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具有開口朝上、用以放置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凹槽,凹槽的外形與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外形相匹配;輔助固定膜,固定在基座的上表面上,輔助固定膜的部分延伸至凹槽的上方,且輔助固定膜的粘貼面朝下;刮板,在貼膜時用于推壓貼膜使貼膜有效貼合在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相應表面上,在常態下,刮板和貼膜置于所述凹槽內。本貼膜工具能方便對手機或被貼膜物體進行貼膜,讓貼膜變得簡單,即便是新手也能一分鐘完美貼膜,不用擔心貼壞,而且該貼膜工具可多次使用,環保不浪費。(*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給屏幕貼膜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特別適合給手機屏幕貼膜的手機貼膜工具。
技術介紹
隨著手機的普及和相關技術的發展,手機屏幕的保護及清潔越來越受到使用者的關注,貼膜則是最常見和普通使用的方法。手機貼膜是可用于裝裱手機機身表面、屏幕及其它有形物體的一種棱裱膜。根據貼膜裝裱的原理可分為背膠貼膜、靜電貼膜等,手機貼膜不僅只限于裝裱手機,還可以裝裱MP3、MP4、筆記本電腦等任何需要保護的實體物品,因其最初廣泛用于手機的美容,因此叫“手機貼膜”。手機貼膜裝裱后的手機不僅可以起到舊機翻新的效果,而且還可以防止水或灰塵進入屏幕或表面,及防止硬物刮傷屏幕或機身。目前手機貼膜多為人工操作,憑經驗讓貼膜與手機屏幕對齊,這樣操作過程中易貼不平整,且還易在手機貼膜和屏幕或機身之間易產生氣泡,另外專業的人工貼膜收費較高,耗時多。目前市場上還鮮見專門給手機貼膜的工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的手機貼膜工具,該工具能快捷的給屏幕或機身貼膜,而且平整、沒有氣泡,提高一次性貼膜成功率。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具有開口朝上、用以放置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凹槽,凹槽的外形與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外形相匹配;輔助固定膜,固定在基座的上表面上,輔助固定膜的部分延伸至凹槽的上方,且輔助固定膜的粘貼面朝下;刮板和貼膜,在貼膜時用于推壓貼膜使貼膜有效貼合在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相應表面上,在常態下,所述刮板和貼膜置于所述凹槽內。由于凹槽的外形與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外形相匹配,因此當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置于凹槽內的狀態下,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與凹槽內壁緊貼,不方便將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取出,為解決這個技術問題,我們在上述凹槽的底面位置處開有穿孔。這樣取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時,可用手指在基座背面穿過開孔將位于凹槽內的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頂出。上述基座的頂部具有向上延伸的掛部,掛部上開有掛孔。商家可將該貼膜掛設在墻壁上進行展示,方便顧客取看。作為改進,上述基座上表面的左右兩側具有沿長度方向設置且向上延伸的擋壁。當用刮板進行推壓貼膜過程中,兩擋壁對刮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刮板向外滑出工作位置。上述兩擋壁之間的間距以與所述刮板中刮邊的長度相同為最佳。這樣更能有效防止刮板在工作過程中發生偏移。還包括兩片貼膜,其中一片為屏幕貼膜,另一片為機身貼膜,在常態下,貼膜置于所述凹槽內。這樣消費者無需再另外購買貼膜,方便消費者,貼膜的型號與凹槽所適應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相配。還包括用以容納所述基座的外殼。這樣可將基座整體置于外殼內,同時外殼還能防止位于凹槽內的刮板和貼膜掉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貼膜工具能方便對手機或被貼膜物體進行貼膜,讓貼膜變得簡單,即便是新手也能一分鐘完美貼膜,不用擔心貼壞,而且該貼膜工具可多次使用,環保不浪費。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去掉外殼);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中基座的立體結構不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使用狀態參考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I 3所示,為本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一種手機貼膜工具,包括如圖2所示,基座1,基座I大致呈長方體狀,基座I上具有開口朝上、用以放置手機2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凹槽3,本實施例中以手機2為例,凹槽3的外形與手機2或其它被貼膜物體外形相匹配,針對不同手機型號制作出不同外形的凹槽3,凹槽3的底面位置處開有穿孔31,穿孔31呈圓形。輔助固定膜4,輔助固定膜4的底面有粘性,輔助固定膜4的底面前半部分固定在基座I的上表面上,輔助固定膜4的后半部分延伸至凹槽3的上方,且輔助固定膜4的粘貼面朝下。刮板5,刮板5的軟硬程度適中,刮板5可以橡膠材質,在貼膜時刮板5用于推壓貼膜6使貼膜6有效貼合在手機2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相應表面上,在常態下,刮板5和貼膜6置于所述凹槽3內。兩片貼膜6,其中一片為屏幕貼膜,另一片為機身貼膜,在常態下,貼膜6置于凹槽3內。每片貼膜6均包括夾置于兩側載體薄膜間,且一側具有屏幕粘貼面的貼膜本體,其中,所述兩側載體薄膜中至少一個載體薄膜上印刷有用以提示所述屏幕粘貼面方向的辨識部。基座I的頂部具有向上延伸的掛部7,掛部7上開有掛孔71。基座I上表面的左右兩側具有沿長度方向設置且向上延伸的擋壁8,兩擋壁8之間的間距與刮板5中刮邊的長度相問。還包括用以容納基座I的外殼9。本貼膜工具的使用步驟如下I、取出刮板和貼膜,再將手機2置于凹槽3內,用納米擦拭布或除塵貼紙清潔手機屏幕,不留灰塵。2、將貼膜6中的載體薄膜粘貼到輔助固定膜4上,使貼膜6與手機屏幕位置相對固定,這時要一端確保貼膜6中的貼膜本體有粘性的一面朝下。3、如圖4所示,慢慢撕開貼膜6中的另一片載體薄膜,一邊往下拉動,以便用刮板輕輕往下推,直至貼膜6中的貼膜本體完全貼附在手機屏幕上。4、將貼膜6中的載體薄膜撕離輔助固定膜4,最后再撕開該載體薄膜,取出手機貼月旲完成。5、貼背貼時,只需將手機翻轉放置在凹槽內,再依次重復上述4個步驟。6、手機兩面貼膜完成后,可將其中一片載體薄膜粘接到輔助固定膜4上,保護輔助固定膜4的粘性面,待下次需要使用該工具時,再撕開。權利要求1.一種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基座(I)上具有開口朝上、用以放置手機(2)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凹槽(3),凹槽(3)的外形與手機(2)或其它被貼膜物體外形相匹配; 輔助固定膜(4),固定在基座(I)的上表面上,輔助固定膜(4)的部分延伸至凹槽(3)的上方,且輔助固定膜(4)的粘貼面朝下; 刮板(5),在貼膜時用于推壓貼膜(6)使貼膜(6)有效貼合在手機(2)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相應表面上,在常態下,所述刮板(5)和貼膜(6)置于所述凹槽(3)內。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底面位置處開有穿孔(3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的頂部具有向上延伸的掛部(7),掛部(7)上開有掛孔(71)。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上表面的左右兩側具有沿長度方向設置且向上延伸的擋壁(8)。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擋壁(8)之間的間距與所述刮板(5)中刮邊的長度相同。6.根據權利要求I 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片貼膜¢),其中一片為屏幕貼膜,另一片為機身貼膜,在常態下,貼膜(6)置于所述凹槽(3)內。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以容納所述基座(I)的外殼(9)。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具有開口朝上、用以放置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凹槽,凹槽的外形與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外形相匹配;輔助固定膜,固定在基座的上表面上,輔助固定膜的部分延伸至凹槽的上方,且輔助固定膜的粘貼面朝下;刮板,在貼膜時用于推壓貼膜使貼膜有效貼合在手機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相應表面上,在常態下,刮板和貼膜置于所述凹槽內。本貼膜工具能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機貼膜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上具有開口朝上、用以放置手機(2)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凹槽(3),凹槽(3)的外形與手機(2)或其它被貼膜物體外形相匹配;輔助固定膜(4),固定在基座(1)的上表面上,輔助固定膜(4)的部分延伸至凹槽(3)的上方,且輔助固定膜(4)的粘貼面朝下;刮板(5),在貼膜時用于推壓貼膜(6)使貼膜(6)有效貼合在手機(2)或其它被貼膜物體的相應表面上,在常態下,所述刮板(5)和貼膜(6)置于所述凹槽(3)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全琦,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酷奇文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