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飛機迫降用的地面輔助托架裝置,包括左右的縱向支撐梁,左右的縱向支撐梁之間橫向連接有多個連接桿,左右的縱向支撐梁安裝有滾輪,縱向支撐梁設置有加速牽引裝置;左右的縱向支撐梁向上通過液壓缸與托架梁連接,托架梁向上通過多組緩沖裝置與橋鞍連接,橋鞍的縱向中心線上設置有弧形橡膠板,橋鞍的兩邊分別設置有一套卡瓦,每邊的卡瓦分別與一個液壓動作筒連接,兩邊卡瓦的內側各設置有一個傳感器;托架梁上設置有圖像傳輸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裝置,防止機身與地面磨擦和滑行方向難以控制的危險,保證乘客和飛機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飛機航空救援設備
,涉及一種飛機迫降用的地面輔助托架裝置。
技術介紹
一般情況下,飛機降落時后輪先著地,隨著向前滑行一段距離后慢慢放下機頭,前輪再柔和著地,完成著陸。當飛機的前起落架或后起落架出現故障不能正常降落時,就需要在機場或較平坦的地方進行迫降。飛機迫降時,則是后部著陸后,慢慢放下機頭,不可避免機頭或機尾與地面接觸硬摩擦,這樣難免產生火花和撞擊,而且滑行方向難以控制,非常危險。雖然也可采取在機場跑道上噴撒大量滅火泡沫,以防止機身與地面磨擦產生的火花引起飛機爆炸,但危險性仍然很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飛機迫降用的地面輔助托架裝置,解決了在飛機前起落架或后起落架出現故障不能正常降落,在迫降時機身與地面磨擦產生的著火危害、飛機滑行方向難以控制,導致飛機爆炸或損壞,人員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飛機迫降用的地面輔助托架裝置,包括左右兩側沿縱向平行設置的縱向支撐梁,左右的縱向支撐梁之間橫向連接有多個連接桿,左右的縱向支撐梁上安裝有多組滾輪;縱向支撐梁沿縱向連接有加速牽引裝置;左右的縱向支撐梁向上分別通過液壓缸與托架梁連接,托架梁上方設置有橋鞍,托架梁與橋鞍之間通過多組緩沖裝置連接,橋鞍上表面的橫向中心線上設置有弧形橡膠板;弧形橡膠板的兩邊分別設置有一套卡瓦,每套卡瓦分別與一個液壓動作筒連接;每套卡瓦的內側各設置有一個傳感器,托架梁上還設置有圖像傳輸裝置,圖像傳輸裝置、兩側的傳感器、兩側的液壓動作筒、兩側的液壓缸、加速牽引裝置均與中央控制器連接。本技術的飛機迫降用的地面輔助托架裝置,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加速牽引裝置選用牽引車。所述的加速牽弓I裝置選用電動或電磁軌道加速裝置。所述的緩沖裝置采用彈簧減震方式,即橋鞍下表面通過多組銷軸與托架梁上表面絞接,每組銷軸圓周套裝有彈簧。所述的連接桿的跨度較大時,在連接桿下表面安裝有幾組輪子。所述的兩側的滾輪分別壓在飛機場跑道兩邊沿所設置的軌道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有效避免飛機前起落架或后起落架出現故障不能正常降落需要迫降時,防止機身與地面磨擦產生的火花引起飛機爆炸和飛機滑行方向難以控制沖出跑道造成的危險,保證乘客和飛機安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托架梁,2.橋鞍,3.緩沖裝置,4.液壓缸,5.縱向支撐梁,6.連接桿,7.輪軸,8.滾輪,9.軌道,10.圖像傳輸裝置,11.液壓動作筒,12.弧形橡膠板,13.卡瓦,14.銷軸,15.彈簧,16.跑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參照圖1,本技術是一種飛機迫降用的地面輔助托架裝置,其結構是,包括左右兩側沿縱向平行設置的縱向支撐梁5,左右的縱向支撐梁5之間橫向連接有多個連接桿6,共同組成支撐托架,(當連接桿6的跨度較大時,可以在連接桿6下表面安裝幾組輪子進行輔助性支撐),縱向支撐梁5前端或后端連接有加速牽引裝置;左右的縱向支撐梁5外側·通過輪軸7安裝有多組滾輪8,兩側的滾輪8分別壓在飛機場跑道16兩邊沿所設置的軌道9上;左右的縱向支撐梁5向上分別通過液壓缸4與托架梁I支撐連接,托架梁I上方設置有橋鞍2,托架梁I與橋鞍2之間通過多組緩沖裝置3連接,橋鞍2上表面的橫向中心線上設置有弧形橡膠板12,弧形橡膠板12能夠增加摩擦力和保護飛機蒙皮不受損傷;弧形橡膠板12的兩邊分別設置有一套卡瓦13,每套卡瓦13分別與一個液壓動作筒11連接,液壓動作筒11用于推動卡瓦13水平向心移動實現對機身的夾持動作,每套卡瓦13的內側各設置有一個接觸型的傳感器;托架梁I上還設置有圖像傳輸裝置10,用于對迫降飛機的監控,圖像傳輸裝置10、兩側的傳感器、兩側的液壓動作筒11、兩側的液壓缸4、加速牽引裝置均與中央控制器連接,中央控制器與塔臺指揮中心及飛機駕駛倉聯網連接,共同實現整個托架裝置前進速度及卡瓦13、弧形橡膠板12夾持位置高低寬窄的調整。多組滾輪8還可以安裝在左右的縱向支撐梁5下方。為了適應不同機型飛機尺寸及重量要求,在每側的縱向支撐梁5上至少設置2個以上的液壓缸4,每個液壓缸4外筒底部與縱向支撐梁5固定,每個液壓缸4活塞頭與托架梁I連接。這樣,所有設置的4個或多個液壓缸4,一方面共同支撐起托架梁1,另一方面利用液壓缸4的伸縮實現調節托架梁I的高度。緩沖裝置3采用彈簧減震方式,即橋鞍2下表面通過多組銷軸14與托架梁I上表面絞接,每組銷軸14圓周套裝有彈簧15。該結構一方面能夠通過彈簧15減緩機頭下壓時與橋鞍2接觸瞬間的巨大沖擊;另一方面橋鞍2下表面與彈簧15內空腔中的銷軸14絞接,可沿橫向擺動,以保證橋鞍2中心線與機身軸線不完全重合時的良好接觸。圖像傳輸裝置10能夠實時將迫降飛機與托架裝置的相對位置和變化情況傳輸給控制臺和駕駛員,以安全準確的操控飛機與托架裝置對接;在液壓動作筒11的作用下,使兩側的卡瓦13 —起夾緊飛機,防止產生相對移動。為了保證飛機與托架裝置的準確和牢固對接,裝置中設置了圖像傳輸裝置10和液壓動作筒11。圖像傳輸裝置10由攝像系統和傳輸系統組成,可實時將飛機與托架裝置的相對位置和變化情況傳輸給控制臺和駕駛員,以安全準確的操控飛機與托架裝置對接;液壓動作筒11、卡瓦13、傳感器共同組成夾持裝置,當夾持裝置與機體接觸后,傳感器反饋夾持力的信息,控制液壓動作筒11的夾持力。當飛機與托架裝置接觸時,液壓動作筒11自動啟動,在液壓動作筒11的作用下,使卡瓦13夾緊飛機,防止產生相對移動。為了保證飛機滑行方向,本托架裝置與地面之間采用軌道方式滑動連接,保證引導飛機的滑行方向??稍诿總€機場配備一條應急跑道,跑道兩側設有稍低于跑道平面的軌道9,平時上面可以加蓋,以不影響飛機橫穿該跑道。當遇到緊急情況,去掉蓋板,即可使用。平時本托架裝置停放在跑道16兩側軌道9著陸點的盡頭上,不影響該跑道的正常使用,緊急情況使用時由汽車推牽引到指定區域等待飛機迫降。加速牽引裝置用于推動本托架裝置,使其獲得盡可能接近飛機滑行速度的初速度,保證飛機與本托架裝置在相對速度很小的情況下安全準確對接同步滑行,避免高速滑行的飛機與靜止的托架裝置產生撞擊而導致危險。當機身與橋鞍2接觸后,本托架裝置依靠飛機慣性隨機滑行,或者利用加速牽引裝置上的剎車系統輔助剎車。加速牽引裝置優選以下兩種方式 第一種,采用牽引車拉動或推動本托架裝置獲得一定速度,并隨飛機或輔助飛機減速;第二種、采用電動或電磁軌道加速裝置,可在短時間獲得高速度,而且有利于采用計算機控制技術,根據飛機著陸速度、減速速率、著陸點參數,確定本托架裝置加速時間、力口速速度、停止加速時間等參數,更好的保證飛機與托架的較準確接觸和同步滑行。本技術裝置的工作原理是,當前飛機起落架出現故障不能放下時,飛機后輪正常著陸后,此時機頭處于上揚姿態向前滑行,托架裝置也在汽車(或電動)的牽引拉動下向前行駛,當飛機接近托架裝置時,使托架加速至接近飛機滑跑速度,避免因速度差過大而產生沖擊,保證飛機與托架裝置相對速度很小的情況下準確對接,當飛機慢慢接近托架時,緩慢的下放機頭,最終使前機身適當部位下落搭在橋鞍2上,然后液壓動作筒11動作,使卡瓦13夾緊飛機。此時,由于飛機與托架I的磨擦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飛機迫降用的地面輔助托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兩側沿縱向平行設置的縱向支撐梁(5),左右的縱向支撐梁(5)之間橫向連接有多個連接桿(6),左右的縱向支撐梁(5)上安裝有多組滾輪(8);縱向支撐梁(5)沿縱向連接有加速牽引裝置;左右的縱向支撐梁(5)向上分別通過液壓缸(4)與托架梁(1)連接,托架梁(1)上方設置有橋鞍(2),托架梁(1)與橋鞍(2)之間通過多組緩沖裝置(3)連接,橋鞍(2)上表面的橫向中心線上設置有弧形橡膠板(12);弧形橡膠板(12)的兩邊分別設置有一套卡瓦(13),每套卡瓦(13)分別與一個液壓動作筒(11)連接;每套卡瓦(13)的內側各設置有一個傳感器,托架梁(1)上還設置有圖像傳輸裝置(10),圖像傳輸裝置(10)、兩側的傳感器、兩側的液壓動作筒(11)、兩側的液壓缸(4)、加速牽引裝置均與中央控制器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曉輝,
申請(專利權)人:侯曉輝,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