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注液杯固定在罩體上方,注液漏斗與注液杯相通,注液杯內設置有注液閥,罩體罩在工作平臺上后形成密閉注液室,待注液鋰電池的上端伸入密閉注液室內,注液杯下方設置有注液針組件,針頭伸入待注液鋰電池的內部,罩體上安裝有抽真空裝置,其優點是抽真空裝置啟動,將注液室內的空氣抽離,使注液室形成負氣壓狀態,打開注液閥,讓部分電解液通過注液針平穩地流入待注液鋰電池內,此時因注液室內部處于真空狀態,電解液浮在待注液鋰電池的卷取品上,切換抽真空裝置,泄放適量氮氣進入注液室,鋰電池的卷取品上下部存在氣壓差,在氣壓差的作用下,電解液被鋰電池內部的卷取品充分吸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池注液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
技術介紹
電解液是鋰電池的四大關鍵材料之一,號稱鋰電池的“血液”。電解液作為鋰電池放電介質,為正負極的正常工作提供離子導通。因此在鋰電池的加工過程中,注液環節的精確控制就尤為關鍵。無論是注液量的控制精度,電池保液量的多少,卷取品吸液的好壞,環境氧濃度的高低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產品的放電性能。其中卷取品吸液是否均勻充分,是影響電池性能最為關鍵的指標。一旦卷取品無法均勻吸液就可能導致電解液上浮現象,輕則出現電池電容量減少,放電能力降低,重則出現電池外殼發鼓甚至電池漏液等后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卷取品吸液均勻充分的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包括機架、工作平臺、注液漏斗、注液杯和具有注液室的罩體,注液杯固定在罩體上方,注液漏斗與注液杯相通,所述的注液杯內設置有注液閥,罩體罩在所述的工作平臺上后形成密閉注液室,待注液鋰電池的上端伸入密閉注液室內,所述的注液杯下方設置有注液針組件,所述的注液針組件包括注液座和針頭,針頭伸入所述的待注液鋰電池的內部,罩體上安裝有抽真空裝置。所述的注液閥包括閥桿和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固定在閥桿的下端,所述的注液杯包括一個錐形空腔,所述的密封件與錐形空腔的下端配合。機架上固定設置有導向軸承,所述的導向軸承設置在注液杯的上方,閥桿穿過導向軸承伸入所述的注液杯內,所述的閥桿上固定設置有擋圈,所述的擋圈與所述的導向軸承之間設置有第一復位彈簧。閥桿因外力上移后,注液杯內的電解液下流,外力消失后,在第一復位彈簧作用下,閥桿上的密封件重新將注液杯的下流通道堵住。所述的注液杯外設置有環形擋邊,所述的環形擋邊與所述的導向軸承之間設置有第二復位彈簧,所述的罩體的下端面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的環形凹槽內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與工作平臺相互配合形成所述的密閉注液室。注液杯和罩體一體下壓在工作平臺上,此時注液室的密閉性還不夠,機架再下移一段距離,導向軸承也同時下移,第二復位彈簧對注液杯施加一定預緊力,使工作平臺與密封圈配合更加緊密,注液室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的注液座下套接有壓套,壓套下套接有導流管,導流管下端伸入待注液鋰電池內,針頭穿過壓套,針頭下端彎折后靠在導流管的內壁上。壓套起到固定針頭的作用,針頭下端彎折后靠在導流管的內壁上,電解液沿導流管的內壁緩慢下流,可以有效地防止電解液的飛濺。注液漏斗通過注液管與注液杯連通。導流管為特氟龍管。特氟龍管具有良好的防腐蝕性能。抽真空裝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切換閥,所述的真空泵與真空切換閥連通,真空切換閥安裝在罩體上。真空切換閥與氮氣瓶連通。真空切換閥一端與真空泵相通,另一端與氮氣瓶相通,通過電氣控制可以切換導通。氮氣具有更穩定的性能,不會氧化卷取品中的鋰金屬,同時又能達到調節注液室內氣壓的目的。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是注液閥先處于關閉狀態,注液漏斗往注液杯內注入定量的電解液。抽真空裝置啟動,將注液室內的空氣抽離,使注液室形成負氣壓狀態,打開注液閥,讓部分電解液通過注液針平穩地流入待注液鋰電池內,此時因注液室內部處于真空狀態,電解液浮在待注液鋰電池的卷取品上,切換抽真空裝置,泄放適量氮氣進入注液室,鋰電池的卷取品上下部存在氣壓差,在氣壓差的作用下,電解液被鋰電池內部的卷取品充分吸收。注液完成后,真空泄放,使注液室內外氣壓達到平衡,罩體與工作平臺分離,移開鋰電池。整個注液過程,可以使分多次向鋰電池注液,每次注液都向注液室泄放適量氮氣,直至注液室內外氣壓平衡,向注液室分步注液和分步泄氣,卷取品吸收更均勻充分。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包括機架I、工作平臺2、注液漏斗3、注液杯4和具有注液室5的罩體6,注液杯4固定在罩體6上方,注液漏斗3與注液杯4相通,注液杯4內設置有注液閥7,罩體6罩在工作平臺2上后形成密閉注液室5,待注液鋰電池8的上端伸入密閉注液室5內,注液杯4下方設置有注液針組件,注液針組件包括注液座9和針頭10,針頭10伸入待注液鋰電池8的內部,罩體6上安裝有抽真空裝置。注液閥7包括閥桿71和密封件72,密封件72固定在閥桿71的下端,注液杯4包括一個錐形空腔,密封件72與錐形空腔的下端配合。機架I上固定設置有導向軸承11,導向軸承11設置在注液杯4的上方,閥桿7穿過導向軸承11伸入注液杯4內,閥桿71上固定設置有擋圈73,擋圈73與導向軸承11之間設置有第一復位彈簧74。注液杯4外設置有環形擋邊41,環形擋邊41與導向軸承11之間設置有第二復位彈簧42,罩體6的下端面設置有環形凹槽61,環形凹槽61內設置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與工作平臺2相互配合形成密閉注液室5。注液座9下套接有壓套13,壓套13下套接有導流管14,導流管14下端伸入待注液鋰電池8內,針頭10穿過壓套13,針頭10下端彎折后靠在導流管14的內壁上。注液漏斗3通過注液管15與注液杯4連通。導流管14為特氟龍管。抽真空裝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切換閥16,真空泵與真空切換閥16連通,真空切換閥16安裝在罩體6上。真空切換閥16與氮氣瓶連通 。權利要求1.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包括機架、工作平臺、注液漏斗、注液杯和具有注液室的罩體,注液杯固定在罩體上方,注液漏斗與注液杯相通,所述的注液杯內設置有注液閥,罩體罩在所述的工作平臺上后形成密閉注液室,待注液鋰電池的上端伸入密閉注液室內,所述的注液杯下方設置有注液針組件,所述的注液針組件包括注液座和針頭,針頭伸入所述的待注液鋰電池的內部,罩體上安裝有抽真空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閥包括閥桿和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固定在閥桿的下端,所述的注液杯包括一個錐形空腔,所述的密封件與錐形空腔的下端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機架上固定設置有導向軸承,所述的導向軸承設置在注液杯的上方,閥桿穿過導向軸承伸入所述的注液杯內,所述的閥桿上固定設置有擋圈,所述的擋圈與所述的導向軸承之間設置有第一復位彈黃。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杯外設置有環形擋邊,所述的環形擋邊與所述的導向軸承之間設置有第二復位彈簧,所述的罩體的下端面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的環形凹槽內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與工作平臺相互配合形成所述的密閉注液室。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座下套接有壓套,壓套下套接有導流管,導流管下端伸入待注液鋰電池內,針頭穿過壓套,針頭下端彎折后靠在導流管的內壁上。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注液漏斗通過注液管與注液杯連通。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流管為特氟龍管。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抽真空裝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切換閥,所述的真空泵與真空切換閥連通,真空切換閥安裝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圓柱形鋰電池的真空注液裝置,包括機架、工作平臺、注液漏斗、注液杯和具有注液室的罩體,注液杯固定在罩體上方,注液漏斗與注液杯相通,所述的注液杯內設置有注液閥,罩體罩在所述的工作平臺上后形成密閉注液室,待注液鋰電池的上端伸入密閉注液室內,所述的注液杯下方設置有注液針組件,所述的注液針組件包括注液座和針頭,針頭伸入所述的待注液鋰電池的內部,罩體上安裝有抽真空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堅楨,李立兵,王寧杰,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超霸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