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柴胡11-33份、丹參16.5-49.5份、郁金16.5-49.5份、梔子6-18份、酸棗仁22.5-67.5份、延胡索22.5-67.5份、石菖蒲11-33份。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專利技術藥物原料組方原則體現了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滌痰化濁,寧心安神的功效,主要針對PSD在急性期和亞急性期的肝郁、血瘀、痰濁標實,藥效明確,可控,為臨床提供了一種新的用藥選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組合物,屬藥物領域。
技術介紹
抑郁癥(depression)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礙,是一組以抑郁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癥狀群或狀態。具有高患病率、高復發率、高負擔率的特點的精神疾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據報告,在一般人口中大約有25%女性在其一生生活經歷中經歷過抑郁癥,男性中約有10%左右經歷過抑郁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抑郁癥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癥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癥正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問題。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憂傷或郁悶,是對喪失、失望或者失敗所產生的一種正常或異常的負性情緒反應,是目前阻礙卒中病人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重要因素。PSD不僅可以使神經功能缺損恢復時間延長、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可以使死亡率增加。其臨床特征包括抑郁、焦慮、興趣減退、睡眠障礙、早醒、體重減輕等。早在20世紀40年代國外就有報道,但當時僅僅認為是卒中后軀體功能障礙產生的心理反應。10多年來,研究證明PSD與卒中有著直接關系,早期診斷并給予PSD患者適當的抗抑郁治療,是提高生存質量和醫療質量的有效途徑。目前對PSD的發病率臨床報道不一,國外文獻報道PSD的發生率從20°/Γ79%不等,一般多在40°/Γ50%左右;國內報道PSD的發生率為31. 29Γ63. 1%。這一差異與研究對象、調查工具、卒中后評定時間和診斷標準不同等有關。盡管對PSD發生率的報道各異,但多數學者均認為卒中后抑郁多發生于卒中的急性期。有報道抑郁在最初3個月發病率為25%,抑郁也可發生于卒中后f 2年,若不治療,則可持續I年以上。因此,應引起臨床醫師的高度重視。目前PSD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認為有3種可能(1)抑郁癥狀是腦部病變的直接作用結果;(2)患者本身肢體癱瘓是刺激抑郁發生的原因;(3)上述兩者原因兼而有之。目前大多數學者更傾向于內外因的綜合作用導致抑郁癥(I)外在因素=PSD的發生是綜合因素導致的,它與腦卒中前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及腦卒中導致的社會、情感、智能障礙和既往有腦卒中、抑郁癥史密切相關,而與年齡、性別、人種、社會階層無關。腦卒中引起的神經功能損害程度也與抑郁癥的發生有密切關系。(2)內在因素研究表明腦病變部位與腦卒中后抑郁的發生有關系,尤其在腦卒中后弟I個月內。PSD是臨床十分常見但常被忽略的綜合病癥,約75%的患者因種種原因被漏診,其重要原因就是患者的PSD癥狀易被臨床醫師及家屬忽視。在PSD患者中,有6°/Γ24%發生在腦卒中急性期,即I個月之內;約有半數患者在腦卒中后6個月左右發病,這段時間是合并抑郁的高峰期;腦卒中后2年內為合并抑郁癥的高危期。因此,對腦卒中后有情緒異常的患者隨訪至少應2年以上。Robinson等將PSD分為輕、重兩型。輕度抑郁癥狀類似神經性抑郁,表現悲哀、沮喪、睡眠障礙、精神活動能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慮過度、興趣減退、失望和易憤怒等;重度抑郁癥狀類似內源性抑郁,除了上述輕度抑郁癥狀外,常有緊張、早醒、食欲減退、體重減輕、思維困難、瀕死或絕望及自殺意念等,這一分類得到較多學者的支持。PSD治療與功能性抑郁癥相似,包括心理治療和抗抑郁藥物治療及其他特殊治療。心理治療主要是通過解釋、鼓勵、支持安慰、提高認知功能等方法,涉及內容包括認知行為、人際關系、精神分析和婚姻家庭等方面,這些需要患者家屬親友共同配合來進行。藥物治療主要分為以下幾類(I)三環類藥物通過阻斷或抑制神經遞質的再攝取,增加突觸間的濃度而起作用。臨床上起效快、療效顯著、比較安全,是抑郁癥首次治療的首選藥物。此類藥物包括阿米替林、去甲替林、普羅替林、多慮平、丙咪嗪、三甲丙咪嗪、去甲丙咪嗪。(2)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類由于此類藥物可與某些食物及藥物相互作用,形成危及生命的高血壓危象,目前已不再廣泛應用。但它們對某些類型的抑郁癥仍然有效,如三環類藥物無效者,可對MAOI反應良好,所以目前多用于治療難治性抑郁。(3)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不良反應小、起效快、服用安全、方便。常用藥物有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等。其他特殊治療有電驚厥、高壓氧療、小組治療及行為治療、運動治療、 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和維生素治療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組合物,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柴胡11-33份、丹參16. 5-49. 5份、郁金16. 5-49. 5份、桅子6-18份、酸棗仁22. 5-67. 5份、延胡索18-67. 5份、石菖蒲11-33份。進一步優選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柴胡16. 5-27. 5份、丹參25_41份、郁金25_41份、桅子9_15份、酸棗仁34-56份、延胡索34-56份、石菖蒲16. 5-27. 5份。更進一步優選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柴胡22份、丹參33份、郁金33份、桅子12份、酸棗仁45份、延胡索45份、石菖蒲22份?;蚋M一步優選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柴胡16. 5份,丹參39份,桅子16. 5份,郁金19. 5份,石菖蒲13. 5份,延胡索18份,酸棗仁27份。本專利技術藥物是由柴胡、丹參、郁金、桅子、酸棗仁、延胡索、石菖蒲的原生藥粉或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制劑。其中,所述的制劑為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口服液。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制備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a、稱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藥;b、取柴胡、郁金、石菖蒲加水蒸餾,提取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裹,低溫干燥;C、延胡索、丹參粉碎成粗粉,加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d、b步驟提取揮發油后的藥渣與桅子、酸棗仁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濾過,濾液離心,上清液與c步驟的乙醇提取液合并,濃縮,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以及b步驟制備的揮發油包合物,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制劑。其中,c步驟所述的乙醇為70%乙醇。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制備所述的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a、稱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藥;b、取柴胡、郁金、石菖蒲加水蒸餾提取芳香水,收集芳香水備用;藥渣繼續加水煎煮,得藥液備用; C、延胡索、丹參、桅子、酸棗仁加水煎煮,得藥液,備用;d、合并b、c步驟的藥液濃縮成清膏,加入乙醇沉淀,靜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再加入b步驟的芳香水,以及藥學上可接受的其它輔料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制劑。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抑郁癥的藥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藥物是治療卒中后抑郁的藥物。其中,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肝郁化火證的藥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藥物是治療肝郁化火證失眠癥的藥物。本專利技術藥物原料藥中柴胡能調達肝氣而舒肝解郁,《本草化義》記載“柴胡,性輕清,主升散,味微苦,主舒肝”。郁金既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柴胡11?33份、丹參16.5?49.5份、郁金16.5?49.5份、梔子6?18份、酸棗仁22.5?67.5份、延胡索18?67.5份、石菖蒲11?33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福友,陳衛銀,宋英,唐熠,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