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絡筒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絡筒機的防振馬達,它包括凸托架和轉子軸,所述轉子軸套在凸托架內孔中;所述轉子軸緊密嵌套有前軸承和后軸承;所述凸托架的內孔中設置有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所述前軸承、后軸承的外壁與前軸承孔、后軸承孔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凸托架的支撐段的外壁直徑為40~48mm,所述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的直徑為35mm。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時,通過加大支撐段的外壁直徑,提高凸托架承重能力;通過加大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的直徑,重新更換更大的軸承與之配合,以確保馬達的承載能力;從而延長馬達的使用壽命,降低企業的加工成本。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絡筒機
,特別涉及一種絡筒機的防振馬達。
技術介紹
絡筒機是紡織行業的專用設備。絡筒作為紡紗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織造的首道工序,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因而在紡織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現有絡筒機的馬達在高速運轉時,馬達經常會產生較強烈的振動,馬達便很容易被損壞,這樣就提高了企業的加工成本。造成馬達強烈振動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凸托架較小,無法承受較大的振動;二是馬達的軸承較小,無法承載高速旋轉的馬達。故有必要對現有凸托架結構進行進一步地技術革新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絡筒機的防振馬達。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絡筒機的防振馬達,包括凸托架和轉子軸,所述轉子軸套在凸托架內孔中;所述轉子軸緊密嵌套有前軸承和后軸承;所述凸托架的內孔中設置有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所述前軸承與前軸承孔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后軸承的外壁與后軸承孔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凸托架的支撐段的外壁直徑為40 48mm,所述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的直徑為35mm。進一步地,所述凸托架的支撐段的外壁直徑為43mm。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絡筒機的防振馬達,包括凸托架和轉子軸,所述轉子軸套在凸托架內孔中;所述轉子軸緊密嵌套有前軸承和后軸承;所述凸托架的內孔中設置有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所述前軸承、后軸承的外壁與前軸承孔、后軸承孔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凸托架的支撐段的外壁直徑為40 48mm,所述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的直徑為35mm。使用本專利技術時,通過加大支撐段的外壁直徑,提高凸托架承重能力;通過加大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的直徑,重新更換更大的軸承與之配合,以確保馬達的承載能力;從而延長馬達的使用壽命,降低企業的加工成本。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附圖標記說明 1、凸托架;11、前軸承孔; 12、后軸承孔;13、支撐段; 2、轉子軸;3、前軸承; 4、后軸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絡筒機的防振馬達,包括凸托架I和轉子軸2,所述轉子軸2套在凸托架I內孔中;所述轉子軸2緊密嵌套有前軸承3和后軸承4 ;所述凸托架I的內孔中設置有前軸承孔11和后軸承孔12,所述前軸承3與前軸承孔11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后軸承4的外壁與后軸承孔12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凸托架I的支撐段13的外壁直徑為40 48mm,所述前軸承孔11和后軸承孔12的直徑為35mm。因此,本專利技術需采用6003#軸承與前軸承孔11和后軸承孔12配合使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凸托架I的支撐段13的外壁直徑為43_。在使用本專利技術時,不僅可以提高凸托架承重能力,而且可以確保馬達的承載能力;同時能夠延長馬達的使用壽命,降低企業的加工成本另外,該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絡筒機的防振馬達,包括凸托架(I)和轉子軸(2),所述轉子軸(2)套在凸托架(I)的內孔中;所述轉子軸(2)緊密嵌套有前軸承(3)和后軸承(4);所述凸托架(I)的內孔中設置有前軸承孔(11)和后軸承孔(12),所述前軸承(3)與前軸承孔(11)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后軸承(4)的外壁與后軸承孔(12)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托架(I)的支撐段(13 )的外壁直徑為40 48mm,所述前軸承孔(11)和后軸承孔(12)的直徑為 35mm。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絡筒機的防振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托架(I)的支撐段(13)的外壁直徑為43mm。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絡筒機
,特別涉及一種絡筒機的防振馬達,它包括凸托架和轉子軸,所述轉子軸套在凸托架內孔中;所述轉子軸緊密嵌套有前軸承和后軸承;所述凸托架的內孔中設置有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所述前軸承、后軸承的外壁與前軸承孔、后軸承孔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凸托架的支撐段的外壁直徑為40~48mm,所述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的直徑為35mm。使用本專利技術時,通過加大支撐段的外壁直徑,提高凸托架承重能力;通過加大前軸承孔和后軸承孔的直徑,重新更換更大的軸承與之配合,以確保馬達的承載能力;從而延長馬達的使用壽命,降低企業的加工成本。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文檔編號B65H54/74GK102874653SQ20121041603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專利技術者徐振惠 申請人:太倉東元微電機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絡筒機的防振馬達,包括凸托架(1)和轉子軸(2),所述轉子軸(2)套在凸托架(1)的內孔中;所述轉子軸(2)緊密嵌套有前軸承(3)和后軸承(4);所述凸托架(1)的內孔中設置有前軸承孔(11)和后軸承孔(12),所述前軸承(3)與前軸承孔(11)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所述后軸承(4)的外壁與后軸承孔(12)的內壁采用過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托架(1)的支撐段(13)的外壁直徑為40~48mm,所述前軸承孔(11)和后軸承孔(12)的直徑為35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振惠,
申請(專利權)人:太倉東元微電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