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太陽能框架,包括結構相同的四個邊框,所述四個邊框組成矩形框結構,太陽能板鑲嵌在矩形框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邊框首尾相連處通過角碼連接,所述邊框的底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和連接板所組成的矩形孔,角碼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別卡合在與之配合的兩邊框的矩形孔中,固定牢固,結構簡單,絕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框架結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太陽能框架。
技術介紹
傳統(tǒng)的太陽能框架上采用螺絲固定,或者外部角碼固定,容易漏水,角碼固定邊框時需要用組裝機組裝,而且無法與絕緣材料的邊框進行組裝配合,而且使用鋁合金材料,在雷雨天會才生引雷的危險,還可能聚集電能,高壓釋放,危害生命安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目前太陽能框架漏水的問題,為此提供了一種太陽能框架,包括結構相同的四個邊框,所述四個邊框組成矩形框結構,太陽能板鑲嵌在矩形框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邊框首尾相連處通過角碼連接,所述邊框的底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和連接板所組成的矩形孔,角碼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別卡合在與之配合的兩邊框的矩形孔中;所述框架條包括底板、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第一擋板設置在底板一側,第三擋板設置在底板的另一側,第二擋板設置在第一擋板和第三擋板之間的底板上,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相互平行且依次增高,連接板與第二擋板和第三擋板相連,所有部件都是一體化設置,框架條兩端還分別設有一個45度斜面;所述角碼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是直角連接;所述邊框主要采用絕緣材料制作,所述角碼采用橡膠材料制作。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固定牢固,結構簡單,絕緣。附圖說明本技術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圖I是本技術的爆炸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簡單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邊框立體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邊框左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角碼立體示意圖;圖中1、邊框,I. I、底板,I. 2、第一擋板,I. 3、第二擋板,I. 4、第三擋板,I. 5、連接板,2、角碼,2. I、第一板,2. 2、第二板,3、太陽能板。具體實施方式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如圖I和2所示的一種太陽能框架,包括結構相同的四個邊框1,所述四個邊框I組成矩形框結構,太陽能板3鑲嵌在矩形框內,所述四個邊框I首尾相連處通過角碼2連接,如圖3、4和5,所述邊框I的底板I. I、第二擋板I. 3、第三擋板I. 4和連接板I. 5所組成的矩形孔,角碼2的第一板2. I和第二板2. 2分別卡合在與之配合的兩邊框的矩形孔中,在進行卡合時,是過盈配合,卡合牢固。如圖3和4所示,所述框架條包括底板I. I、第一擋板I. 2、第二擋板I. 3、第三擋板I. 4,第一擋板I. 2設置在底板I. I 一側,第三擋板I. 4設置在底板I. I的另一側,第二擋板I.3設置在第一擋板I. 2和第三擋板I. 4之間的底板I. I上,第一擋板I. 2、第二擋板I. 3、第三擋板I. 4相互平行且依次增高,連接板I. 5與第二擋板I. 3和第三擋板I. 4相連,所有部件都是一體化設置,框架條兩端還分別設有一個45度斜面。如圖5所示,所述角碼2包括第一板2. I和第二板2. 2,第一板2. I和第二板2. 2 是直角連接。如圖3和5所示,所述邊框I主要采用絕緣材料制作,所述角碼2采用橡膠材料制作,具有絕緣的作用。本技術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口 ο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框架,包括結構相同的四個邊框(1),所述四個邊框(I)組成矩形框結構,太陽能板(3 )鑲嵌在矩形框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邊框(I)首尾相連處通過角碼(2 )連接,所述邊框(I)的底板(I. I)、第二擋板(I. 3)、第三擋板(I. 4)和連接板(I. 5)所組成的矩形孔,角碼(2)的第一板(2. I)和第二板(2. 2)分別卡合在與之配合的兩邊框的矩形孔中。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太陽能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條包括底板(I.I)、第一擋板(1. 2 )、第二擋板(1. 3 )、第三擋板(1. 4),第一擋板(1. 2 )設置在底板(I. I) 一側,第三擋板(I. 4)設置在底板(I. I)的另一側,第二擋板(I. 3)設置在第一擋板(I. 2)和第三擋板(I. 4)之間的底板(I. I)上,第一擋板(I. 2)、第二擋板(I. 3)、第三擋板(I. 4)相互平行且依次增高,連接板(I. 5)與第二擋板(I. 3)和第三擋板(I. 4)相連,所有部件都是一體化設置,框架條兩端還分別設有一個45度斜面。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太陽能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碼(2)包括第一板(2. I)和第二板(2. 2),第一板(2. I)和第二板(2. 2)是直角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太陽能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框(I)主要采用絕緣材料制作,所述角碼(2)采用橡膠材料制作。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太陽能框架,包括結構相同的四個邊框,所述四個邊框組成矩形框結構,太陽能板鑲嵌在矩形框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邊框首尾相連處通過角碼連接,所述邊框的底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和連接板所組成的矩形孔,角碼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別卡合在與之配合的兩邊框的矩形孔中,固定牢固,結構簡單,絕緣。文檔編號H01L31/048GK202678364SQ201220321980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5日專利技術者趙新偉, 周燕強, 吳博, 周猛, 張翔, 沈萃 申請人:江陰友科太陽能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框架,包括結構相同的四個邊框(1),所述四個邊框(1)組成矩形框結構,太陽能板(3)鑲嵌在矩形框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邊框(1)首尾相連處通過角碼(2)連接,所述邊框(1)的底板(1.1)、第二擋板(1.3)、第三擋板(1.4)和連接板(1.5)所組成的矩形孔,角碼(2)的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分別卡合在與之配合的兩邊框的矩形孔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趙新偉,周燕強,吳博,周猛,張翔,沈萃,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友科太陽能器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