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種應急性便攜式糞便無害化裝置。座便器由提桶2、基座組合3和積存袋4組成,基座組合3在安裝位置上扣合在提桶2上,基座組合由底座6、座子7和蓋子8構成,在其后端有軸承基座和銷子共同構成開合機構,使座子7和蓋子8能從底座6上向后打開,座子7是積存袋4和5的安裝位置,在此安裝位置的前半部分安裝小便積存袋4,在后半部分安裝大便積存袋5。對于積存袋中的儲存物,用市售的低交聯型聚丙烯酸鈉粉末和漂白粉進行固化和消毒。(*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公共衛生中在災難環境以及特殊情況下人們生理排泄物的應急性無害化處理
技術介紹
根據常識,人們對大小便的處理,是在便桶上坐著或者在便桶上裝上臺座和蓋子后進行排便,排泄物隨后留在桶內或者隨水沖入積存系統進行下一步的處理,但在災難環境如洪災、地質災害、疫病流行等地下管網遭到破壞或者無法使用等情況下,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是一個棘手問題。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安裝和更換糞便積存袋的簡易廁所用的能進行糞便無害化處理的座便器,在遇到上述災難或者特殊情況下,能應急性的進行現場即時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方案設計的簡易廁所座便器,為上端開放的2個積存袋,將其同時安裝在座便器的基座組合上,隨后放入座便器桶體內即可使用,使用后在積存袋中投入消毒固化劑使糞便呈凝膠狀即完成了一次使用過程;通常,積存袋可提供20人次正常情況下的就廁,之后,可以方便地進行積存袋的更換,更換下來的積存袋隨后進行集中焚化或者其它無害化處理。本方案中的消毒固化劑為市售漂白粉和低交聯型聚丙烯酸鈉粉末。附圖說明圖I :本方案設計的座便器使用示意圖,包括以下3部分(I)上端開放的座便器桶體,圖中2所示;(2)安裝在桶體上端的基座組合,圖中3所示;(3)安裝在基座組合內壁上端并向下懸垂的可以分別積存小便和大便的積存袋,圖中4和5所示。圖2 :座便器分解斜視圖,包括(I)座便器桶體(圖中2)除了采用坐姿使用時能支持人體重量外,還是放置積存袋的腔室;(2)基座組合(圖中3)由底座(圖中6)、座子(圖中7)和蓋子(圖中8)三部分組成,用鉸鏈連成一體,座子7與蓋子8為同一方向開合,是安裝積存袋的主要部件。(3)積存袋由2部分組成,分別是小便積存袋(圖中4)和大便積存袋(圖中5),為2個半圓狀的上端開口底部無滲漏的塑料薄膜袋。(4)基座組合中(圖中3),底座6與座便器桶體2上下壓緊即連成一體。圖3A :基座組合分解斜視圖,包括底座本體61、座子本體71和蓋子8,座子7的內環壁74左右側分別對稱開有狹縫75圖3B :小便積存袋4和大便積存袋5的開口向上,以圖示的開口形式,插入座子7上的內環壁74處的狹縫75,此為積存袋的初步安裝。圖4A:座便器剖面圖(I)積存袋底部朝下穿過底座中孔62位置(附圖2中62處),座子7隨即向下扣合,其座子內環壁74之外側與底座6中的底座內環63的內側卡緊,積存袋安裝即完成。圖4B :座子內環壁74處的積存袋安裝狹縫75示意圖圖5 :座便器合成斜視圖(I)積存袋(圖中4和5)套入座子7的相應位置,翻下座子7并使積存袋懸垂進桶體2內,合上蓋子即進入初始使用狀態;(2)使用時,掀起蓋子按常規坐姿如廁方式進行;(3)使用后,將消毒固化劑撒入積存袋中,即可進行糞便的無臭消毒固化處理;合上蓋子,如廁過程結束。(4)需要更換積存袋時,按照上述相反的程序進行;(5)將已呈凝膠狀的糞便隨積存袋一齊取出,集中焚化作無害化處理。圖6 :座便器積存袋的另一種方式的安裝示意圖(I)A為座便器前端,B為后端(2)C為蓋子閉合方向,D為開啟方向具體實施方式第一實施方案本簡易廁所用的座便器可安置在預設的使用場所中,以坐姿進行大小便。糞便積存在座便器的積存袋中,經消毒固化處理后,連袋取出進行焚化處理。如圖2、圖3A以及圖3B所示,桶體2和和基座組合3都必須安裝上積存袋4和5.桶體2由鐵板制成圓桶型容器,如圖4A所示,為圓筒形狀的桶壁21和桶底22組成,容積的大小為13至28立升,高度應方便進行大小便,原則上能一個人就可搬運。考慮到在室外使用,本實施例采用鐵板制作,但不局限于鐵板,也可用不銹鋼板和合成樹脂制作。座便器的基座組合3如圖2及圖3A所示,由合成樹脂制成,由底座6、座子7和蓋子8共三大部分組成。底座6如圖3A所示,其外側應比桶體2上緣的外徑略大,呈前后軸線略長的橢圓形。底座6,如圖3A和圖4A所示,分為底座本體61、底座中孔62,、底座內環63、底座外環64和軸承座65 ;底座本體61,如圖3A和圖4A所示,安裝在桶體2的上端,位于座子7和桶體2之間;在底座本體61上的底座中孔62的前后位置設計有磁鐵10,其位置如圖4A所示;通過磁力將底座本體61與本實施例中的鐵制桶體2的上緣吸附,從而進行定位并防止脫落;底座中孔62對應于提桶2的開口,為底座6的中央開口部分。底座本體61中間的中空部分,如圖3A和圖4A所示,形成底座中孔62。底座本體61內側的垂直部分,如圖4A所示,形成底座內環63 ;底座本體61外側的垂直部分,如圖4A所示,形成底座外環64。底座內環63和底座外環64的設計高度,在基座組合安裝到桶體2上后,即使向基座組合水平方向施力,也能防止基座組合從桶體2上脫落。 軸承座65,如圖3A所示,位于底座6的后方,是座子7和蓋子8與底座6的鏈接位置,用銷子9插入即可將底座6、座子7和蓋子8進行連接,如圖4A所示;在蓋子8于D向打開時,其后端與底座外環64相抵,阻止了蓋子8的進一步后傾。座子7,如圖3A所示,可分為座子本體71、座子橢圓孔72、座子連接部分73和座子內環74 ;座子本體71是使用者的坐便位置,由平板部分和座子橢圓孔72形成適合于坐便的橢圓孔形狀;座子橢圓孔72對應于底座6上的底座中孔62,形成座子7的中間部分;座子連接部分73,如圖3A和圖4A所示,對應于底座6上的軸承座65,通過軸桿9與底座6相連,實現了座子的C D向的扇形開合;積存袋安裝位置位于座子內環74,如圖3A、圖3B和圖4A所示,位于座子本體71的內環壁四周,是內環壁的垂直向下延伸部分,其左右相對位置處,各有一條可供積存袋上緣嵌裝的狹縫75 ;狹縫75,如圖4A、圖4B所示,嵌裝上前后2個積存袋后,將座子橢圓孔72的空間分為前面和后面2個區域;前面區域是安置小便積存袋4的區域;后面區域是安置大便積存袋5的區域;此外,狹縫75上部的圓孔,能夠將插入狹縫75處的積存袋4和5的上部扣住,具有防脫落功能;如上所述,底座6、座子7和蓋子8組合而成的基座組合3,在使用時,使用者的體重會直接通過底座6和座子7,傳遞到提桶2的桶壁上,如圖4A所示;蓋子8,如圖3A所示,可以防止積存袋中的臭味外逸,同時,也可對不使用時的座子7進行遮蓋;蓋子8的后端,如圖3A所示,有鏈接部位81,與座子7—樣,對應于底座6上的軸承座65,通過軸桿9與底座6和座子7鏈接,實現了開合的功能;大便積存袋5和小便積存袋4,如圖3B所示,是矩形狀的袋子,,為了使其保持一定的形狀以便安裝在座子7上的安裝區域座子內環74上,采用具有預定剛性的乙烯材料制成;大便積存袋5和小便積存袋4的袋口,經過座子內環74的外緣和狹縫75進行安裝,由于袋口略經擴張而有彈性,與安裝位置切合后,能在座子內環74上保持其特定的形狀。為了減輕大便積存袋5和小便積存袋4在安裝位置的重力,如圖4A所示,袋底應能到達桶體2的底部,使重量能分散到桶底而不致使袋口脫落。大便積存袋5和小便積存袋4,如圖3B所示,為了更換時的衛生起見,設計了翻邊51 和 41 ;翻邊51和41,如圖3B和圖4A所示,應具有一定的折疊長度后方可安裝在基座組合3上,這樣,在更換積存袋時,通過將折疊處復原,就可以安全地對積存袋進行處理了 ;解手后,可以在大便積存袋5和小便積存袋4中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應急性便攜式糞便無害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座便器由座便器桶體部分、基座組合部分和積存袋三大部分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雯龍,水津慎吾,丁一沅,
申請(專利權)人:胡雯龍,水津慎吾,丁一沅,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