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脫鹽設備,包括筒體,筒體上設有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筒體內設有二個以上的滲透膜管,滲透膜管的一端與進料管連通,滲透膜管的另一端與出料管連通,筒體內滲透膜管外形成有腔體,腔體與出水管連通;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的管徑比為:59~63:48~52:5.8~6.3。其能夠更充分的將咸蛋白中的部分鹽脫去,以便于再次利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脫鹽設備,特別是對咸蛋白進行脫鹽的設備。
技術介紹
咸蛋又稱鹽蛋、腌蛋、味蛋等,是一種風味特殊、食用方便的再制蛋。咸蛋的生產極為普遍,全國各地均有生產。咸蛋由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腌制,其營養(yǎng)素便有顯著的變化,蛋白質含量明顯減少,由鮮蛋的每百克含14. 7克,下降為10. 4克;脂肪含量明顯增多,由鮮蛋每百克含11. 6克,上升為13. I克,且脂肪的含量大部分含在蛋黃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變化更大,由鮮蛋每百克含糖I. 6克,上升為10. 7克;礦物質保存較好,鈣的含量還大大提高,由鮮蛋每百克含55暈克,上升為512暈克。在日常生活中,咸蛋的食用方法很多,如直接食用,使用在月餅、粽子、包子中,如果是直接食用,則咸蛋黃和咸蛋白都能被利用,而對于月餅、粽子、包子等,只是利用了咸蛋黃,而咸蛋白則被大批的丟掉,這樣,不僅污染了環(huán)境,而且造成了大量的咸蛋白浪費,也從·來沒有人想過將此類咸蛋白重新利用起來。即使能夠利用,由于咸蛋白中的含鹽量較大,則無法直接利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脫鹽設備,其能夠更充分的將咸蛋白中的部分鹽脫去,以便于再次利用。為達到上述目的,一種脫鹽設備,包括筒體,筒體上設有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筒體內設有二個以上的滲透膜管,滲透膜管的一端與進料管連通,滲透膜管的另一端與出料管連通,筒體內滲透膜管外形成有腔體,腔體與出水管連通;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的管徑比為59 63:48 52:5. 8 6. 3。作為具體化,進料管的管徑大小為600mm,出料管的管徑大小為500mm,出水管的管徑大小為60m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的管徑比為59 63:48 52:5. 8 6. 3 :這樣,能保證滲透膜內的壓力在3_4MPa,使水分子、鹽分子充分的從滲透膜透過,而有效的阻止咸蛋白分子透過滲透膜,充分將咸蛋白與水、鹽分離開來,有效的脫去了咸蛋白中的鹽分,解決了咸蛋白難以重復利用的技術難題。附圖說明圖I為脫鹽設備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不,脫鹽設備包括筒體I,筒體I上設有進料管2、出料管3和出水管4,筒體I內設有二個以上的滲透膜管5,滲透膜管由滲透膜制作而成,滲透膜管5的一端與進料管2連通,滲透膜管5的另一端與出料管3連通,筒體I內滲透膜管外形成有腔體6,腔體6與出水管3連通;進料管2、出料管3和出水管4的管徑比為59 63:48 52:5. 8 6. 3,其中,優(yōu)選進料管的管徑大小為600mm,出料管的管徑大小為500mm,出水管的管徑大小為60mmo利用上述脫鹽設備進行脫鹽的過程是(I)將咸蛋白裝入到容器中常溫發(fā)酵2-4小時,優(yōu)選3小時,使蛋白質發(fā)生一定程度的降解而形成預消化狀態(tài),并且限制腸道內的有害菌,促進益生菌的活動,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能。 (2)利用磨碎機將發(fā)酵后的咸蛋白磨碎,磨碎機的轉速為90-110轉/分,優(yōu)選100轉/分。以細化咸蛋白的顆粒粒徑和均勻咸蛋白顆粒,使其能與新鮮蛋充分的混合均勻,而且具有提高雞蛋干細膩口感的作用。(3)將咸蛋白和水按1:0. 9-1. 2的比例混合均勻形成水蛋混合物,優(yōu)選I :1. 1,利用泵7將水蛋混合物經(jīng)進料管2壓入到脫鹽設備中的滲透膜管5內,在3-4MPa的壓力作用下,部分水分子和鹽分子從滲透膜管5滲透到腔體6內經(jīng)出水管4排出,咸蛋白則保留在滲透膜管5內并經(jīng)出料管3排出。(4)測試經(jīng)出料管3排出的咸蛋白的鹽濃度,如鹽濃度大于1%,則重復上述步驟(3)直到鹽濃度小于或等于1%。上述脫鹽設備,由于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的管徑比為59 63:48 52:5. 8 6. 3 :這樣,能保證滲透膜內的壓力在3-4MPa,使水分子、鹽分子充分的從滲透膜透過,而有效的阻止咸蛋白分子透過滲透膜,充分將咸蛋白與水、鹽分離開來,有效的脫去了咸蛋白中的鹽分,解決了咸蛋白難以重復利用的技術難題。權利要求1.一種脫鹽設備,包括筒體,筒體上設有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筒體內設有二個以上的滲透膜管,滲透膜管的一端與進料管連通,滲透膜管的另一端與出料管連通,筒體內滲透膜管外形成有腔體,腔體與出水管連通;其特征在于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的管徑比為59 63:48 52:5. 8 6. 3。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脫鹽設備,其特征在于進料管的管徑大小為600mm,出料管的管徑大小為500mm,出水管的管徑大小為60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脫鹽設備,包括筒體,筒體上設有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筒體內設有二個以上的滲透膜管,滲透膜管的一端與進料管連通,滲透膜管的另一端與出料管連通,筒體內滲透膜管外形成有腔體,腔體與出水管連通;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的管徑比為59~63:48~52:5.8~6.3。其能夠更充分的將咸蛋白中的部分鹽脫去,以便于再次利用。文檔編號B01D61/36GK202666699SQ20122023689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專利技術者楊碓山 申請人:廣州寶旺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脫鹽設備,包括筒體,筒體上設有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筒體內設有二個以上的滲透膜管,滲透膜管的一端與進料管連通,滲透膜管的另一端與出料管連通,筒體內滲透膜管外形成有腔體,腔體與出水管連通;其特征在于:進料管、出料管和出水管的管徑比為:59~63:48~52:5.8~6.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楊碓山,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寶旺農副產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