cooling為新風機組提供冷源即可,可大量節約空調主機運轉所需的電能。水電站深層水庫水經末端盤管進水閥、末端盤管、末端盤管回水閥返回水庫中,室外新風與末端盤管換熱后為房間提供冷風,在過渡季節具有節能、環保的特性。2)冬季供冷節能模式。水電站發電機房冬季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需采用空調機組散熱以確保正常運轉。考慮到冬季室外空氣溫度較低,滿足水電站發電機房的供冷要求,可將室外新風經新風過濾處理后直接為發電機房進行供冷,達到節能的目的。新風直接經新風風閥、新風過濾器、送風風機和送風管道為房間提供冷風。3)夏季供冷、冬季供熱模式。水電站空調主機供應的冷熱媒水經本技術中的末端盤管后,與新風進行換熱,在夏季為空調房間提供冷風,在冬季為空調房間提供熱風。冷熱媒水經冷熱媒水進水閥、末端盤管、冷熱媒水回水閥后再返回主機,室外新風經新風風閥、新風過濾器、末端盤管換熱后,由新風風機為房間提供冷風或熱風。總之,本技術因地制宜地利用水電站得天獨厚的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作冷源,大大的降低了能耗,達到了節能環保的目的,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節能環保、可靠安全的特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中10為水電站深層水庫水,11為吸水過濾網,12為抽水泵,13為止回閥,14為閘閥,15為除污器,16為電子水處理儀,17為Y型過濾器,18為供水出水閥,Jl為板式換熱器,J2為循環水泵,J3為循環水閥,II為新風機組,21為新風風閥,22為新風過濾器,23為末端盤管,24為送風風機,25為冷熱媒水進水閥,26為冷熱媒水回水閥,27為末端盤管進水閥,28為末端盤管回水閥,A為冷熱媒水進水管,B為冷熱媒水出水管。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第一實施例參見圖1,本高效節能的水電空調新風機組,包括新風機組II、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該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包括保溫供水管和排水管,保溫供水管的一端浸泡在水電站深層水庫水10中,保溫供水管的另一端與新風機組II相接,排水管的一端與新風機組II相接,保溫供水管中依次設置有吸水過濾網11、抽水泵12、止回閥13、除污器15、電子水處理儀16、Y型過濾器17和供水出水閥18。在本實施例中,電子水處理儀16用于水電站深層水庫水的凈化和軟化。新風機組II包括末端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節能的水電空調新風機組,包括新風機組(Ⅱ),其特征是還包括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該水電站深層水庫水供回水裝置包括保溫供水管和排水管,保溫供水管的一端浸泡在水電站深層水庫水(10)中,保溫供水管的另一端與新風機組(Ⅱ)相接,排水管的一端與新風機組(Ⅱ)相接,保溫供水管中依次設置有吸水過濾網(11)、抽水泵(12)、止回閥(13)、除污器(15)、電子水處理儀(16)、Y型過濾器(17)和供水出水閥(1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歐陽惕,陳華,孫永才,林創輝,易新文,謝春輝,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