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lar cel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solar cell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first doped layer, a second doped layer, a passivation layer and an alloy layer. The substrate has a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The first doped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first surface and includes a low doping region and a high doping region. The second doped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second surface and is different from the doping type of the first doped layer. The passivation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first doped layer and has a passivation layer opening to expose the high doping region. The alloy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exposed high doping region, wherein the width of the high doping region is great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alloy layer, and the depth of the high doping region is greater than the depth of the low doping region. The invention can ensure that when the alloy layer is formed of an emitter layer shunt in ohmic contact to the edge of the area is not the phenomenon,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lloy layer is formed when the emitter layer in shunt emitter layer section of the edge of the phenomen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太陽能電池及其制造方法
本專利技術是有關于一種太陽能電池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電鍍太陽能電池及其制造方法,其合金層設置于高摻雜區上。
技術介紹
已知的硅晶太陽能電池結構,主要包含:一基板、一與該基板形成p-n接面的射極層、一位于該射極層上的抗反射層,以及用于傳導電流的一正面電極與一背面電極。該正面電極包括至少一匯流電極(busbarelectrode),及數個橫向連接該匯流電極的指狀電極(fingerelectrode)。在制作上,可利用電鍍方式形成前述電極。進行電鍍前,必須先于該抗反射層的適當部位開孔,使該射極層的部分表面露出,該抗反射層的開孔形狀通常相當于電極形成后的形狀。后續再以電鍍方式制成電極。以電鍍方式所制作的太陽能電池的電極通常以金屬合金層作為最底層的歐姆接觸層,接著再以電鍍方式形成所需的電極。所述金屬合金層是將金屬透過高溫退火的方式與其下的硅形成金屬合金層,主要有兩個好處,其一是可使歐姆接觸特性獲得提升,其二是可作為銅的擴散阻擋層,避免銅擴散至硅基板而形成載子復合中心。然而,金屬合金層有時會產生射極層分流(emittershunting)的情況,進而導致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驟降,這是由于金屬合金層穿透射極層剖面(emitterprofile)所造成。因此,便有需要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及其制造方法,能夠解決前述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及其制造方法,其合金層設置于裸露的高摻雜區上。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其包含一基板、一第一摻雜層、一第二摻雜層、一第一鈍化層及一合金層。該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電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基板,具有相對應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一第一摻雜層,設置于該第一表面上,并包含一低摻雜區及一高摻雜區;一第二摻雜層,設置于該第二表面上,并與該第一摻雜層的摻雜類型不同;一第一鈍化層,設置于該第一摻雜層上,并具有一第一鈍化層開口,以裸露出該高摻雜區的至少一部分區域;以及一合金層,設置于裸露的該高摻雜區上,其中該高摻雜區的寬度大于該合金層的寬度,且該高摻雜區的深度大于該低摻雜區的深度。
【技術特征摘要】
2015.12.16 TW 1041422291.一種太陽能電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基板,具有相對應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一第一摻雜層,設置于該第一表面上,并包含一低摻雜區及一高摻雜區;一第二摻雜層,設置于該第二表面上,并與該第一摻雜層的摻雜類型不同;一第一鈍化層,設置于該第一摻雜層上,并具有一第一鈍化層開口,以裸露出該高摻雜區的至少一部分區域;以及一合金層,設置于裸露的該高摻雜區上,其中該高摻雜區的寬度大于該合金層的寬度,且該高摻雜區的深度大于該低摻雜區的深度。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其特征在于,該高摻雜區的寬度小于該合金層寬度的四倍。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其特征在于,該高摻雜區的深度小于該低摻雜區深度的三倍。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鈍化層,其中該第二鈍化層設置于該第二摻雜層上。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依序由一種子層、一導電層與一保護層疊置在該合金層上的一傳導層,其中該導電層的寬度不小于該種子層的寬度。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其特征在于,該合金層為一硅化鎳層,以及該傳導層由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書巖,王建峻,
申請(專利權)人: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