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氣密性測試設備,它包括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第一氣壓表、第二氣壓表、第三氣壓表、氣密模具;所述的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氣密模具通過管道依序串接在一起;在減壓閥與第一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一氣壓表,在儲氣罐與第二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二氣壓表,在氣密模具連接有第三氣壓表。由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主要由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等部件串接而成,結構十分簡單,操作十分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檢測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氣密性測試設備。
技術介紹
氣密性試驗主要是檢驗容器的各聯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現象,對于防水遙控器而言主要要檢測遙控器除電池門外的氣密性和 遙控器電池門的氣密性。目前,防水遙控器的檢測設備大都結構較為復雜,操作較為繁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容易的氣密性測試設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技術是一種氣密性測試設備,它包括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第一氣壓表、第二氣壓表、第三氣壓表、氣密模具;所述的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氣密模具通過管道依序串接在一起;在減壓閥與第一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一氣壓表,在儲氣罐與第二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二氣壓表,在氣密模具連接有第三氣壓表。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術主要由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等部件串接而成,結構十分簡單,操作十分方便。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是一種氣密性測試設備,它包括減壓閥I、第一氣壓表2、第一電磁閥3、儲氣罐4、第二氣壓表5、第二電磁閥6、氣密模具7、第三氣壓表8。所述的減壓閥I、第一電磁閥3、儲氣罐4、第二電磁閥6、氣密模具7通過管道依序串接在一起;在減壓閥I與第一電磁閥3之間設有第一氣壓表2,在儲氣罐4與第二電磁閥6之間設有第二氣壓表5,在氣密模具7連接有第三氣壓表8。本技術的測試步驟一、測試遙控器除電池門外的氣密性I.準備好需要測試的遙控器、測試機臺,確認機臺的系統壓力在3KG/CM2,調整減壓閥I使第一氣壓表2的讀數在O. 5KG/CM2 ;2.機臺通電,第一電磁閥3的閥門處于打開狀態,使儲氣罐充氣,第二氣壓表5的讀數在O. 5KG/CM2,這時第二電磁閥6是處于閉合狀態的;3.將遙控器定位好,開動機臺,使上圖的氣密模具7壓在被測遙控器后殼的電池槽上(保持20秒鐘),一秒鐘后按下電磁閥控制按鈕,使上圖中的第一電磁閥3關閉,同時第二電磁閥6打開,這時儲氣罐里的氣體迅速充入遙控器,遙控器內的氣壓與儲氣罐的氣壓平衡,第二氣壓表5和第三氣壓表8的讀數一致,觀察第三氣壓表8的指針變化。第一種情況若第三氣壓表8的指針在兩秒鐘后二十秒內沒有變化,都指在一個刻度上,則判定遙控器沒有漏氣。第二種情況若第三氣壓表8的指針在兩秒鐘后二十秒內有變化,指針在刻度盤上慢慢減小,則判定遙控器已經漏氣。二、測試遙控器電池門的氣密性I.準備好需要測試的遙控器、測試機臺,確認機臺的系統壓力在3KG/CM2,調整減壓閥使第一氣壓表2的讀數在O. 5KG/CM2 ;2.機臺通電,第一電磁閥3的閥門處于打開狀態,使儲氣罐充氣,第二氣壓表5的 讀數在O. 5KG/CM2,這時第二電磁閥6是處于閉合狀態的;3.將裝好密封圈、電池門的遙控器定位好,開動機臺,使上圖的氣密模具壓在被測遙控器后殼的電池槽上(保持20秒鐘),一秒鐘后按下電磁閥控制按鈕,使上圖中的第一電磁閥3關閉,同時第二電磁閥6打開,這時儲氣罐里的氣體迅速充入氣密模具內,氣密模具內的氣壓與儲氣罐的氣壓平衡,第二氣壓表5與第三氣壓表8的讀數一致,觀察第三氣壓表8的指針變化。第一種情況若第三氣壓表8的指針在兩秒鐘后二十秒內沒有變化,都指在一個刻度上,則判定遙控器的電池門沒有漏氣。第二種情況若第三氣壓表8的指針在兩秒鐘后二十秒內有變化,指針在刻度盤上慢慢減小,則判定遙控器的電池門已經漏氣。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實施的范圍,即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技術專利涵蓋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ー種氣密性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第一氣壓表、第二氣壓表、第三氣壓表、氣密模具;所述的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氣密模具通過管道依序串接在一起;在減壓閥與第一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一氣壓表,在儲氣罐與第二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二氣壓表,在氣密模具連接有第三氣壓表。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氣密性測試設備,它包括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第一氣壓表、第二氣壓表、第三氣壓表、氣密模具;所述的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氣密模具通過管道依序串接在一起;在減壓閥與第一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一氣壓表,在儲氣罐與第二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二氣壓表,在氣密模具連接有第三氣壓表。由于本技術主要由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等部件串接而成,結構十分簡單,操作十分方便。文檔編號G01M3/26GK202648894SQ2012202223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專利技術者戴華軍, 陳植 申請人:廈門伊普斯電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密性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第一氣壓表、第二氣壓表、第三氣壓表、氣密模具;所述的減壓閥、第一電磁閥、儲氣罐、第二電磁閥、氣密模具通過管道依序串接在一起;在減壓閥與第一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一氣壓表,在儲氣罐與第二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二氣壓表,在氣密模具連接有第三氣壓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戴華軍,陳植,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伊普斯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