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包括底盤及安裝于底盤上的攪拌筒,底盤包括車架,車架的前端安裝有駕駛室,車架的尾端相對于車架的前端上翹,且車架的尾端的底面前低后高,車架的尾端上安裝有托輪總成,托輪總成支撐攪拌筒,車架的尾端還安裝有用于在車架的尾端的下方懸掛物品的掛架。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車架尾端上翹充當現有技術中的后臺,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整車的重量,而且可以簡化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生產工藝。車架尾端上翹后,車架尾端的底面與地面之間的距離較大。本發明專利技術在車架尾端下方安裝掛架,可以使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布置更為緊湊,便于進一步降低整車重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程車輛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技術介紹
請參考圖1,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是一種常見的混凝土運輸設備,其包括底盤和安裝于底盤上的攪拌筒95,攪拌筒95用于裝載混合后的混凝土。底盤具有車架92,車架92大致平行于地面。車架92的前端安裝有駕駛室91,后端安裝有從車架92凸出的后臺93,后臺93上安裝有托輪總成94,托輪總成94支撐攪拌筒95的尾端。后臺93的存在導致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整車重量較大,車的油耗較大,另外,后臺93的制造和安裝工藝也較為繁瑣。再者,后臺93的存在不利于降低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的重心,對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以解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整車重量較大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包括底盤及安裝于底盤上的攪拌筒,所述底盤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前端安裝有駕駛室,所述車架的尾端相對于所述車架的前端上翹,且所述車架的尾端的底面前低后高,所述車架的尾端上安裝有托輪總成,所述托輪總成支撐所述攪拌筒,所述車架的尾端還安裝有用于在所述車架的尾端的下方懸掛物品的掛架。優選地,所述掛架為水箱掛架,所述水箱掛架上安裝有水箱,所述水箱通過供水管路與所述攪拌筒和/或位于攪拌筒尾部的進料斗和/或位于進料斗下方的卸料槽連接。優選地,所述水箱掛架包括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所述水箱夾持在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之間。優選地,所述掛架為備胎掛架。優選地,所述掛架為多功能掛架,所述多功能掛架包括載物框及連接在所述載物框后部的防撞桿,所述載物框安裝在所述車架的尾端的下方。優選地,所述載物框的側面和/或頂部上還設置有腳踏板。優選地,所述載物框的前端和后端的上方均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凸出的連接座,位于所述載物框后端的連接座高于位于所述載物框前端的連接座,所述載物框通過所述連接座連接至所述車架的尾端。優選地,所述載物框中安裝有水箱,所述水箱通過供水管路與所述攪拌筒和/或位于攪拌筒尾部的進料斗和/或位于進料斗下方的卸料槽連接。優選地,所述掛架為多功能掛架,所述多功能掛架包括載物框及安裝在所述載物框上的腳踏板。優選地,所述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還包括進料斗、卸料槽和機架,所述進料斗位于攪拌筒的尾部,所述卸料槽位于進料斗的下方,所述卸料槽的底面設置有支架,所述機架的一端連接在所述車架的尾端,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支架上。優選地,所述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還包括尾翼,所述尾翼的底端安裝在所述車架的尾端,所述尾翼的頂端環繞在所述進料斗的外側。本專利技術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車架尾端上翹充當現有技術中的后臺,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整車的重量,而且可以簡化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生產工藝。車架尾端上翹后,車架尾端的底面與地面之間的距離較大。本專利技術在車架尾端下方安裝掛架,用于懸掛水箱、備胎等物品,可以使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布置更為緊湊,便于進一步降低整車重量。附圖說明構成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I為現有技術中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車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局部放大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局部放大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掛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專利技術,但是,本專利技術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圖I為現有技術中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車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局部放大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局部放大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掛架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圖2至圖8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闡述。請參考圖2至圖8,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其包括底盤及安裝于底盤上的攪拌筒15,底盤包括車架12,車架12的前端安裝有駕駛室11,車架12的尾端相對于車架12的前端上翹,且車架12的尾端的底面前低后高,車架12的尾端上安裝有托輪總成14,托輪總成14支撐攪拌筒15,車架12的尾端還安裝有用于在車架12的尾端的下方懸掛物品的掛架。本專利技術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車架尾端上翹充當現有技術中的后臺,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整車的重量,而且可以簡化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生產工藝。車架尾端上翹后,車架尾端的底面與地面之間的距離較大,因此可以將一些部件安裝在車架尾端下方。本專利技術在車架尾端下方安裝掛架,用于懸掛水箱、備胎等物品,可以使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布置更為緊湊,便于進一步降低整車重量。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車架12的中段還設置有前臺13,前臺13上安裝有減速機,減速機與攪拌筒15的前端連接,用于帶動攪拌筒15旋轉。請參考圖2至圖5,在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掛架為水箱掛架16,水箱掛架16上安裝有水箱17,水箱17通過供水管路19與攪拌筒15和/或位于攪拌筒15尾部的進料斗26和/或位于進料斗26下方的卸料槽27連接。在現有技術中,水箱一般設置在駕駛室的后方,一旦水箱漏水,將會連帶造成水箱 下方的散熱器和減速機損壞。另一方面,需要較長的水管和支撐水管的支架連接水箱和攪拌筒、進料斗、卸料槽,成本相對較高。而在本專利技術中,將水箱17通過水箱掛架16懸掛至車架12尾端的下方,可以大大縮短供水管路19的長度,也避免了水箱漏水導致散熱器和減速機的問題。而且,水箱17設置在車架12尾端的下方,還方便施工人員或者駕駛員觀察水箱17中的水位。請參考圖4,具體地,水箱掛架16包括第一抱箍162和第二抱箍164,水箱17夾持在第一抱箍162和第二抱箍164之間。第一抱箍162和第二抱箍164均大致呈半圓形,第一抱箍162和第二抱箍164互相連接構成圓形抱箍,將水箱17夾持于其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抱箍162和第二抱箍164均安裝在車架12的尾端的底面上,第二抱箍164可相對第一抱箍162開合。安裝水箱17時,先打開第二抱箍164,將水箱17放置在第一抱箍162和第二抱箍164之間,然后合上第二抱箍164,將其與第一抱箍162連接,或將其鎖固,從而將水箱17夾緊并固定。請參考圖5和圖6,在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中,掛架為備胎掛架20,用于懸掛備胎21。在車架12的尾部下方懸掛備胎21,可以方便拆裝備胎21,而且節約空間。具體地,備胎掛架20安裝在車架12的尾端內部。請參考圖7和圖8,在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中,掛架為多功能掛架23,多功能掛架23包括載物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包括底盤及安裝于底盤上的攪拌筒(15),所述底盤包括車架(12),所述車架(12)的前端安裝有駕駛室(11),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12)的尾端相對于所述車架(12)的前端上翹,且所述車架(12)的尾端的底面前低后高,所述車架(12)的尾端上安裝有托輪總成(14),所述托輪總成(14)支撐所述攪拌筒(15),所述車架(12)的尾端還安裝有用于在所述車架(12)的尾端的下方懸掛物品的掛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飛云,廖國防,賀偉,
申請(專利權)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