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其是設置于電動摩托車的腳踏板處的車架上,并可提供一電池裝設,該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包含有一提供電池鎖設的框體,該框體上設有二樞接片以可拆組地樞設于車架上,以及該框體上設有一卡扣機構,可將框體定位扣設于車架上,也可脫離車架,使電池組裝裝置連同電池可簡易、安全地拆裝于車架,且因使用簡易構件而可降低成本,以及該框體上設有一可拆組于車架上的限位機構,限位機構可限制框架下掀的角度而避免碰觸地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
本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可提供電池裝設并組裝于車輛的車架上的電池組裝裝置。
技術介紹
地球的溫室氣體含量持續增加,導致地球溫室效應越趨嚴重,溫室效應導致地球的熱能無法散發而使得環境溫度逐步升高,對于植物與動物會產生嚴重影響,所以環保 已成為近幾年來被熱烈討論與研究的議題。為了減少溫室氣體含量,便有人開始研發電力作為車輛動力源,以電動摩托車為例,是以可充電式電池作為動力來源,其中,當電池的電量降低而無法驅動電動摩托車后,可將電池自電動摩托車上拆下并充電,待充完電之后再將電池組裝于電動摩托車上,目前協助電池拆組于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有包含框架、連桿與油壓棒,框架可提供電池放置,連桿用以連接框架與油壓棒,油壓棒作動并帶動連桿,藉由連桿的移動使框架中的電池上升下降,讓電池可拆組于電動摩托車,然上述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使用的構件復雜,因此制作成本較高,操作使用上也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希藉此設計,改善現有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因構件復雜,產生制作成本高且使用不便利的問題。為達成前揭目的,本專利技術所設計的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是設置于電動摩托車腳踏板下方處的車架上,并可提供一電池裝設,該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包含一框體,其內部形成一電池裝配室,該框體上設有電池的擋片,且擋片上設有連通電池裝配室的鎖固孔,且該框體上設有二樞接片,該二樞接片上設有樞接槽并可拆組地樞設于車架上;一^^扣機構,其是設于該框體上,該卡扣機構具有一可勾組于車架的勾部;以及一限位機構,其一端設于該框體上,另端是可拆組地設于車架上。據上所述,電池可置于該框體的電池裝配室中,且可利用固定件伸入該框體的鎖固孔,進一步將電池鎖固于該框體上,且框體上的擋片可防止電池滑落,該框體的樞接片可讓框體的一端樞接于車架,該卡扣機構可以利用勾部勾掛于車架,并定位框體相對樞接片的一端,因此該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可提供電池組裝,并能簡易、安全地拆組于電動摩托車的車架上,及采用簡易的構件以降低制造成本,另外,該限位機構可限位該框體的下掀角度,避免框架與電池碰撞到地面,提升安全性。附圖說明圖I :為本專利技術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2 :為本專利技術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組設于車架之一較佳實施例之側視示意圖。圖3 :為本專利技術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組設于車架之一較佳實施例之下掀示意圖。圖4 :為本專利技術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組設于車架之一較佳實施例之上抬定位示意圖。圖5 :為本專利技術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10框體11擋片12鎖固孔13樞接片14樞接槽15第一 U形架 16第二 U形架17第三U形架18底板20卡扣機構21勾部22固定單元23卡扣單元24彈性元件30限位機構31可撓性體32鉚釘33組接單元40車架41第一銜接片42第二銜接片43第三銜接片44銜接桿 45掛孔46樞桿50電池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I所示,為本專利技術電動摩托車的電池50組裝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其包含有一框體10、一卡扣機構20及一限位機構30,另參閱圖2所示,該電動摩托車的電池50組裝裝置是設置于電動摩托車的腳踏板下方處的車架40上,并可提供一電池50裝設,且車架40上設有第一銜接片41、第二銜接片42與第三銜接片43,第一銜接片41上設有一銜接桿44,第二銜接片42上設有一上大下小的掛孔45,第三銜接片43上設有樞桿46。該框體10的內部形成一電池裝配室,該框體10上設有電池50的擋片11,且擋片11上設有連通電池裝配室的鎖固孔12,且該框體10上設有側向延伸且間隔設置的二樞接片13,該二樞接片13上設有樞接槽14并可拆組地樞設于車架40上,所述樞接槽系為上勾狀的開槽,可提供對應的樞桿46伸入而使框體10樞設于車架40上,于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中,該框體10包括有間隔設置的第一 U形架15、第二 U形架16與第三U形架17,并以至少一底板18連接,第二 U形架16位于第一 U形架15與第三U形架17之間,所述擋片11是設于第一 U形架15與第三U形架17的一側,并于第一 U形架15與第三U形架17上設置擋片11,所述樞接片13設于第三U形架17。該卡扣機構20是設于該框體10的第一 U形架15上,該卡扣機構20具有一勾部21,該勾部21可勾組于車架40的第一銜接片41的銜接桿44,請參閱圖I至圖4所示,該卡扣機構20為卡鉗機構,該卡扣機構20包括有一固定單元22、一卡扣單元23及一彈性元件24,該固定單元22與卡扣單元23設于框體10的第一 U形架15上,所述勾部21設于卡扣單元23上,該彈性元件24連接固定單元22與卡扣單元23,該卡扣單元23的勾部21可自動扣勾于銜接桿44,另參閱圖5所示,該卡扣機構20為一體成形的部件并樞設于該框體10上,藉由人工轉動而讓勾部21扣勾于對應的銜接桿44上。該限位機構30包含有一可撓性體31,該可撓性體31 —端以鉚釘32鉚合于該框體10的第二 U形架16上,另端設置一近似啞鈴狀的組接單元33,該組接單元33是可拆組地設于車架40的第二銜接片42的掛孔45中。請參閱圖2至圖4所示,使用者可先將電池50置于框體10的電池裝配室中,利用固定件伸入擋片11的鎖固孔12,進一步鎖入電池50,使電池50鎖固于該框體10上,接著讓框體10的樞接片13插置于車架40的第三銜接片43的樞桿46上,使框體10可進行上下掀起的動作,將框體10上抬,車架40的第一銜接片41的銜接桿44下壓卡扣單元23使其旋轉,使卡扣單元23的勾部21進一步自動勾組銜接桿44,使框體10定位于車架40上,以及限位機構30利用組接單元33掛組于第二銜接片42的掛孔45中。若要檢查電池50,使用者可以扳動固定單元22,藉此帶動彈性元件24拉動卡扣單元23旋轉,使勾部21脫離銜接桿44,讓框體10下掀,受到限位機構30的限制,使框體10 下掀至一定角度,且框體10與電池50不會碰撞到地面,若要進一步取下電池組裝裝置與電池50,可讓限位機構30的組接單元33脫離掛孔45,并抬拉框體10使樞接片13脫離樞桿46,即可取下。請參閱圖5所示,使用者可以手動該卡扣機構20,使卡扣機構20的勾部21扣接于銜接桿44上,也可依據使用需求而撥動該卡扣機構20,使卡扣機構20的勾部21脫離銜接桿44。綜上所述,該電動摩托車的電池50組裝裝置采用簡易的構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可提供電池50組裝,并可簡易、安全地拆組于電動摩托車的車架40上,且該限位機構30可限位該框體10的下掀角度,增加使用的安全性,故利于產業之利用。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其是設置于電動摩托車的腳踏板下方處的車架上,該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包含 一框體,其內部形成一電池裝配室,該框體上設電池的擋片,且擋片上設有連通電池裝配室的鎖固孔,且該框體上設有二樞接片,該二樞接片上設有樞接槽并可拆組地樞設于車架上; 一^^扣機構,其是設于該框體上,該卡扣機構具有一可勾組于車架的勾部;以及 一限位機構,其一端設于該框體上,另端是可拆組地設于車架上。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其是設置于電動摩托車的腳踏板下方處的車架上,該電動摩托車的電池組裝裝置包含:一框體,其內部形成一電池裝配室,該框體上設電池的擋片,且擋片上設有連通電池裝配室的鎖固孔,且該框體上設有二樞接片,該二樞接片上設有樞接槽并可拆組地樞設于車架上;一卡扣機構,其是設于該框體上,該卡扣機構具有一可勾組于車架的勾部;以及一限位機構,其一端設于該框體上,另端是可拆組地設于車架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柯秀萍,
申請(專利權)人: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