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主要包含一浮動平臺、設于浮動平臺上的風力發電機,以及連接于該浮動平臺的海底固定樁。其中,同一浮動平臺上裝設兩臺左右對稱的風力發電機,并以繩索將浮動平臺及風力發電機于海底固定樁,借助該兩臺風力發電機的葉片旋轉發電,在浮動平臺中間產生一為向上、一為向下的相反方向的扭力,如此因兩臺的轉速及輸出電能大約相等,即可抵消葉片旋轉的扭力,使得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得以保持平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有關于一種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尤指一種可抵消葉片旋轉的扭力,進而使得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得以保持平衡的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
技術介紹
現階段,于石化能源即將面臨耗竭的年代,目前風力發電機乃是最低 價的再生能源,因此,近年來各國都大力的發展,但因陸上土地成本過高,且海上風力較強,因此風力發電漸漸的移往海上建置。但若是海水深度超過35米以上時,則會出現塔架建置不易的情況,故目前只能在近岸建置,因而其范圍和風力當然小于廣大的離岸或遠岸。而若要在水深超過35米的離岸或遠岸裝置風力發電機,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如圖I所示,即將一風力發電機10裝置于浮動平臺11,以壓艙物12做前后平衡,此浮動平臺11是以繩索13,系于固定于海床14的海底固定樁15,另于浮動平臺11設有尾翼16以代替偏航裝置(yawingdevice)讓浮動平臺11隨風向17漂移于海面18,使得風力發電機10的葉片19對準風向。此方法看似簡單又經濟,相信很多人都想這樣做,然卻存在許多不可行的因素。如圖2所示,當葉片19轉動時,為了發出電力,其風力發電機10會有電磁力,將轉軸緊吸,進而將旋轉動能轉換為電力輸出。因而葉片19產生的旋轉扭力將作用于風力發電機10的定子、塔架以及浮動平臺11 (因此三者都固定在一起),使得浮動平臺11如圖2所示,產生傾斜現象甚至倒塌。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找到方法足以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專利,如美國專利7,612,462,7,156,586,7,819,073,D0567176 等,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申請人:有鑒于此,乃秉持從事該項業務多年的經驗,經不斷研究、實驗,遂萌生改良一種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可使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得以保持左右平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以一浮動平臺,裝置兩臺左右對稱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由于各轉速及輸出電能大約相等,即可于平臺中間抵消葉片旋轉的扭力,進而使得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得以保持平衡。前述的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包含一浮動平臺、設于浮動平臺上的風力發電機,以及連接于該浮動平臺的海底固定樁,其中,在該浮動平臺上設有兩臺風力發電機,并以繩索將浮動平臺及風力發電機系于海底固定樁,借助該兩臺風力發電機的旋轉發電,即會在平臺中間各產生一向上和向下的扭力,其中,因兩臺風力發電機的轉速及輸出電能大約相等,故而只要浮動平臺夠堅固,即可互相抵消葉片旋轉的扭力,使得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得以保持平衡。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一種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包含一個浮動平臺、設于浮動平臺上的風力發電機,以及以繩索連接于浮動平臺及風力發電機的海底固定樁,其中該浮動平臺上設有左右對稱的兩臺風力發電機,且該兩臺風力發電機的轉速及輸出電能大約相等,以使該風力發電機于平臺中間各產生一個能抵消兩邊葉片旋轉扭力的向上和向下的扭力而使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保持平衡。其中前述的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其中的風力發電機可為水平軸式(HAWT, HorizontAl-Axis Wind TurBine)或垂直軸式(Vertical-Axis WindTurbine),其對準風向可為上風式(up-wind type即風葉在機艙前面),也可為下風式(down-wind type),或一為上風式,一為下風式。本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本技術是置于浮動平臺,借助兩臺風力發電機的葉片旋轉發電,在平臺中間產生向上及向下相反方向的扭力,由于各轉速及輸出電能大約相等,即可互相抵消葉片旋轉的扭力,進而使得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得以保持平衡。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風力發電機結構圖。圖2為現有風力發電機傾斜狀態圖。圖3為本技術的結構圖。圖4為圖3的前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結構圖。其中10·風力發電機11·浮動平臺12·壓艙物13·繩索14·海床15·海底固定樁16·尾翼17·風向18·海面19葉片 20、20A、20B浮動平臺21A、21B風力發電機22·海底固定樁23·繩索24·海床25、25Α、25Β·壓艙物 26·尾翼27·風向28·海面29Α、29Β·葉片30Α·向上扭力30Β·向下扭力31·銜接橫梁。具體實施方式請同時參閱圖3及圖4,為本技術的結構圖及前視圖。如圖所示,本技術包含一浮動平臺20、設于浮動平臺20上的兩臺左右對稱的風力發電機21Α、21Β,以及連接于該浮動平臺20的海底固定樁22。于本實施例中,該兩臺風力發電機21Α、21Β都為水平軸上風式,也可為垂直軸式,另其對準風向可為下風式或一上風式、一下風式。將該浮動平臺20及風力發電機21Α、21Β以繩索23系于海底固定樁22,使海底固定樁22固定于海床24。浮動平臺20上另設有一壓艙物25做前后平衡,以及另設有一尾翼26以代替偏航裝置(yawing device),讓浮動平臺20隨風向27漂移于海面28,使得風力發電機21A、21B的葉片29A、29B對準風向27。借助前件的組合,風力發電機21A將在浮動平臺20的中間產生30A的向上扭力,風力發電機21B將在浮動平臺20的中間產生30B的向下扭力,因兩臺風力發電機的轉速及輸出電能大約相等,只要浮動平臺夠堅固,即可抵消葉片29A、29B旋轉的扭力,使得風力發電機21A、21B和浮動平臺20得以保持左右平衡。浮動平臺20也可為各種形狀及結構,請參閱圖5,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結構圖。如圖所示,本技術的浮動平臺20可分為兩個,即圖中的20A和20B,中間以銜接橫梁31銜接固定,以成為一整體浮動平臺,只要將此銜接橫梁31做得夠堅固,同樣可抵消兩發電機的扭力。前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而非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凡經由些微修飾、變更,仍不失本技術的要義所在,亦不脫本技術的精神范疇。綜上所述,本技術是置于浮動平臺,借助兩臺風力發電機的葉片旋轉發電,在平臺中間產生向上及向下相反方向的扭力,由于各轉速及輸出電能大約相等,即可互相抵消葉片旋轉的扭力,進而使得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得以保持平衡。但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實·施范圍;因此,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及創作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仍屬本技術專利涵蓋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包含一個浮動平臺、設于浮動平臺上的風力發電機,以及以繩索連接于浮動平臺及風力發電機的海底固定樁,其特征在于 該浮動平臺上設有左右對稱的兩臺風力發電機,且該兩臺風力發電機的轉速及輸出電能大約相等,以使該風力發電機于平臺中間各產生一個能抵消兩邊葉片旋轉扭力的向上和向下的扭力而使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保持平衡。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風力發電機為水平軸式或垂直軸式。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兩個風力發電機為上風式或下風式,或一個上風式、一個下風式。專利摘要一種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主要包含一浮動平臺、設于浮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抵消漂浮式風力發電機旋轉扭力的裝置,包含一個浮動平臺、設于浮動平臺上的風力發電機,以及以繩索連接于浮動平臺及風力發電機的海底固定樁,其特征在于:該浮動平臺上設有左右對稱的兩臺風力發電機,且該兩臺風力發電機的轉速及輸出電能大約相等,以使該風力發電機于平臺中間各產生一個能抵消兩邊葉片旋轉扭力的向上和向下的扭力而使風力發電機和浮動平臺保持平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國勝,
申請(專利權)人:赫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