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包括太陽能電池片和粘貼在太陽能電池片上的EVA膠膜層,太陽能電池片表面上分布有復數條相互交叉的副柵線,副柵線呈網狀結構,EVA膠膜層上分布有至少兩條相互平行的主柵線,主柵線與副柵線相連接,主柵線與副柵線之間夾角為40~50°。所述的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在太陽能電池片表面分布相互交叉的副柵線,能夠使其具有多條路徑到達主柵線,采用EVA膠膜層,在膠膜層內封裝多條平行的主柵線,使其與電池片表面進行封裝,使主柵線與副柵線緊密結合,有效地避免了因隱裂或遮蔭而影響電流匯集。(*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光伏電池的領域,尤其是一種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
技術介紹
電池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上電機金屬柵線的設計,當單體電池的尺寸增加時,這方面就變得愈加重要了,與上電極有關的功率損失機制共有以下幾種,電池頂部擴散層的橫向電阻所引起的損耗;各金屬線的串聯電阻以及這些金屬線與半導體之間的接觸電阻引起的損耗;電池被這些金屬柵線遮蔽所引起的損失。目前傳統光伏電池電流匯流基本都是通過細柵線進行匯流到主柵線,然后通過焊接互聯條,按照一定工藝路徑進行焊接,再進行封裝,存在高溫焊接電流損失,要收集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流,金屬頂電極(或稱頂部接觸)是必須的,傳統主柵線(在電池正面上) 和外部導線直接相連,而副柵線是更細小的金屬化區域,用來收集電流傳輸給主柵線,頂電極設計目標是通過優化電流收集來減少由于內部電阻和電池遮蔽而產生的損失,目前傳統電池這樣的遮蔽率一般在15%左右。電池中產生的電流一般從電池的內部垂直地流向電池的表面,然后橫向通過頂部摻雜層,最后在頂層表面的接觸被收集;如果有隱裂、陰影或其它遮蓋物、等質量及應用缺陷,長期可能會出現熱斑現象,嚴重時會導致整個組件實效,對整個光伏陣列的安全和效率都會存在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其設計結構合理、封裝方便并且電池使用率高。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包括太陽能電池片和粘貼在太陽能電池片上的EVA膠膜層,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片表面上分布有復數條相互交叉的副柵線,副柵線呈網狀結構,所述的EVA膠膜層上分布有至少兩條相互平行的主柵線,主柵線與副柵線相連接,所述的主柵線與副柵線之間夾角為40 50°。為了能夠使副柵線與多條主柵線相連通,能夠在副柵線某處存在斷線或印刷不全時,能夠通過太陽能電池表面上臨近的與主柵線連通的副柵線進行完成收集和傳輸,提高電池效率,所述的EVA膠膜層上分布有三條相互平行的主柵線。所述的主柵線與副柵線之間夾角為45°。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在太陽能電池片表面分布相互交叉的副柵線,能夠使其具有多條路徑到達主柵線,采用EVA膠膜層,在膠膜層內封裝多條平行的主柵線,使其與電池片表面進行封裝,使主柵線與副柵線緊密結合,有效地避免了因隱裂或遮蔭而影響電流匯集。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所述的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分述如下1、太陽能電池片,2、EVA膠膜層,3、副柵線,4、主柵線。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I所示的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包括太陽能電池片1,在太陽能電池片I上粘貼EVA膠膜層2,太陽能電池片I的表面上分布有復數條相互交叉的呈網狀結構的副柵線3,EVA膠膜層2上分布有三條相互平行的主柵線4,主柵線4與副柵線3相連接,主柵線4與副柵線3之間夾角為45°。·本技術的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在太陽能電池片I表面上通過140°左右的壓層工藝與材質為EVA的膠膜層2融合,通過壓力的作用,使主柵線4與副柵線3緊密結合。以上述依據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其特征是包括太陽能電池片(I)和粘貼在太陽能電池片(I)上的EVA膠膜層(2),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片(I)表面上分布有復數條相互交叉的副柵線(3),副柵線(3)呈網狀結構,所述的EVA膠膜層(2)上分布有至少兩條相互平行的主柵線(4),主柵線(4)與副柵線(3)相連接,所述的主柵線⑷與副柵線(3)之間夾角是40 50°。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其特征是所述的EVA膠膜層(2)上分布有三條相互平行的主柵線(4)。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柵線(4)與副柵線(3)之間夾角是45°。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包括太陽能電池片和粘貼在太陽能電池片上的EVA膠膜層,太陽能電池片表面上分布有復數條相互交叉的副柵線,副柵線呈網狀結構,EVA膠膜層上分布有至少兩條相互平行的主柵線,主柵線與副柵線相連接,主柵線與副柵線之間夾角為40~50°。所述的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在太陽能電池片表面分布相互交叉的副柵線,能夠使其具有多條路徑到達主柵線,采用EVA膠膜層,在膠膜層內封裝多條平行的主柵線,使其與電池片表面進行封裝,使主柵線與副柵線緊密結合,有效地避免了因隱裂或遮蔭而影響電流匯集。文檔編號H01L31/048GK202678359SQ201220278500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3日專利技術者王桂奮, 王迎春, 謝德兵 申請人:金壇正信光伏電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匯流聚能型網狀旁路太陽能電池,其特征是:包括太陽能電池片(1)和粘貼在太陽能電池片(1)上的EVA膠膜層(2),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片(1)表面上分布有復數條相互交叉的副柵線(3),副柵線(3)呈網狀結構,所述的EVA膠膜層(2)上分布有至少兩條相互平行的主柵線(4),主柵線(4)與副柵線(3)相連接,所述的主柵線(4)與副柵線(3)之間夾角是40~5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桂奮,王迎春,謝德兵,
申請(專利權)人:金壇正信光伏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