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該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包括與射頻識別系統模塊連接的門禁執行機構和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所述射頻識別系統模塊包括安裝于車輛的RFID電子標簽與固定在住宅小區或地下停車庫出入口處的RFID讀寫器進行無線數據交換,RFID讀寫器與主控計算機連接進行數據交換;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門禁執行機構的門禁控制器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連接。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實現不停車識別車輛,達到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同時將地下車庫的車位與業主車輛一一對應起來,杜絕任意占用別人車位,提高地下車庫的管理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子技術裝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
技術介紹
截止2012年5月底,蘇州(蘇E)車輛已達220多萬輛,其中私家車的數量也急劇增加,造成住宅小區停車壓力越來越大,車輛管理越來越困難。隨著技術的進步,住宅小區智能化建設得到日益發展。目前主要采用感應式IC卡控制小區或地下車位的進出車輛,停車讀卡一般采用IC近距離卡作為信息載體,其IOCM的近距離讀卡要求給業主進出停車刷卡提出了很高要求。有時常常因停車距離較遠讀不到卡還要走下車,而且下雨天時還要伸 出胳膊淋雨讀卡。這樣給小區業主帶來非常多的不便。此外這種IC卡雖記錄了車輛的信息,但在讀卡的過程中沒有與具體的車輛綁定,存在一卡多用的情況,有些沒有車位的業主也進入地下車庫,或隨意占用別人的車位,或占用公共行車通道,造成小區地下車庫管理混舌L如果保安人工管理的話,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能夠實現不停車識別車輛,達到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同時將地下車庫的車位與業主車輛一一對應起來,杜絕任意占用別人車位,提高地下車庫的管理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該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包括與射頻識別系統模塊連接的門禁執行機構和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所述射頻識別系統模塊包括安裝于車輛的RFID電子標簽與RFID讀寫器進行無線數據交換,RFID讀寫器與主控計算機連接進行數據交換;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門禁執行機構的門禁控制器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門禁執行機構還包括與道閘抬桿連接的地感線圈,所述道閘抬桿連接到門禁控制器。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能夠實現不停車識別車輛,達到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利用軟件系統管理和電子標簽的制作,將地下車位與業主車輛一一對應起來,杜絕任意占用別人車位,提高地下車位的管理效率,間接地為小區居民的和諧生活提供了保障。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的射頻識別系統模塊結構示意 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的門禁執行機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I、圖2和圖3,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包括 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該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包括與射頻識別系統模塊I連接的門禁執行機構2和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3 ; 所述射頻識別系統模塊I包括安裝于車輛的RFID電子標簽11與RFID讀寫器12進行無線數據交換,RFID讀寫器12與主控計算機13連接進行數據交換;所述主控計算機13還與門禁執行機構2的門禁控制器21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13還與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3連接;所述門禁執行機構2還包括與道閘抬桿22連接的地感線圈23,所述道閘抬桿22連接到門禁控制器21。本專利技術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的工作方法車輛進入住宅小區或地下停車庫時 當小區業主車輛進入入口讀寫器的感應范圍時,RFID讀寫器12將讀取車輛中RFID電子標簽11的信息,然后將信息傳輸給主控計算機13,由主控計算機13自動確認該RFID電子標簽11是否合法有效。在主控計算機13的數據處理中心根據RFID讀寫器12上傳的ID號,查詢數據庫中與此ID號相關的車輛信息進行比對。若信息不相符,則拒絕放行,同時給出報警信息和出錯提示信息;反之,則觸發門禁控制器21,門禁控制器21觸發道閘抬桿22。此時,車輛無需停車直接進入小區或地下停車庫。當車輛壓過道閘下面的地感線圈23進入小區后,車輛檢測器檢測到道閘下無車輛,返回一個信號給道閘,以控制道閘下降,此時道閘自動落下; 車輛離開地下停車庫或住宅小區時 當小區業主車輛進入出口讀寫器的感應范圍時,RFID讀寫器12將讀取車輛中RFID電子標簽11的信息,然后將信息傳輸給主控計算機13,由主控計算機13自動確認該RFID電子標簽11是否合法有效。在數據處理中心根據RFID讀寫器12上傳的ID號,查詢數據庫中與此ID號相關的車輛信息進行比對。若信息不相符,則拒絕放行,同時給出報警信息和出錯提示信息(此種情況由小區保安人工處理);反之,則觸發門禁控制器21,門禁控制器21觸發道閘抬桿22。此時,車輛無需停車直接駛離小區或地下停車庫。當車輛壓過道閘下面的地感線圈23離開小區后,車輛檢測器(道閘欄桿下的車輛檢測器,采用地感線圈車輛檢測器)檢測到道閘下無車輛,返回一個信號給道閘,以控制道閘下降,此時道閘自動落下。本專利技術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能夠實現不停車識別車輛,達到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同時利用軟件系統管理和電子標簽的制作將地下車庫的車位與業主車輛一一對應起來,杜絕任意占用別人車位,提高地下車庫的管理效率,間接地為小區居民的和諧生活提供了保障。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 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包括與射頻識別系統模塊連接的門禁執行機構和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所述射頻識別系統模塊包括安裝于車輛的RFID電子標簽與RFID讀寫器進行無線數據交換,RFID讀寫器與主控計算機連接進行數據交換;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門禁執行機構的門禁控制器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禁執行機構還包括與道閘抬桿連接的地感線圈,所述道閘抬桿連接到門禁控制器。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該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包括與射頻識別系統模塊連接的門禁執行機構和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所述射頻識別系統模塊包括安裝于車輛的RFID電子標簽與固定在住宅小區或地下停車庫出入口處的RFID讀寫器進行無線數據交換,RFID讀寫器與主控計算機連接進行數據交換;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門禁執行機構的門禁控制器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連接。通過上述方式,本專利技術能夠實現不停車識別車輛,達到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同時將地下車庫的車位與業主車輛一一對應起來,杜絕任意占用別人車位,提高地下車庫的管理效率。文檔編號G07C9/00GK102881061SQ201210344969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專利技術者徐衛英 申請人:蘇州市職業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小區車輛智能管理裝置包括與射頻識別系統模塊連接的門禁執行機構和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所述射頻識別系統模塊包括安裝于車輛的RFID電子標簽與RFID讀寫器進行無線數據交換,RFID讀寫器與主控計算機連接進行數據交換;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門禁執行機構的門禁控制器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還與信息顯示及報警器模塊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衛英,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職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