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聚酰胺樹脂,其與以往的聚乙二酰胺樹脂相比,能夠充分確保相對粘度ηr(高分子量化)、由溫度差(Td-Tm)估算的可成型溫度范圍、由熔點Tm估算的耐熱性、由溫度差(Tm-Tc)估算的熔融成型性及低吸水性中的任一者。該聚酰胺樹脂是由來源于二羧酸的單元與來源于二胺的單元鍵合而形成的聚酰胺樹脂,其中,所述二羧酸包含草酸(化合物A),所述二胺包含1,6-己二胺(化合物B)及2-甲基-1,5-戊二胺(化合物C)。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新型的聚酰胺樹脂。
技術介紹
尼龍6、尼龍66等所代表的結晶性聚酰胺由于其優異的特性和熔融成型的容易性,作為衣料用、產業材料用纖維或者通用的工程塑料被廣泛使用,但另一方面,也被指出由于吸水所導致的物性變化,在酸、高溫的醇、熱水中的劣化等問題,對尺寸穩定性、耐化學藥品性更為優異的聚酰胺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使用草酸作為二羧酸成分的聚酰胺樹脂被稱作聚乙二酰胺樹脂,與相同氨基濃度的其他聚酰胺樹脂相比,已知熔點高、吸水率低(專利文獻1),期待在由于吸水所導致的物 性變化成為問題的以往的聚酰胺使用困難的領域中的活用。在此之前,提出了使用了各種脂肪族直鏈二胺作為二胺成分的聚乙二酰胺樹脂。例如,非專利文獻I公開了使用了 1,6-己二胺作為二胺成分的聚乙二酰胺樹脂,非專利文獻2公開了二胺成分為1,9-壬二胺的聚乙二酰胺樹脂(以下也稱為PA92),專利文獻2公開了各種二胺成分和使用了草酸二丁酯作為二羧酸酯的聚乙二酰胺樹脂,專利文獻3公開了以特定比例使用1,9_壬二胺及2-甲基-1,8-辛二胺這2種二胺作為二胺成分的聚乙二酰胺樹脂?,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6-57033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表平5-506466號公報專利文獻3 W02008/072754號公報非專利文獻非專利文獻I :S.W. Shalaby,J.Polym. Sci.,11,I (1973)非專利文獻2 :L. Franco, et al. , Macromolecules, 31, 3912 (1998)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但是對于非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聚乙二酰胺樹脂而言,由于熔點(約320°C)接近熱分解溫度(氮中的1%重量減少溫度;約310°C),因此熔融聚合、熔融成型困難,并非是可耐實用的樹脂;對于非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聚乙二酰胺樹脂而言,公開了使用了草酸二乙酯作為草酸源時的制造方法及其晶體結構,但這里所得的PA92是固有粘度為O. 97dL/g、熔點為246 °C的聚合物,僅獲得不能成型強韌的成型體的程度的低分子量體;對于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聚乙二酰胺樹脂而言,顯示出制造了固有粘度為O. 99dL/g、熔點為248°C的PA92,但具有僅獲得不能成型強韌的成型體的程度的低分子量體的問題;對于專利文獻3所公開的聚乙二酰胺樹脂而言,示出了以特定比例使用1,9-壬二胺及2-甲基-1,8-辛二胺這2種二胺作為二胺成分的聚乙二酰胺樹脂,這些聚乙二酰胺樹脂的可成型溫度范圍寬、成型加工性優異,且低吸水性、耐化學藥品性、耐水解性、燃料阻隔性等也優異,但對于要求熔點為240°C左右、具有成型循環性和高熔點的電氣/電子設備用途,耐熱性稍差。在以上的現有文獻中,并未具體地公開以特定比例使用1,6_己二胺及2-甲基-1,5-戊二胺這2種二胺作為二胺成分的聚乙二酰胺樹脂。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如下提供一種聚酰胺樹脂,其與現有的聚乙二酰胺樹脂相比,在使用以96%硫酸為溶齊U、濃度為l.og/dl的所述聚酰胺樹脂溶液在25°C下測定相對粘度nr (以下也稱作相對 粘度nr)的情況下,能夠實現充分的相對粘度(高分子量化);通過在氮氣氛下以10°C /分鐘的升溫速度測定的由差示掃描量熱法測定的熔點Tm (0C)(以下也稱作熔點Tm)與在氮氣氛下以10°C/分鐘的升溫速度測定的熱重量分析的1%重量減少溫度Td (0C)(熱分解溫度)的溫度差(Td-Tm) (0C)(以下也稱作溫度差(Td-Tm))估算的可成型的溫度范圍寬;由熔點Tm估算的耐熱性、由熔點Tm與在氮氣氛下以10°C /分鐘的降溫速度測定的差示掃描量熱法的結晶化溫度Tc (°C)的溫度差(Tm-Tc) (0C)(以下也稱作溫度差(Tm-Tc))估算的熔融成型性、以及低吸水性優異,且能夠降低成型循環(課題I);提供一種聚酰胺樹脂,其除了實現課題I以外,還使課題I中的可成型溫度范圍和熔融成型性更寬,且更加穩定地確保脂肪族直鏈聚乙二酰胺樹脂的可見的低吸水性(課題2);提供一種聚酰胺樹脂,其除了實現課題I以外,還使課題I中的耐熱性更為優異,不會損害脂肪族直鏈聚乙二酰胺樹脂可見的低吸水性,與以往的脂肪族聚酰胺樹脂相比,耐化學藥品性、耐水解性、燃料阻隔性優異(課題3)。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I)本專利技術的第I方式是一種聚酰胺樹脂,其是由來源于二羧酸的單元與來源于二胺的單元鍵合而形成的聚酰胺樹脂,其中,所述二羧酸包含草酸(化合物A),所述二胺包含I,6-己二胺(化合物B)及2-甲基-I,5-戊二胺(化合物C),優選使用以96%硫酸為溶齊U、濃度為I. Og/dl的所述聚酰胺樹脂的溶液在25°C下測定的相對粘度nr為I. 8 6. O。(2)本專利技術的第2方式為上述(I)的聚酰胺樹脂,其中,所述化合物B與所述化合物C的摩爾比為50 50 I 99 (其中50 50除外)。(3)本專利技術的第3方式為上述(I)的聚酰胺樹脂,其中,所述化合物B與所述化合物C的摩爾比為99 :1 50 50o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能夠提供一種聚酰胺樹脂,其與以往的聚乙二酰胺樹脂相比可實現充分的相對粘度nr (高分子量化),由溫度差(Td-Tm)估算的可成型溫度范圍廣,由熔點Tm估算的耐熱性和由溫度差(Tm-Tc)估算的熔融成型性優異(效果I);能夠提供一種聚酰胺樹脂,其除了實現效果I以外,還使效果I中的可成型溫度范圍和熔融成型性更寬,且更加穩定地確保脂肪族直鏈聚乙二酰胺樹脂的可見的低吸水性(效果2);能夠提供一種聚酰胺樹脂,其除了實現效果I以外,還使效果I中的耐熱性更為優異,不會損害脂肪族直鏈聚乙二酰胺樹脂可見的低吸水性,與以往的脂肪族聚酰胺樹脂相t匕,耐化學藥品性、耐水解性、燃料阻隔性優異。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第I方式的聚酰胺樹脂(以下也稱作第I方式的聚酰胺樹脂)是二羧酸成分為草酸、二胺成分由1,6_己二胺及2-甲基-1,5-戊二胺構成,S卩,是由來源于二羧酸的單元與來源于二胺的單元鍵合而形成的聚酰胺樹脂,所述二羧酸包含草酸(化合物A),所述二胺包含1,6-己二胺(化合物B)及2-甲基-1,5-戊二胺(化合物C),優選使用以96%硫酸為溶劑、濃度為I. Og/dl的所述聚酰胺樹脂溶液在25°C下測定的相對粘度nr為I. 8 6. O的聚酰胺樹脂。 本專利技術第2方式的聚酰胺樹脂(以下也稱作第2方式的聚酰胺樹脂)是在所述第I方式的聚酰胺樹脂中,所述化合物B與所述化合物C的摩爾比為50 50 I :99 (其中50 50除外)的聚酰胺樹脂。本專利技術第3方式的聚酰胺樹脂(以下也稱作第3方式的聚酰胺樹脂)是在所述第I方式的聚酰胺樹脂中,所述化合物B與所述化合物C的摩爾比為99 :1 50 :50的聚酰胺樹脂。以下對第I方式的聚酰胺樹脂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但本說明在第2方式的聚酰胺樹脂及第3方式的聚酰胺樹脂中也通用。(I)化合物 A、B 及 C在第I方式的聚酰胺樹脂的制造中,作為直接原料使用化合物A (草酸)時,化合物A (草酸)本身發生熱分解,第I方式的聚酰胺樹脂的熔點超過其熱分解溫度,因而在制造時使用草酸源化合物(以下也稱作草酸源),來源于草酸源的草酸與二胺可發生縮聚。該草酸可以來源于草酸二酯等草酸源,它們只要具有與氨基的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前田修一,中川知之,
申請(專利權)人:宇部興產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