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動式集成基站的升降支腿,包括基節、活動節和與活動節可轉動連接的支撐節,支撐節與活動節重疊時支腿為收納狀體,支撐節與活動節垂直時支腿為展開狀態;支撐節上可拆卸地設有定位件,支撐節和活動節相互垂直時定位件抵緊活動件;基節和活動節之間設有使活動節沿基節的軸向升降的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與基節固定的傳動螺桿,與傳動螺桿嚙合傳動的螺母,與螺母固定連接的傳動塊,設置于傳動塊上的僅允許螺母沿傳動螺桿的軸向平移且限制螺母周向旋轉的限位機構,和帶動傳動螺桿旋轉的傳動機構;活動節與傳動塊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能夠穩定地工作于任意高度位置,支腿能夠隱藏且升降操作簡單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移動式集成基站的升降支腿。
技術介紹
隨著固定式基站的建設條件越來越艱難,便攜式移動基站或者半固定式集成基站的需求在逐步增大。現在通常是使用移動通信車來作為便攜式移動基站,但是移動通信車的價格高昂,且通信車不適于長期野外使用,還必須經常維護,購置和維護的費用高。而且,車輛無法進入的地方也不適用移動通信車。因此,各廠商都在尋求一種可以完全替代移動 通信車的移動式基站,于是出爐了多種用于移動式基站搭建的基站支腿。這些基站支腿主要存在以下缺點I、支腿在上升到任意高度后,其自鎖能力欠缺,容易發生下滑和位移,不能在升降過程中任意高度位置穩定工作。2、支腿不能隱藏,影響基站的轉場運輸和外觀的美觀性。3、成本高,操作過程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穩定地工作于任意高度位置,支腿能夠隱藏且升降操作簡單的用于移動式集成基站的升降支腿。用于移動式集成基站的升降支腿,包括基節、活動節和與活動節可轉動連接的支撐節,支撐節與活動節重疊時支腿為收納狀體,支撐節與活動節垂直時支腿為展開狀態;支撐節上可拆卸地設有定位件,支撐節和活動節相互垂直時定位件抵緊活動件;基節和活動節之間設有使活動節沿基節的軸向升降的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與基節固定的傳動螺桿,與傳動螺桿嚙合傳動的螺母,與螺母固定連接的傳動塊,設置于傳動塊上的僅允許螺母沿傳動螺桿的軸向平移且限制螺母周向旋轉的限位機構,和帶動傳動螺桿旋轉的傳動機構;活動節與傳動塊固定連接。進一步,基節底部設有旋轉調節腳,旋轉調節腳包括底盤和連接底盤與基節的球鉸鏈,基節底部設有與球鉸鏈固定連接的底板。 進一步,傳動機構包括與傳動螺桿固定連接的從動齒輪和帶動從動齒輪旋轉的主動齒輪,主動齒輪的轉軸與驅動主動齒輪旋轉的驅動手柄固定,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為一對圓錐齒輪,主動齒輪安裝于基節的側壁上,主動齒輪與基節之間有軸承。進一步,基節內固定有軸承底座,軸承底座與從動齒輪之間設有軸承。進一步,基節包括管型外殼,升降機構位于管型外殼之內,傳動塊與管型外殼適配,傳動塊的側面上設有導向凸條,管型外殼上設有允許導向凸條插入并沿其上下運動的導向凹槽,導向凹槽沿管型外殼的軸向設置。進一步,傳動塊為十字塊,傳動塊中部設有容納螺母的容納孔,螺母底部設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凸緣,凸緣和傳動塊通過螺釘固定。進一步,基節還包括基節支柱,基節支柱固定于管型外殼內,基節支柱的下端與基節底板固定,基節支柱的上端與軸承底座固定。進一步,活動節為管型套筒,管型套筒的底部與傳動塊固定。進一步,支撐節具有能夠容納活動節的容置腔和允許活動節 進入該容置腔內的槽口,支撐節一端與活動節鉸接,定位件設置于支撐節的鉸接端;容置腔的壁面上分別有多個加強筋,加強筋呈U型。進一步,基節、支撐節和活動節均由方管型材制成,支撐節的兩側分別通過旋轉法蘭與活動節鉸接,槽口開設與支撐節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上;支撐節的遠離活動節的一端穿設有轉軸,支撐節繞該轉軸自由旋轉。本技術的技術構思是通過帶動主動齒輪轉動使從動齒輪帶動傳動螺桿旋轉,利用螺紋傳動使得螺母沿傳動螺桿的軸向上下移動,傳動塊跟隨螺母上下移動,從而是的固定在傳動塊上的活動節上下移動,最終帶動支撐節上下移動。支撐節支撐基站,從而達到調節基站聞度的目的。在基節底部設置旋轉調節腳,旋轉調節腳的底盤直接與地面接觸。在球鉸鏈的作用下,旋轉調節腳可相對于基節旋轉360°當地面不平整或有坡度時,有利于升降支腿自動找平。在支撐節設置容置腔和槽口,當支腿使用完畢時,取下定位件即可使支撐節和活動節相對旋轉折疊,將活動節收納于支撐節的容置腔內。本技術具有能夠穩定地工作于任意高度位置,支腿能夠隱藏且升降操作簡單的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處于展開狀態的外形圖。圖2是本技術處于展開狀態的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處于收納狀態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處于收納狀態的剖視圖。圖5是基節的軸側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用于移動式集成基站的升降支腿,包括基節I、活動節2和與活動節2可轉動連接的支撐節3,支撐節3與活動節2重疊時支腿為收納狀體,支撐節3與活動節2垂直時支腿為展開狀態;支撐節3上可拆卸地設有定位件,支撐節3和活動節2相互垂直時定位件抵緊活動件2 ;基節I和活動節2之間設有使活動節2沿基節I的軸向升降的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與基節I固定的傳動螺桿5,與傳動螺桿5嚙合傳動的螺母6,與螺母6固定連接的傳動塊7,設置于傳動塊7上的僅允許螺母6沿傳動螺桿5的軸向平移且限制螺母6周向旋轉的限位機構,和帶動傳動螺桿5旋轉的傳動機構;活動節2與傳動塊7固定連接。基節I底部設有旋轉調節腳11,旋轉調節腳11包括底盤IIA和連接底盤IIA與基節I的球鉸鏈11B,基節I底部設有與球鉸鏈IlB固定連接的底板1A。傳動機構包括與傳動螺桿5固定連接的從動齒輪9和帶動從動齒輪9旋轉的主動齒輪8,主動齒輪8的轉軸與驅動主動齒輪8旋轉的驅動手柄14固定,主動齒輪8和從動齒輪9為一對圓錐齒輪,主動齒輪8安裝于基節I的側壁上,主動齒輪8與基節I之間有軸承。當然,主動齒輪8的轉軸也可以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只要是能夠帶動主動齒輪旋轉的動力機構都可使用,并不局限與驅動手柄和驅動電機兩種。當然,傳動機構也可以是帶傳動機構或者鏈傳動機構或者齒輪傳動機構,并不局限于舉例的圓錐齒輪。基節I內固定有軸承底座10,軸承底座10與從動齒輪9之間設有軸承。基節I包括管型外殼,升降機構位于管型外殼之內,傳動塊7與管型外殼適配,傳動塊7的側面上設有導向凸條,管型外殼上設有允許導向凸條插入并沿其上下運動的導向凹槽1B,導向凹槽IB沿管型外殼的軸向設置。傳動塊7為十字塊,十字塊的四個臂形成導向凸條。傳動塊7中部設有容納螺母6的容納孔,螺母6底部設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凸緣,凸緣和傳動塊7通過螺釘固定。當然,傳動塊7還可以是米字形塊或者X形塊。螺母6和傳動塊7也可以通過鍵連接相互固定。基節I還包括基節支柱12,基節支柱12固定于管型外殼內,基節支柱12的下端與基節底板IA固定,基節支柱12的上端與軸承底座10固定。 活動節2為管型套筒,管型套筒的底部與傳動塊7固定。支撐節3具有能夠容納活動節的容置腔和允許活動節進入該容置腔內的槽口,支撐節一 3端與活動節2鉸接,定位件設置于支撐節的鉸接端;容置腔的壁面上分別有多個加強筋3A,加強筋3A呈U型。基節I、支撐節3和活動節2均由方管型材制成,支撐節3的兩側分別通過旋轉法蘭與活動節2鉸接,槽口開設與支撐節3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上;支撐節3的遠離活動節的一端穿設有轉軸4,支撐節3繞該轉軸4自由旋轉,轉軸4與支撐節3之間設有自潤滑滑板16。支撐節3的鉸接端開設有兩對軸孔,一對軸孔沿支撐節3的長度方向設置,另一對軸孔沿支撐節3的寬度方向設置。支撐節3與活動節2相互展開時,長度方向的軸孔平行于地面,寬度方向的軸孔平行于基節。此時,在寬度方向的軸孔內插入銷釘,即可將支撐節和活動節固定在展開位置,該銷釘即作為定位件。需要收納活動節2時,取下寬度方向的銷釘,即可將活動節2和支撐節3折疊旋轉。當支撐節3和活動節2相互折疊時,在長度方向的軸孔內插入銷釘,即可將活動節定位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移動式集成基站的升降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節、活動節和與活動節可轉動連接的支撐節,支撐節與活動節重疊時支腿為收納狀體,支撐節與活動節垂直時支腿為展開狀態;支撐節上可拆卸地設有定位件,支撐節和活動節相互垂直時定位件抵緊活動件;基節和活動節之間設有使活動節沿基節的軸向升降的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與基節固定的傳動螺桿,與傳動螺桿嚙合傳動的螺母,與螺母固定連接的傳動塊,設置于傳動塊上的僅允許螺母沿傳動螺桿的軸向平移且限制螺母周向旋轉的限位機構,和帶動傳動螺桿旋轉的傳動機構;活動節與傳動塊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健,徐興,熊曉榮,
申請(專利權)人:電聯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