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高樓逃生技術領域,涉及手控可調壓力錐形摩擦輪式逃生裝置,包括繩索釋放器及懸掛在繩索釋放器下側的座籃,所述的繩索釋放器的具體結構是:在一體的軸線上設置有軸向滑動支撐在筒體兩端的通軸,通軸的中部順序纏繞有一端伸出筒體外、另一端固定在通軸上的繩索,在筒體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環錐形的外剎車盤,通軸上固定有與外剎車盤配合剎車的錐形的內剎車盤,筒體與通軸之間設置有預剎車力調整裝置,在筒體一側的通軸外設置有手動剎車裝置,在筒體另一側的通軸上設置有轉動通軸的手搖柄,優點是:本發明專利技術多功能,其剎車控制靈活、快速、準確,可作高樓逃生,娛樂,登山器材或蜘蛛人工作之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高樓逃生
,特指一種手控可調壓力錐形摩擦輪式逃生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建筑業建筑材料的應用、建筑技術的發展及人口的增多,土地使用面積的減少,人們辦公或住宅使用的樓層蓋的是越來越高,然而,近幾年國內外高層樓房的火災不斷發生,由于缺乏逃生設備,每次火災伴隨著大量人員的死亡、重傷或致殘,雖然也有一些高樓逃生器材有專利申請或投入市場,其不足之處在于一是安全性差,導致應用范圍受限,不能普及,例如在鋼索放出時由于剎車不靈而導致救生設備失效,致使受災人員不能及時逃生;二是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使用不便,三是功能單一,平時收藏起來,用時現安裝不利于及時逃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控可調壓力錐形摩擦輪式逃生裝置。`手控可調壓力錐形摩擦輪式逃生裝置,包括繩索釋放器及懸掛在繩索釋放器下側的座籃,所述的繩索釋放器的具體結構是在一體的軸線上設置有軸向滑動支撐在筒體兩端的通軸,通軸的中部順序纏繞有一端伸出筒體外、另一端固定在通軸上的繩索,在筒體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環錐形的外剎車盤,通軸上固定有與外剎車盤配合剎車的錐形的內剎車盤,筒體與通軸之間設置有預剎車力調整裝置,在筒體一側的通軸外設置有手動剎車裝置,在筒體另一側的通軸上設置有轉動通軸的手搖柄。上述的預剎車力調整裝置的具體結構是所述的筒體上螺接有可軸向移動的調整螺桿及螺帽,調整螺桿及螺帽與通軸之間設置有調整螺桿的軸向移動距離可調整預剎車力的壓力彈簧。上述的內剎車盤和外剎車盤在通軸的同一側設置有左右兩套,每套內剎車盤和外剎車盤的母線的傾斜方向相反,兩套內剎車盤的一個內剎車盤處于剎車狀態時,另一個內剎車盤距離剎車狀態有一軸向的移動距離,所述的外剎車盤的內表面或內剎車盤的外表面或外剎車盤的內表面和內剎車盤的外表面設置有摩擦片。上述手動剎車裝置的具體結構是套筒的一端固定在筒體一側的通軸的端部,套筒的另一端套裝有可在套筒內軸向移動的手剎調整臂,伸出套筒外的手剎調整臂螺接在筒體的端蓋上,在伸出端蓋外的手剎調整臂上固定有手剎盤或手剎搖臂,套筒內的手剎調整臂與通軸之間設置有緩沖彈簧;或所述手動剎車裝置的具體結構是套筒的內端蓋可在套筒內軸向移動,通軸的一端套裝在內端蓋的中心,套筒的外端蓋固定有手剎調整臂,手剎調整臂的一端伸入套筒內與通軸的端面配合強制剎車,手剎調整臂的另一端伸出套筒外螺接在筒體的端蓋上,伸出筒體的端蓋外的手剎調整臂上固定有手剎盤或手剎搖臂,套筒內的手剎調整臂與通軸之間設置有間隙及緩沖彈簧。上述的套筒的一端固定在筒體一側的通軸的端部的具體結構是通軸的端部內側設置有環形槽,套筒一側的端蓋上偏離中心設置有大于通軸外徑的通孔,連通該通孔的條形孔延伸至端蓋的中心,條形孔的寬度等于環形槽的外徑,通軸端部穿過通孔使其環形槽沿條形孔下滑至端蓋的中心,將通軸轉動地定位在套筒的中心。上述的手搖柄的一端設置有多邊形孔,伸出筒體外的通軸上設置有與多邊形孔配合插接的多邊形柱體連接部。上述的筒體的上壁上設置有軸向的條形孔,條形孔的上部設置有支撐在筒體上的滑桿,滑桿上套裝有滑塊,所述的滑塊有套裝在滑桿上的內筒和套裝在內筒外的外筒,外筒壁上設置有通孔,通孔外的外筒壁上固定有橫跨該通孔的弧形桿,伸出筒體外的繩索從內筒與弧形桿之間的通孔穿過。上述通軸通過內圈或外圈無擋邊的單列向心球軸承或單列向心圓柱滾子軸承或滾針軸承支撐在筒體上。`上述座籃的具體結構是是按人體胸、腰、臀的上、中、下三個位置依次設置有胸圍捆扎帶、腰圍捆扎帶和座桿或座板,胸圍捆扎帶、腰圍捆扎帶和座桿或座板的前部和后部的兩側分別用安全繩帶連接,前部的安全繩帶延伸出胸圍捆扎帶之上并在其上端部固定連接有鏈條及掛環或鎖扣,胸圍捆扎帶和腰圍捆扎帶均通過安全扣鎖實現開鎖或上鎖,胸圍捆扎帶、腰圍捆扎帶和座桿或座板的左右兩側分別用安全繩帶或安全鏈條連接并通過活動卸扣懸掛在筒體下側的懸掛臂上,所述的胸圍捆扎帶、腰圍捆扎帶和座桿或座板的后部的兩根安全繩帶之間橫向設置有支撐桿或連接帶。上述胸圍捆扎帶或/和腰圍捆扎帶上安裝有共捆扎小孩用的子母安全帶,子母安全帶上配裝有所述的安全扣鎖。上述的安全扣鎖的具體結構是矩形框體相對的兩側邊上連接一可沿側邊滑動的橫桿,一橫邊的內側設置有一排鋸齒狀的鎖緊齒,胸圍捆扎帶和腰圍捆扎的一端分別連接在鎖緊齒對側的橫邊上,另一端與橫桿及鎖緊齒配合上鎖。上述的座桿的上部設置有橫板,橫板的底部通過連接帶及螺栓連接在座桿上。本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I、本專利技術利用錐型剎車裝置,通過移動通軸進行剎車的控制靈活、快速、準確,可方便安全地控制繩索的釋放速度,進而可保證使用人員方便地操縱手控逃生裝置順利緩降。2、多功能本專利技術平時懸掛在陽臺或客廳或健身房天花板上,調整至剎車后,即可手握懸掛臂做單杠運動;或坐在座籃上做秋千運動,在坐桿上還可栓系上吊環進行吊環運動;如遇火災等緊急情況發生,可操縱剎車機構從高樓上順利下滑逃生,將本專利技術的繩索釋放器I懸掛在陽臺的天花板上,將座籃8的座桿懸掛在天花板的另一側,利用座籃8上的安全鏈條88、83可做升降式晾衣架使用。3、本專利技術的設計巧妙,安全可靠,於娛樂、健身和安防救生于一體。4、本專利技術在緊急時可適用于作高樓逃生器材使用,平時可做秋千、單杠、吊環等健身娛樂器材使用,也可作野外活動之遇險救援或登山之用,也可作為蜘蛛人工作勞動設備使用,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繩索釋放器的原理示意圖之一。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繩索釋放器的原理示意圖之二。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座桿與橫板的連接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安全扣鎖的正面示意圖。圖6是圖5的A— A向剖視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安全扣鎖的組裝過程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與通軸端部連接的筒體一側的端蓋的主視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的滑塊處的剖視圖。圖10是本專利技術的安全扣鎖的背面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I一 10 手控可調壓力錐形摩擦輪式逃生裝置,包括繩索釋放器I及懸掛在繩索釋放器下側的座籃8,所述的繩索釋放器I的具體結構是在一筒體20的軸線上設置有軸向滑動支撐在筒體兩端的通軸10,通軸10的中部順序纏繞有一端伸出筒體20外、另一端固定在通軸10上的繩索32,在筒體20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環錐形的外剎車盤(25、26),通軸10上固定有與外剎車盤(25、26 )配合剎車的錐形的內剎車盤(14、17 ),筒體20與通軸10之間設置有預剎車力調整裝置,在筒體20 —側的通軸10外設置有手動剎車裝置,在筒體20另一側的通軸10上設置有轉動通軸10的手搖柄19。上述的預剎車力調整裝置的具體結構是所述的筒體10上螺接有可軸向移動的調整螺桿13及鎖緊用的螺帽12,調整螺桿13及螺帽12與通軸10之間設置有調整螺桿13的軸向移動距離可調整預剎車力的壓力彈簧30,壓力彈簧30的一端頂緊在左側的內剎車盤14左側的推力軸承31上。上述的內剎車盤(14、17)和外剎車盤(26、25)在通軸10的同一側(左側)設置有左右兩套,每套內剎車盤(14、17 )和外剎車盤(26、25 )的母線的傾斜方向相反,兩套內剎車盤(14、17)的一個內剎車盤17處于剎車狀態時,另一個內剎車盤14距離剎車狀態有一軸向的移動距離(參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手控可調壓力錐形摩擦輪式逃生裝置,包括繩索釋放器及懸掛在繩索釋放器下側的座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繩索釋放器的具體結構是:在一筒體的軸線上設置有軸向滑動支撐在筒體兩端的通軸,通軸的中部順序纏繞有一端伸出筒體外、另一端固定在通軸上的繩索,在筒體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環錐形的外剎車盤,通軸上固定有與外剎車盤配合剎車的錐形的內剎車盤,筒體與通軸之間設置有預剎車力調整裝置,在筒體一側的通軸外設置有手動剎車裝置,在筒體另一側的通軸上設置有轉動通軸的手搖柄。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來興,
申請(專利權)人:金來興,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