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包括底座及與所述底座連接的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設有可繞支架相對轉動的兩滾輪,所述發熱電纜穿過兩滾輪之間,且所述發熱電纜兩側分別與兩滾輪的一側相接觸;所述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不僅操作使用方便,能夠快速確定發熱電纜節點,能夠有效提高施工人員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且其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
技術介紹
發熱電纜,是制成電纜結構,以電力為能源,利用合金電阻絲通電發熱,來達到保溫的效果的;發熱電纜內芯由兩根平行絕緣銅線組成,外面由絕緣層、接地、屏蔽層和外護套組成,發熱電纜通電后,合金絲發熱,并在90 120°C的溫度間運行,埋設在填充層內的發熱電纜,將熱能通過熱傳導(對流)的方式和發出的8-13 μ m的遠紅外線輻射方式傳給受熱體。目前,雙導并聯恒功率發熱電纜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節點截取不方便,節點截取不穩定的現象,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同時安裝時多采用外接方法,而由于發熱電纜的工作原理為電熱絲每隔一定距離與母線連接,形成連續并聯電阻,母線通電后,各并聯電阻發熱,因而形成一條連續的加熱帶(節點與節點之間或是節點與多個節點之間的發熱伴熱帶電纜)。在安裝過程中節點找不準會給施工人員工作帶來不便,如果安裝時節點找不準,通電時不發熱,需要重新返工更換新的電纜,這樣不僅會降低施工人員工作效率,且電纜更換需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容易造成成本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穩定快速確定電纜節點,不僅便于工作人員工作,且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包括底座及與所述底座連接的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設有可繞支架相對轉動的兩滾輪,所述發熱電纜穿過兩滾輪之間,且所述發熱電纜兩側分別與兩滾輪的一側相接觸。兩滾輪分為第一滾輪及第二滾輪,所述第一滾輪直徑大于第二滾輪;在所述第一滾輪的外緣上設有節點標記。所述第一滾輪及第二滾輪通過軸承連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滾輪直徑為40cm。所述發熱電纜為雙導發熱電纜,包括電纜內芯,在所述電纜內芯外部依次設有絕緣層、接地線、屏蔽層及外護套層;所述電纜內芯由作為發熱體的發熱合金絲及作為冷線的兩根平行絕緣銅線構成;所述絕緣層為全氟絕緣層,所述發熱合金絲與所述兩根平行絕緣銅線相焊接。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所述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不僅操作使用方便,能夠快速確定發熱電纜節點,能夠有效提高施工人員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且其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附圖說明下面對本技術說明書各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圖I為本技術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中發熱電纜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I、底座,2、支架,3、第一滾輪,4、第二滾輪,5、軸承,6、節點標記。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最優實施例的描述,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I所示,所述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包括底座I及與底座I連接的支架2,在支架2上設有可繞支架2相對轉動的兩滾輪,所述發熱電纜穿過兩滾輪之間,且所述發熱電纜兩側分別與兩滾輪的一側相接觸。兩滾輪分為第一滾輪3及第二滾輪4,第一滾輪3直徑大于第二滾輪4 ;在第一滾輪3的外緣上設有節點標記6 ;在電纜移動過程中,第一滾輪3及第二滾輪4在電纜帶動下繞支架2自轉,第一滾輪3旋轉一周時,發熱電纜移動的距離即為一個節點的距離,在發熱電纜上做上節點標志即可;第一滾輪3旋轉一周后,第一滾輪3上的節點標記6剛好轉到與發熱電纜接觸的位置;這樣每當第一滾輪3上的節點標記6剛好轉到與發熱電纜接觸的位置時,即在發熱電纜上做上節點標志,即可方便快速的完成發熱電纜節點的截取;施工人員在電纜安裝過程中按照節點標志位置來截取電纜,即可方便快速的完成電纜的安裝,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能避免因節點截取不準確產生的問題。第一滾輪3及第二滾輪4通過軸承5連接于支架2上,這樣發熱電纜移動過程中,第一滾輪3及第二滾輪4在發熱電纜帶動下繞支架2相對轉動,第一滾輪3轉過一周發熱電纜移動的距離即可一個節點的距離。由于不同廠家節點的取法各不相同,節點的距離也不一樣,根據實際要求,我們公司生產的伴熱帶節點距離是I. 25m,根據節點與節點之間距離的要求,第一滾輪3直徑為40cm,當伴熱帶節點距離不同時,可調整第一滾輪3的直徑來滿足節點截取的需求。如圖2所示,所述發熱電纜為雙導發熱電纜,即為雙導并聯恒功率發熱電纜,包括電纜內芯,在電纜內芯外部依次設有絕緣層、接地線、屏蔽層及外護套層;電纜內芯由作為發熱體的發熱合金絲及作為冷線的兩根平行絕緣銅線構成;絕緣層為全氟絕緣層,發熱合金絲與兩根平行絕緣銅線相焊接;雙導發熱電纜,應用全氟絕緣層后,雙導發熱電纜,發熱溫度快、產品穩定性能強,抗老化、耐高溫和耐輻射的效果變好,大大增加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了雙導并聯恒功率發熱電纜的使用安全性能。所述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截取電纜節點的方法為成盤伴熱帶一端穿過節點截取裝置的兩滾輪之間,成盤伴熱帶穿出兩滾輪之間的一端連接到牽引機;成盤伴熱帶、節點截取裝置和牽引機三點一線共同工作;開啟電源,牽引機帶動伴熱帶移動,在伴熱帶移動過程中帶動兩滾輪繞支架2自轉,第一滾輪3每轉一圈就是電纜一個節點的距離,每到第一滾輪3的節點標記6處,工作人員手拿記號筆在電纜上做節點標志即可;所述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操作使用方便,能夠快速確定發熱電纜節點,能夠有效提高施工人員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上面對本技術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技術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術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技術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及與所述底座(I)連接的支架(2),在所述支架(2)上設有可繞支架(2)相對轉動的兩滾輪,所述發熱電纜穿過兩滾輪之間,且所述發熱電纜兩側分別與兩滾輪的一側相接觸。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兩滾輪分為第一滾輪(3)及第二滾輪(4),所述第一滾輪(3)直徑大于第二滾輪(4);在所述第一滾輪(3)的外緣上設有節點標記(6)。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滾輪(3)及第二滾輪(4 )通過軸承(5 )連接于所述支架(2 )上。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滾輪(3)直徑為 40cm。5.按照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電纜為雙導發熱電纜,包括電纜內芯,在所述電纜內芯外部依次設有絕緣層、接地線、屏蔽層及外護套層;所述電纜內芯由作為發熱體的發熱合金絲及作為冷線的兩根平行絕緣銅線構成;所述絕緣層為全氟絕緣層,所述發熱合金絲與所述兩根平行絕緣銅線相焊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包括底座及與所述底座連接的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設有可繞支架相對轉動的兩滾輪,所述發熱電纜穿過兩滾輪之間,且所述發熱電纜兩側分別與兩滾輪的一側相接觸;所述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不僅操作使用方便,能夠快速確定發熱電纜節點,能夠有效提高施工人員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且其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文檔編號H05B3/56GK202652573SQ20122028383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熱電纜節點截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與所述底座(1)連接的支架(2),在所述支架(2)上設有可繞支架(2)相對轉動的兩滾輪,所述發熱電纜穿過兩滾輪之間,且所述發熱電纜兩側分別與兩滾輪的一側相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偉,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市恒鑫電纜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