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在主機(1)上裝有血液凈化器(2),該血液凈化器(2)的一個血液側接頭與動脈管路(3)的一端連接,動脈管路(3)從血泵(4)上繞過,血液凈化器(2)的另一個血液側接頭與靜脈管路(5)連接,在所述主機(1)上裝有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所述第一輸入泵(6)通過第一輸入管路(8)與動脈管路(3)連通,第二輸入泵(7)通過第二輸入管路(9)與靜脈管路(5)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枸櫞酸抗凝血液凈化治療過程中不需要外接輸入裝置,整機獨立一體,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解決了血液凈化治療病房空間緊張的現狀,有利于血液凈化設備對重癥患者的搶救。(*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
,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技術背景 各種血液凈化治療(如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連續性血液凈化等)都需要將患者血液引出體外進行凈化后再回輸人體,是一個血液連續體外循環的過程,而抗凝是保證其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之一。目前應用最廣泛分抗凝劑是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新一代抗凝劑水蛭素等。然而,當患者存在有活動性出血或出血傾向時,這些抗凝方法幾乎都無法使用。而真正的無肝素血液凈化治療需要定期用一定量的生理鹽水沖洗凈化器,不適于較長時間的使用,存在技術上的限制。因此,對于上述患者的血液凈化治療采用局部枸櫞酸抗凝成為主要選擇,其原理是當人體血液引出時連續輸入枸櫞酸鈉溶液,該枸櫞酸鈉螯合血中鈣離子生成難以離解的可溶性復合物枸櫞酸鈣,使血中鈣離子減少,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從而達到抗凝的作用,當體外血液進入人體時,再次輸入含鈣離子溶液,使其達到人體正常水平并回復人體凝血機制。現有設備在進行枸櫞酸抗凝血液凈化治療時,需要外接輸入裝置,導致設備數量多、所占空間大,會導致病房空間緊張,不利于血液凈化設備對重癥患者的搶救。同時,外接輸入裝置無法與血液凈化設備進行通訊及控制,只能人工調整,使操作繁瑣、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方便進行各種血液凈化治療的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在主機(I)上裝有血液凈化器(2),該血液凈化器(2)的一個血液側接頭與動脈管路(3)的一端連接,動脈管路(3)從血泵(4)上繞過,血液凈化器(2)的另一個血液側接頭與靜脈管路(5)連接,其關鍵在于在所述主機(I)上裝有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所述第一輸入泵(6)與動脈管路(3)連通,第二輸入泵(7)與靜脈管路(5)連通。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人體血液在血泵的驅動下依次進入動脈管路、血液凈化器,血液經過血液凈化器處理后再通過靜脈管路回輸人體。在此過程中,第一輸入泵按要求速率從動脈管路中連續輸入枸櫞酸鹽溶液,該枸櫞酸鹽溶液螯合血中鈣離子生成難以離解的可溶性復合物枸櫞酸鈣,使血液在管路和血液凈化器中均不出現凝血,血液在進入人體之前的靜脈管路中,第二輸入泵按要求速率連續輸入鈣離子溶液,使進入人體血液中的鈣離子得到補充。第一輸入泵、第二輸入泵和血泵的速率根據血液中鈣離子的含量、枸櫞酸濃度、鈣離子溶度進行調整,保證抗凝效果最佳和人體鈣離子平衡。作為優選,有利于管路連接,所述第一輸入泵(6)通過第一輸入管路(8)與動脈管路(3)連通,所述第二輸入泵(7)通過第二輸入管路(9)與靜脈管路(5)連通。所述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均通過導線與主機(I)的控制電路連接。這樣兩個輸入泵與血液凈化設備之間可進行通訊和自動控制,提高了治療的精確性,減少了人力操作強度和難度,方便進行各種血液凈化治療。為了便于布置,有利于管路連接,所述血液凈化器(2)安裝在主機(I)正面的中部,所述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分居在血液凈化器(2)的兩側。為了方便移動,提高移動的便捷性和靈活性,在所述主機(I)底部的四個角處裝有滾輪(1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枸櫞酸抗凝血液凈化治療過程中不需要外接輸入裝置,整機獨立一體,結構緊 湊,占用空間小,解決了血液凈化治療病房空間緊張的現狀,有利于血液凈化設備對重癥患者的搶救。2)輸入裝置與血液凈化設備可進行通訊和自動控制,提高了治療的精確性,減少了人力操作強度和難度,方便進行各種血液凈化治療。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血液凈化設備可以是血液透析機、血液濾過機、血液灌流機、連續性血液凈化裝置等。該血液凈化設備具有主機1,在主機I底部的四個角處均裝有滾輪10,以方便主機I移動。在所述主機I正面的中部安裝血液凈化器2,該血液凈化器2的一個血液側接頭與動脈管路3的一端連接,動脈管路3從血泵4上繞過,血泵4安裝在主機I上,并位于血液凈化器2上部的左側。血液凈化器2的另一個血液側接頭與靜脈管路5連接,在所述主機I的正面還裝有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分居在血液凈化器2的兩側,并呈左右對稱布置。所述第一輸入泵6通過第一輸入管路8與動脈管路3連通,第二輸入泵7通過第二輸入管路9與靜脈管路5連通。第一輸入泵6及第二輸入泵7均通過導線與主機I的控制電路連接,第一、第二輸入泵6、7的工作由主機I的控制電路進行控制。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人體血液在血泵4的驅動下依次進入動脈管路3、血液凈化器2,血液經過血液凈化器2處理后再通過靜脈管路5回輸人體。在此過程中,第一輸入泵6按要求速率從動脈管路3中連續輸入枸櫞酸鹽溶液,該枸櫞酸鹽溶液螯合血中鈣離子生成難以離解的可溶性復合物枸櫞酸鈣,使血液在管路和血液凈化器2中均不出現凝血,血液在進入人體之前的靜脈管路5中,第二輸入泵7按要求速率連續輸入鈣離子溶液,使進入人體血液中的鈣離子得到補充。權利要求1.一種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在主機(I)上裝有血液凈化器(2),該血液凈化器(2)的一個血液側接頭與動脈管路(3)的一端連接,動脈管路(3)從血泵(4)上繞過,血液凈化器(2)的另一個血液側接頭與靜脈管路(5)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機(I)上裝有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所述第一輸入泵(6)與動脈管路(3)連通,第二輸入泵(7)與靜脈管路(5)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入泵(6)通過第一輸入管路(8)與動脈管路(3)連通,所述第二輸入泵(7)通過第二輸入管路(9)與靜脈管路(5)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均通過導線與主機(I)的控制電路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凈化器(2)、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均安裝在主機(I)正面。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機(I)底部的四個角處裝有滾輪(10)。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在主機(1)上裝有血液凈化器(2),該血液凈化器(2)的一個血液側接頭與動脈管路(3)的一端連接,動脈管路(3)從血泵(4)上繞過,血液凈化器(2)的另一個血液側接頭與靜脈管路(5)連接,在所述主機(1)上裝有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所述第一輸入泵(6)通過第一輸入管路(8)與動脈管路(3)連通,第二輸入泵(7)通過第二輸入管路(9)與靜脈管路(5)連通。本技術在枸櫞酸抗凝血液凈化治療過程中不需要外接輸入裝置,整機獨立一體,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解決了血液凈化治療病房空間緊張的現狀,有利于血液凈化設備對重癥患者的搶救。文檔編號A61M1/36GK202666060SQ20122029582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枸櫞酸抗凝裝置的血液凈化設備,在主機(1)上裝有血液凈化器(2),該血液凈化器(2)的一個血液側接頭與動脈管路(3)的一端連接,動脈管路(3)從血泵(4)上繞過,血液凈化器(2)的另一個血液側接頭與靜脈管路(5)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機(1)上裝有第一輸入泵(6)和第二輸入泵(7),所述第一輸入泵(6)與動脈管路(3)連通,第二輸入泵(7)與靜脈管路(5)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光勇,任應祥,王勇清,李昔華,賴明忠,秦春林,謝川,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