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陶瓷滾壓成型,尤其涉及陶瓷滾壓成型中的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和用該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包括滾壓頭,所述滾壓頭設有成型面,所述成型面的邊緣端部設有擋泥槽,所述擋泥槽繞所述滾壓頭的軸線旋轉設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滾壓時,擋泥槽可給陶瓷的口部邊緣部分增加阻力,使陶瓷的口部邊緣部分更加致密,避免在燒制時變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陶瓷滾壓成型,尤其涉及陶瓷滾壓成型中的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和用該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
技術介紹
滾壓成型(roller forming),盛放泥團的模具和滾壓頭分別繞自己軸線以一定速度和方向旋轉,滾壓頭一面旋轉,一面靠攏模具,通過滾壓作用成形,常用于陶瓷坯體加工。如圖I所示,陶瓷2在滾壓頭I、模具3的擠壓下,具有相應造型,在滾壓過程中,陶瓷2的口部邊緣部分21由于缺少阻力而進行排泥,其排泥方向如圖I中的箭頭所示,導致所滾壓出來的陶瓷2 口部邊緣部分21不致密,在燒制時容易變形。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和用該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包括滾壓頭,所述滾壓頭設有成型面,所述成型面的邊緣端部設有擋泥槽,所述擋泥槽繞所述滾壓頭的軸線旋轉設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滾壓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具,所述模具設有與所述滾壓頭的成型面相配合的成型模腔,所述成型模腔與所述擋泥槽之間設有排泥縫。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排泥縫的排泥方向與所述滾壓頭的軸線相垂直。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擋泥槽為弧形擋泥槽。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成型面設有成型陶瓷口部的弧形凹陷部。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用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包括口部,所述口部包括口部邊緣部分,所述口部邊緣部分為弧形。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口部設有繞其軸線旋轉設置的弧形凸起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弧形凸起部的最大壁厚處與所述陶瓷的口部頂端的距離為D,所述陶瓷的高度為H,D=O. 4H。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弧形凸起部的最大壁厚為W,所述陶瓷的口部頂端的壁厚為T,W=L 75T。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陶瓷為杯狀,所述弧形凸起部位于所述陶瓷的內側面。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在滾壓時,擋泥槽可給陶瓷的口部邊緣部分增加阻力,使陶瓷的口部邊緣部分更加致密,避免在燒制時變形。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技術中滾壓成型裝置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種滾壓成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在滾壓成型陶瓷時的結構示意 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A ; 圖5是用本專利技術一種滾壓成型裝置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的結構示意 圖6是圖5的局部放大圖B ; 圖7是本專利技術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在滾壓成型陶瓷時的另一結構示意 圖8是用本專利技術一種滾壓成型裝置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 圖I至圖8中的附圖標號為滾壓頭I ;成型面11 ;擋泥槽111 ;弧形凹陷部112 ;陶瓷2 ; 口部邊緣部分21 ;弧形凸起部22 ;模具3 ;成型模腔31 ;排泥縫4。如圖2至圖8所示,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包括滾壓頭1,所述滾壓頭I設有成型面11,所述成型面11的邊緣端部設有擋泥槽111,所述擋泥槽111繞所述滾壓頭I的軸線旋轉設置,其中,所述擋泥槽111沿所述滾壓頭I的軸線方向進行擋泥,增加排泥阻力,有利于所滾壓的陶瓷2的口部邊緣部分21更加致密。如圖2至圖8所示,所述滾壓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具3,所述模具3設有與所述滾壓頭I的成型面11相配合的成型模腔31,所述成型模腔31與所述擋泥槽111之間設有排泥縫4,所述排泥縫4優選小于所滾壓的陶瓷2的厚度的一半。如圖2至圖8所示,所述排泥縫4的排泥方向與所述滾壓頭I的軸線相垂直。如圖2至圖8所示,所述擋泥槽4為弧形擋泥槽,優選所述擋泥槽4為圓弧形擋泥槽。如圖2至圖8所示,所述成型面11設有成型陶瓷2 口部的弧形凹陷部112,可用于成型陶瓷2的口部的弧形凸起部22。如圖2至圖8所示,一種用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2,包括口部,所述口部包括口部邊緣部分21,所述口部邊緣部分21為弧形,其中,所述口部邊緣部分21優選為圓弧形。如圖7至圖8所示,所述口部設有繞其軸線旋轉設置的弧形凸起部22,可通過弧形凸起部22來加強對陶瓷2 口部的支撐,避免口部在燒制時變形。如圖7至圖8所示,所述弧形凸起部22的最大壁厚處與所述陶瓷2的口部頂端的距離為D,所述陶瓷2的高度為H,D=O. 4H。如圖7至圖8所示,所述弧形凸起部22的最大壁厚為W,所述陶瓷2的口部頂端的壁厚為T,W=L 75T。如圖7至圖8所示,所述陶瓷2為杯狀,所述陶瓷2為日用陶瓷,所述弧形凸起部位于所述陶瓷2的內側面。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和用該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在滾壓時,擋泥槽111可給陶瓷2的口部邊緣部分21增加阻力,使陶瓷2的口部邊緣部分21更加致密,避免在燒制時變形,并且,可通過弧形凸起部22來加強對陶瓷2 口部的支撐,避免口部在燒制時變形。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專利技術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滾壓頭,所述滾壓頭設有成型面,所述成型面的邊緣端部設有擋泥槽,所述擋泥槽繞所述滾壓頭的軸線旋轉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滾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壓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具,所述模具設有與所述滾壓頭的成型面相配合的成型模腔,所述成型模腔與所述擋泥槽之間設有排泥縫。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縫的排泥方向與所述滾壓頭的軸線相垂直。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滾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泥槽為弧形擋泥槽。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滾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面設有成型陶瓷口部的弧形凹陷部。6.一種用如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口部,所述口部包括口部邊緣部分,所述口部邊緣部分為弧形。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用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設有繞其軸線旋轉設置的弧形凸起部。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用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部的最大壁厚處與所述口部頂端的距離為D,所述陶瓷的高度為H,D=O. 4H。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用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部的最大壁厚為W,所述口部頂端的壁厚為T,W=L 75T。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用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為杯狀,所述弧形凸起部位于所述陶瓷的內側面。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陶瓷滾壓成型,尤其涉及陶瓷滾壓成型中的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和用該滾壓成型裝置成型的陶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包括滾壓頭,所述滾壓頭設有成型面,所述成型面的邊緣端部設有擋泥槽,所述擋泥槽繞所述滾壓頭的軸線旋轉設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滾壓時,擋泥槽可給陶瓷的口部邊緣部分增加阻力,使陶瓷的口部邊緣部分更加致密,避免在燒制時變形。文檔編號B28B3/04GK102862217SQ20121036333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專利技術者劉權輝, 呂學貴, 劉玉龍 申請人:內蒙古永豐源大汗窯瓷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滾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滾壓頭,所述滾壓頭設有成型面,所述成型面的邊緣端部設有擋泥槽,所述擋泥槽繞所述滾壓頭的軸線旋轉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權輝,呂學貴,劉玉龍,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永豐源大汗窯瓷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