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場測繪與自動控制裝置,它涉及大型散料堆場的自動檢測與控制領域。角度編碼器(1)和位移編碼器(2)分別連接計算機系統(4),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和中控計算機(8)分別連接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連接傳感器(10),計算機系統(4)和PLC控制系統(6)通過有線無線網絡(9)連接中控計算機(8)。它結構簡單,解決了散料堆場的散料測繪、堆卸自動化及數字化的問題,并形成了具有數據采集、三維建模、效果輸出、自動控制、體積計算等一整套解決方案,易于推廣和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大型散料堆場的自動檢測與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煤場測繪與自動控制裝置。技術背景我國目前電廠、煤礦、冶金、港口碼頭等都有大量的大型散料堆場,針對散料堆場一般有二種模式,一種是圓形桶倉料場,一種是條形料場。針對條形料場,一般都是通過斗輪機進行堆取料,斗輪機分為三種設計,一種設計是臂架型斗輪堆取料機,一種是門式斗輪堆取料機,還有一種是橋式斗輪取料機。針對圓形筒倉料場,一般都是采用圓形堆取料機進行裝卸。目前所有的散料堆卸都是由人工用肉眼進行觀察目前堆料情況,然后再進行手工 操作,移動堆取料大臂到另一個需要堆料或者取料的區域進行操作。由于人的可視范圍的限制必將產生很多盲區,同時人在判斷堆取料位置的時候針對目測距離的判斷必將存在一 定誤差,容易造成誤判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場測繪與自動控制裝置,它不僅可以對料場進行掃描三維建模,同時可以控制機械進行自動堆取料。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所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角度編碼器I、位移編碼器2、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中控計算機8、有線無線網絡9和傳感器10 ;角度編碼器I和位移編碼器2分別連接計算機系統4,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和中控計算機8分別連接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連接傳感器10,計算機系統4和PLC控制系統6通過有線無線網絡9連接中控計算機8。工作原理將激光掃描儀3安裝在堆料大臂的前端,對料場進行高密度掃描,產生二維斷面,結合角度編碼器1,通過計算擬合出煤堆表面輪廓形狀,隨著堆料大臂的旋轉,激光頭及角度編碼器I都將實時的計算出當前料場的輪廓,通過與歷史輪廓的數據對比和通過與PLC通訊獲取堆料臂與取料臂的位置,可以控制PLC將堆料臂或取料臂旋轉到指定的位置進行堆取料。本技術結構簡單,解決了散料堆場的散料測繪、堆卸自動化及數字化的問題,并形成了具有數據采集、三維建模、效果輸出、自動控制、體積計算等一整套解決方案,易于推廣和使用。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框架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角度編碼器I、位移編碼器2、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中控計算機8、有線無線網絡9和傳感器10 ;角度編碼器I和位移編碼器2分別連接計算機系統4,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和中控計算機8分別連接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連接傳感器10,計算機系統4和PLC控制系統6通過有線無線網絡9連接中控計算機8。工作原理將激光掃描儀3安裝在堆料大臂的前端,對料場進行高密度掃描,產生二維斷面,結合角度編碼器1,通過計算擬合出煤堆表面輪廓形狀,隨著堆料大臂的旋轉,激光頭及角度編碼器I都將實時的計算出當前料場的輪廓,通過與歷史輪廓的數據對比和通過與PLC通訊獲取堆料臂與取料臂的位置,可以控制PLC將堆料臂或取料臂旋轉到指定的位置進行堆取料。 本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簡單,解決了散料堆場的散料測繪、堆卸自動化及數字化的問題,并形成了具有數據采集、三維建模、效果輸出、自動控制、體積計算等一整套解決方案,易于推廣和使用。權利要求1.煤場測繪與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角度編碼器(I)、位移編碼器(2)、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中控計算機(8)、有線無線網絡(9)和傳感器(10);角度編碼器⑴和位移編碼器(2)分別連接計算機系統 (4),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和中控計算機(8)分別連接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連接傳感器(10),計算機系統(4)和PLC控制系統(6)通過有線無線網絡(9)連接中控計算機(8)。專利摘要煤場測繪與自動控制裝置,它涉及大型散料堆場的自動檢測與控制領域。角度編碼器(1)和位移編碼器(2)分別連接計算機系統(4),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和中控計算機(8)分別連接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連接傳感器(10),計算機系統(4)和PLC控制系統(6)通過有線無線網絡(9)連接中控計算機(8)。它結構簡單,解決了散料堆場的散料測繪、堆卸自動化及數字化的問題,并形成了具有數據采集、三維建模、效果輸出、自動控制、體積計算等一整套解決方案,易于推廣和使用。文檔編號G01B11/24GK202649822SQ2012203549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專利技術者徐慧勇 申請人:上海諾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煤場測繪與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角度編碼器(1)、位移編碼器(2)、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中控計算機(8)、有線無線網絡(9)和傳感器(10);角度編碼器(1)和位移編碼器(2)分別連接計算機系統(4),激光掃描儀(3)、計算機系統(4)、PLC控制系統(6)、顯示器(7)和中控計算機(8)分別連接以太網(5),PLC控制系統(6)連接傳感器(10),計算機系統(4)和PLC控制系統(6)通過有線無線網絡(9)連接中控計算機(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慧勇,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諾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