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杏仁45~55份,馬兜鈴45~55份,葶藶子45~55份,前胡45~55份,玉竹45~55份,紫菀45~55份,瓜蔞45~55份,百部45~55份,紫蘇葉25~35份,巴戟天45~55份,枳殼45~55份,地龍90~110份,沙參45~55份,甘草25~35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療效顯著,見效快,標本兼治,無不良反應及副作用,臨床可以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
技術介紹
咳嗽咳痰是臨床常見癥狀,西藥一般用化痰、止咳藥對癥治療,療效欠佳。按祖國醫學論述,咳嗽是由肺失宣肅,肺氣上逆作咳而引起的,其病有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型。當前,西醫主要以鎮咳藥和抗生素為主,但是長期使用抗生素可導致菌群失調,機體產生耐藥性,同時對于病毒性感染的咳嗽,使用抗生素作用微弱,因此也就治而不愈。中醫方面也研制了大量的中成藥,但是一般治愈率甚低或療效高但價格昂貴,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其治療痰濕蘊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療效顯著,標本兼治。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杏仁45 55份,馬5 鈴45 55份,葶藶子45 55份,前胡45 55份,玉竹45 55份,紫斃45 55份,瓜萎45 55份,百部45 55份,紫蘇葉25 35份,巴戟天45 55份,枳殼45 55份,地龍90 110份,沙參45 55份,甘草25 35份。優選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杏仁50份,馬兜鈴50份,葶藶子50份,前胡50份,玉竹50份,紫菀50份,瓜萎50份,百部50份,紫蘇葉30份,巴戟天50份,枳殼50份,地龍100份,沙參50份,甘草30份。—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取紫蘇葉,蒸餾提取揮發油,蒸餾后的殘液另器保存,藥渣加剩余13味原料藥,加水煎煮50 70分鐘,過濾得煎液,再向藥渣中加水煎煮50 70分鐘,過濾得煎液;合并兩次的煎液以及殘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0 I. 25(25°C測),0 -4°C冷藏18 30小時,濾過,加入揮發油,搖勻,熔封,100°C滅菌30分鐘,即得。本專利技術的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具有燥濕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痰濕蘊肺所致的咳嗽痰多,咳聲重濁,痰粘膩或稠厚成塊,色白,胸悶脘痞,嘔惡,食少。治療時,口服,每日兩次,每次IOml左右,服用時熱水加溫,一般3 5天即可治愈。治療期間,患者應忌煙、酒等辛辣、油膩食物;注意避風寒,調飲食。本專利技術的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療效顯著,見效快,標本兼治,無不良反應及副作用,臨床可以推廣應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制備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配方為杏仁50g,馬覽鈴50g,葶藶子50g,前胡50g,玉竹50g,紫斃50g,瓜萎50g,百部50g,紫蘇葉30g,巴戟天50g,積殼50g,地龍IOOg,沙參50g,甘草30g。制備方法為取紫蘇葉,蒸餾提取揮發油,蒸餾后的殘液另器保存,藥渣加剩余13味原料藥,加水煎煮60分鐘,過濾得煎液,再向藥渣中加水煎煮60分鐘,過濾得煎液;合并兩次的煎液以及殘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 (25°C),-4°C冷藏24小時,濾過,加入揮發油,搖勻,分成10份熔封成袋,100°C滅菌30分鐘,即得。治療時,口服,每日兩次,每次IOml左右,服用時熱水加溫,一般3 5天即可治愈。治療期間,患者應忌煙、酒等辛辣、油膩食物;注意避風寒,調飲食。實施例2制備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配方為杏仁45g,馬覽鈴45g,葶藶子55g,前胡55g,玉竹45g,紫斃45g,瓜萎55g, 百部55g,紫蘇葉25g,巴戟天45g,枳殼55g,地龍110g,沙參45g,甘草25g。制備方法為取紫蘇葉,蒸餾提取揮發油,蒸餾后的殘液另器保存,藥渣加剩余13味原料藥,加水煎煮50分鐘,過濾得煎液,再向藥渣中加水煎煮70分鐘,過濾得煎液;合并兩次的煎液以及殘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5 (25°C),_4°C冷藏18小時,濾過,加入揮發油,搖勻,分成10份熔封成袋,100°C滅菌30分鐘,即得。實施例3制備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配方為杏仁55g,馬覽鈴55g,葶藶子45g,前胡45g,玉竹55g,紫斃55g,瓜萎45g,百部45g,紫蘇葉35g,巴戟天55g,枳殼45g,地龍90g,沙參55g,甘草35g。制備方法為取紫蘇葉,蒸餾提取揮發油,蒸餾后的殘液另器保存,藥渣加剩余13味原料藥,加水煎煮70分鐘,過濾得煎液,再向藥渣中加水煎煮60分鐘,過濾得煎液;合并兩次的煎液以及殘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25°C),0°C冷藏30小時,濾過,加入揮發油,搖勻,分成10份熔封成袋,100°C滅菌30分鐘,即得。臨床資料一般資料患者184例,其中男102例,女82例,年齡最小5歲,最大60歲,病程最短3d,最長20d。診斷標準參照《中醫內科學》之咳嗽癥。癥見痰濕蘊肺所致的咳嗽痰多,咳聲重濁,痰粘膩或稠厚成塊,色白,胸悶脘痞,嘔惡,食少。治療方法使用實施例I制備的中藥制劑,每日兩次,每次IOml ;兒童酌減。用藥5天后觀察療效。療效標準痊愈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胸部透視為雙肺紋理正常;有效,咳嗽較輕,其他臨床癥狀消失;無效,咳嗽及其它臨床癥狀不減輕或加重,雙肺透視肺紋理增多、增粗、模糊。治療結果痊愈140例,有效3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6. 7%。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杏仁45 55份,馬兜鈴45 55份,葶藶子45 55份,前胡45 55份,玉竹45 55份,紫菀45 55份,瓜萎45 55份,百部45 55份,紫蘇葉25 35份,巴戟天45 55份,積殼45 55份,地龍90 110份,沙參45 55份,甘草25 35份。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杏仁50份,馬兜鈴50份,葶藶子50份,前胡50份,玉竹50份,紫菀50份,瓜萎50份,百部50份,紫蘇葉30份,巴戟天50份,枳殼50份,地龍100份,沙參50份,甘草30份。3.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紫蘇葉,蒸餾提取揮發油,蒸餾后的殘液另器保存,藥渣加剩余13味原料藥,加水煎煮50 70分鐘,過濾得煎液,再向藥渣中加水煎煮50 70分鐘,過濾得煎液;合并兩次的煎液以及殘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0 I. 25,O _4°C冷藏18 30小時,濾過,加入揮發油,搖勻,熔封,100°C滅菌30分鐘,即得。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杏仁45~55份,馬兜鈴45~55份,葶藶子45~55份,前胡45~55份,玉竹45~55份,紫菀45~55份,瓜蔞45~55份,百部45~55份,紫蘇葉25~35份,巴戟天45~55份,枳殼45~55份,地龍90~110份,沙參45~55份,甘草25~35份。本專利技術的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療效顯著,見效快,標本兼治,無不良反應及副作用,臨床可以推廣應用。文檔編號A61P11/14GK102886009SQ20121042276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專利技術者唐雯 申請人:唐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杏仁45~55份,馬兜鈴45~55份,葶藶子45~55份,前胡45~55份,玉竹45~55份,紫菀45~55份,瓜蔞45~55份,百部45~55份,紫蘇葉25~35份,巴戟天45~55份,枳殼45~55份,地龍90~110份,沙參45~55份,甘草25~35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雯,
申請(專利權)人:唐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