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利用堿液去除金屬網表面無用成分的槽體。
技術介紹
現有的活化槽包括一個盛裝堿液的容器,采用煤或氣體加熱的方式加熱容器內部盛裝的堿液。利用熱堿液刻蝕金屬網,將金屬網表面一些不需要的成分溶掉,形成富Ni的多孔表面。但現有活化槽的加熱方式使得槽內的堿液受熱不均勻,不僅影響活化效果,還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活化槽,利用夾層及夾層內的流動導熱油,可以對槽內的堿液進行均勻加熱。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種活化槽,包括用于盛裝堿液的槽體,所述槽體外部設置有外殼;外殼與槽體間設有盛放導熱油的加熱層,所述加熱層內設置有若干根導熱管。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外殼的外部還設置有保溫材料制作的保溫層。作為另一種改進,還包括一根延伸到槽體底部的進氣管。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加熱層的底部和四周都設置有導熱管。作為一種另一種優選,所述槽體用鎳鋼復合材料制作,槽體內側為鎳板,槽體外側為鋼板。本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具有上述結構的活化槽,利用槽體和外殼之間設置的夾層及夾層內盛裝的導熱油,通過熱管進行加熱。由于導熱油具有流動性,使得堿液受熱均勻。保溫材料制作的保溫層,用以保持導熱油的溫度。延伸到槽體底部的進氣管可以向槽體內通氮氣,用以攪拌堿液,既能使堿液進一步均勻受熱,又能使堿液上表面不易凝固。加熱層的底部和四周設置的導熱管可以更均勻加熱導熱油,從而更均勻的加熱堿液。鎳鋼復合材料制作的槽體,更加耐高溫堿腐蝕。附圖說明圖I是為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I槽體、Ia鋼板、Ib鎳板、2外殼、3加熱層、4保溫層、5進氣管、6堿液出口、7導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活化槽,包括用于盛裝堿液的槽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外部設置有外殼;外殼與槽體間設有盛放導熱油的加熱層,所述加熱層內設置有若干根導熱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華飛,
申請(專利權)人:瀘州泓江電解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