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包括柔性印刷線路板、正面焊盤及反面焊盤;柔性印刷線路板包括與觸控屏連接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規則排列設置所需的正面焊盤,在正面焊盤一側延伸設置反面焊盤,反面焊盤與正面焊盤之間需要撓折或易撕裂處設置有撕裂孔;在柔性印刷線路板上的設置有裝配定位孔;在正面焊盤上設置有與觸控屏正面連接的保護膜開窗,在反面焊盤上設置有與觸控屏反面連接的保護膜開窗。本發明專利技術連接安裝方便而提高安裝效率,可防止柔性線路板過渡撕裂而影響導電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如圖I至圖6所示,一種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包括柔性印刷線路板10及觸控屏20 ;觸控屏20包括基板201,基板201的正面為第一表面,反面為第二表面,基板201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分別設置導體層(202、203),導體層(202、203) 與基板201之間設置有導電膜層(204、205);柔性印刷線路板10包括與觸控屏20連接的第一端部101及與連接器30連接的第二端部102,第一端部101設置有四根正面焊盤103及一根反面焊盤104,該五根焊盤并行排列,焊盤上設置保護膜開窗105,反面焊盤104設置在中間;第一表面導體層202上設置有第一連接端2021,第二表面導體層203上對應第一連接端2021位置設置第二連接端(圖中未示出),四根正面焊盤103與第一連接端2021連接,反面焊盤104與第二連接端連接。在生產過程中,為實現批量生產,如圖2所示,柔性印刷線路板10設計的結構為一平板狀,反面焊盤104設置在第一端部101的中間,兩側各設置兩根正面焊盤103,正面焊盤103與反面焊盤104的連接處設置有開口 106以分開正面焊盤103反面焊盤104。在與觸控屏20組裝的過程中,如圖3所示,將反面焊盤104沿開口 106至開口末端107處彎折,使反面焊盤104與正面焊盤103分開,反面焊盤104彎折一臺階后與第二表面導體層203的第二連接端連接,并用增強膠帶固定;正面焊盤103彎折一臺階,然后將彎折后的正面焊盤103分別與第一表面導體層202的第一連接端2021對應的連接端口連接(如圖6所示),并用增強膠帶固定。因此,現有技術的上述連接結構具有以下缺陷 一、在連接過程中,需將正面焊盤及一根反面焊盤彎折(以適應觸控屏的厚度)后進行連接,由于柔性印刷線路板焊盤排列緊密不容易彎折且柔性印刷線路板彎折后不易固定,操作非常麻煩,工作效率低下; 二、在連接過程中,彎折分開正反面焊盤時,很容易因撕裂或撓折而損壞線路; 三、在柔性印刷線路板與觸摸屏線路端部連接時,需要先手動調整對位,然后再用增強膠帶固定。不易操作,工作效率低下。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人研發出一種克服上述缺陷的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安裝方便而提高安裝效率的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可防止柔性線路板過渡撕裂而影響導電性能的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解決方案為 一種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包括柔性印刷線路板、正面焊盤及反面焊盤;柔性印刷線路板包括與觸控屏連接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規則排列設置所需的正面焊盤,在正面焊盤一側 延伸設置反面焊盤,反面焊盤與正面焊盤之間設置有防撕裂孔;在柔性印刷線路板上的設置有裝配定位孔;在正面焊盤上設置有與觸控屏正面連接的保護膜開窗,在反面焊盤上設置有與觸控屏反面連接的保護膜開窗。進一步,柔性印刷線路板還包括與連接器連接的第二端部。進一步,觸控屏包括基板,基板的正面為第一表面,反面為第二表面,基板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分別設置導體層,導體層與基板之間設置有導電膜層;第一表面導體層上設置有第一連接端,第二表面導體層上對應第一連接端位置設置第二連接端,正面焊盤與第一連接端連接,反面焊盤與第二連接端連接。 進一步,第一表面導體層上設置所需連接端口,分別與正面焊盤連接。進一步,反面焊盤與正面焊盤之間的撕裂線上設置防撕裂口。進一步,柔性印刷線路板的第一端部還設置有兩定位孔。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專利技術將反面焊盤延伸設置在正面焊盤一側,反面焊盤與正面焊盤之間設置有開口 ;本專利技術在連接安裝時,正面焊盤無需彎折直接與觸控屏正面連接,然后將反面焊盤彎折后與觸控屏反面連接。因此,本專利技術在安裝連接時,比現有技術的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安裝連接更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反面焊盤設置在正面焊盤一偵牝在撕開反面焊盤進行安裝連接時,不會影響到正面焊盤。同時,本專利技術在反面焊盤與正面焊盤之間的開口處設置防撕裂口,可以防止安裝連接反面焊盤時,因過度撕裂而損壞線路。再次,在柔性印刷線路板的第一端部還設置有兩定位孔,該定位孔可以用于柔性印刷線路板連接時做定位,也可以用于后段與顯示器組裝后的柔性印刷線路板的固定,使得柔性印刷線路板在使用時,不會因反復彎折或牽拉而受使接頭位置受到損壞,延長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技術觸控屏的結構示意 圖2是現有技術柔性印刷線路板的結構示意 圖3是現有技術柔性印刷線路板彎折的結構示意 圖4是現有技術柔性印刷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的截面 圖5是現有技術柔性印刷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的立體示意 圖5a是圖5的局部放大 圖6是現有技術觸控屏第一表面的導體分布 圖7是本專利技術觸控屏的結構示意 圖8是本專利技術技術柔性印刷線路板的結構示意 圖9是本專利技術柔性印刷線路板彎折的結構示意 圖10是本專利技術柔性印刷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的截面 圖11是本專利技術柔性印刷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的立體示意圖;圖Ila是圖10的局部放大 圖12是本專利技術觸控屏第一表面的導體分布圖。標號說明 柔性印刷線路板10 第一端部101第二端部102 正面焊盤103反面焊盤104 保護膜開窗105開口 106 開口底107 觸控屏20基板201 導體層(202、203)第一連接端2021 導電膜層(204、205)連接器30 柔性印刷線路板I 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 撕裂線13保護膜開窗14 防撕裂口 15定位孔16 正面焊盤2反面焊盤3 觸控屏4 基板41導體層42 第一連接端421連接端口 4211 導電膜層43導體層44 連接器5增強膠帶6。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的說明。參閱圖7至圖12所示,本專利技術揭示的一種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包括柔性印刷線路板I、正面焊盤2及反面焊盤3。柔性印刷線路板I包括與觸控屏4連接的第一端部11,還包括與連接器5連接的第二端部12。第一端部11規則排列設置四根正面焊盤2,在四根正面焊盤2 —側延伸設置反面焊盤3,反面焊盤3與正面焊盤2之間設置有撕裂線13。在四根正面焊盤2上設置有與觸控屏4正面連接的保護膜開窗14,在反面焊盤3上也設置有與觸控屏4反面連接的保護膜開窗31。其中,如圖7所示,觸控屏4包括基板41,基板41的正面為第一表面,反面為第二表面,基板4的第一表面上設置導體層42,導體層42與基板41之間設置有導電膜層43 ;基板4的第二表面上也設置導體層44,導體層44與基板41之間設置有導電膜層45。如圖12所示,第一表面導體層42上設置有第一連接端421,第二表面導體層44上對應第一連接端421位置設置第二連接端(圖中未示出),四根正面焊盤2與第一連接端421連接,反面焊盤3與第二連接端連接。所述四根正面焊盤2與第一連接端421連接,具體為第一表面導體層42上設置四個連接端口 4211,分別與正面焊盤2連接。如圖8所示,為防止開口底部13處安裝連接反面焊盤3時,因過度撓折或牽拉而損壞線路,可以在反面焊盤3與正面焊盤2之間的開口底部13上設置防撕裂口 15。如圖8所示,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柔性線路板與觸控屏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印刷線路板、正面焊盤及反面焊盤;柔性印刷線路板包括與觸控屏連接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規則排列設置所需的正面焊盤,在正面焊盤一側延伸設置反面焊盤,反面焊盤與正面焊盤之間設置有防撕裂孔;在柔性印刷線路板上的設置有裝配定位孔;在正面焊盤上設置有與觸控屏正面連接的保護膜開窗,在反面焊盤上設置有與觸控屏反面連接的保護膜開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丹麗,徐國書,鄭開東,
申請(專利權)人:宸陽光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