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包括:移動機架,所述移動機架上裝配有放入裝置、頂入裝置,所述放入裝置與頂入裝置并列平行設于所述移動機架上,所述放入裝置包括固定板、雙端夾爪、檢測裝置,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移動機架下方,所述雙端夾爪與檢測裝置分別設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檢測裝置包括發射端、接收端,所述發射端與接收端相對設于所述雙端夾爪兩側,所述頂入裝置包括動力裝置、頂桿,所述頂桿與動力裝置驅動連接,所述頂桿與所述雙端夾爪并列平行設置。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實現放入的同時實現前一次放入的釘子頂入,用自動化裝置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
技術介紹
吻合器是世界上首例縫合器,用于胃腸吻合已近一個世紀,直到1978年管型吻合器才廣泛用于胃腸手術。一般分為一次性或多次使用的吻合器,進口或國產吻合器。它是醫學上使用的替代傳統手工縫合的設備,由于現代科技的發展和制作技術的改進,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吻合器質量可靠,使用方便,嚴密、松緊合適,尤其是其縫合快速、操作簡便及很少有副作用和手術并發癥等優點,有時還使得過去無法切除的腫瘤手術得以病灶切除,很受國內外臨床外科醫生的青睞和推崇。吻合器中一重要部件就是釘倉了,對于釘倉內釘子的安裝一直存在很大困難,現·階段的裝釘工作還是采用人工裝釘,不僅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較高,還會出現漏裝的現象,釘倉的質量難以控制,產品統一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能夠利用簡單結構實現一次放入同時頂入釘子,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動化程度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包括移動機架,所述移動機架上裝配有放入裝置、頂入裝置,所述放入裝置與頂入裝置并列平行設于所述移動機架上,所述放入裝置包括固定板、雙端夾爪、檢測裝置,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移動機架下方,所述雙端夾爪與檢測裝置分別設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雙端夾爪與檢測裝置信號連接,所述頂入裝置包括動力裝置、頂桿,所述頂桿與動力裝置驅動連接,所述頂桿與所述雙端夾爪并列平行設置。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驅動裝置,所述氣缸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頂桿往復運動。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驅動裝置,所述氣缸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頂桿往復運動。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檢測裝置為光纖傳感器。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雙端夾爪為氣動雙端夾爪。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能夠實現放入的同時實現前一次放入的釘子頂入,用自動化裝置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的右視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移動機架,2、固定板,3、雙端夾爪,4、檢測裝置,5、動力裝置,6、頂桿,7、釘子,8、釘倉,9、位移伺服電機。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I、圖2,本技術實施例包括一種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包括移動機架1,所述移動機架I上裝配有放入裝置、頂入裝置,所述放入裝置與頂入裝置并列平行設于所述移動機架I上。所述放入裝置包括固定板2、雙端夾爪3、檢測裝置4,所述固定板2固定于所述移動機架I下方,所述雙端夾爪3與檢測裝置4分別設于所述固定板2上,所述雙端夾爪3與檢測裝置4信號連接。 雙端夾爪3從側端將釘子7的兩端一起夾住,放入指定的釘倉8,確保了被校正過的釘子7的尺寸不變形,增加了釘子7的強度。檢測裝置4是檢測雙端夾爪3是否正確夾取到釘子7,并將釘子7正確放入釘倉8。所述檢測裝置4為光纖傳感器。因為光纖傳感器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幾何形狀具有多方面的適應性,可以制成任意形狀的光纖傳感器;傳感物理信息廣泛;且具有與光纖遙測技術的內在相容性,能夠通過遙測技術控制。所述頂入裝置包括動力裝置5、頂桿6,所述頂桿6與動力裝置5驅動連接,所述頂桿6與所述雙端夾爪3并列平行設置。所述動力裝置5為氣缸驅動裝置,所述氣缸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頂桿6往復運動。當雙端夾爪3將釘子7放入釘倉8的指定位置的同時,頂桿6在動力裝置5的驅動下,做伸出的動作,將與被放入釘倉8釘子7相連排列的上次放入釘子7頂入釘倉8,放入釘子7與頂入釘子7的動作為同時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雙端夾爪3將釘子7夾取后放入釘倉8,同時頂入裝置動作,當放入與頂入動作完成后,頂桿6收回,雙端夾爪3松開,此時釘倉8在位移伺服電機9的帶動下朝一個方向運行,檢測裝置4開始工作,一次放入動作能夠檢測到兩個釘端信號,則說明抓取放入動作正確。而這次放入的釘子7將在放入下一個釘子7的同時被頂入釘倉8。由于氣動式結構結構簡單、輕便、安裝維護簡單,且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排氣處理方便,不污染環境,環保又安全,所述雙端夾爪3為氣動雙端夾爪。本技術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能夠實現放入的同時實現前一次放入的釘子7頂入,用自動化裝置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機架,所述移動機架上裝配有放入裝置、頂入裝置,所述放入裝置與頂入裝置并列平行設于所述移動機架上,所述放入裝置包括固定板、雙端夾爪、檢測裝置,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移動機架下方,所述雙端夾爪與檢測裝置分別設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雙端夾爪與檢測裝置信號連接,所述頂入裝置包括動力裝置、頂桿,所述頂桿與動力裝置驅動連接,所述頂桿與所述雙端夾爪并列平行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驅動裝置,所述氣缸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頂桿往復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為光纖傳感器。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端夾爪為氣動雙端夾爪。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包括移動機架,所述移動機架上裝配有放入裝置、頂入裝置,所述放入裝置與頂入裝置并列平行設于所述移動機架上,所述放入裝置包括固定板、雙端夾爪、檢測裝置,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移動機架下方,所述雙端夾爪與檢測裝置分別設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檢測裝置包括發射端、接收端,所述發射端與接收端相對設于所述雙端夾爪兩側,所述頂入裝置包括動力裝置、頂桿,所述頂桿與動力裝置驅動連接,所述頂桿與所述雙端夾爪并列平行設置。通過上述方式,本技術能夠實現放入的同時實現前一次放入的釘子頂入,用自動化裝置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檔編號A61B17/11GK202665608SQ20122032369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專利技術者姚輝 申請人:常州中村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吻合器釘倉用釘子裝釘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機架,所述移動機架上裝配有放入裝置、頂入裝置,所述放入裝置與頂入裝置并列平行設于所述移動機架上,所述放入裝置包括固定板、雙端夾爪、檢測裝置,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移動機架下方,所述雙端夾爪與檢測裝置分別設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雙端夾爪與檢測裝置信號連接,所述頂入裝置包括動力裝置、頂桿,所述頂桿與動力裝置驅動連接,所述頂桿與所述雙端夾爪并列平行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輝,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中村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