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車用顯示鏡及其制作方法,該車用顯示鏡包括:一反射式偏光單元及一影像顯示單元。反射式偏光單元至少包括一由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相互堆疊所組成的多層膜反射片,上述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中至少有一層為雙折射材料層,其符合NX≠NY≠NZ的條件,其中NX為光在X方向的折射率,NY為光在Y方向的折射率,NZ為光在Z方向的折射率。影像顯示單元包括至少一顯示屏幕,其中多層膜反射片設置于顯示屏幕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尤指一種可作為車子的后視鏡來使用的。
技術介紹
以往,傳統后視鏡的反射鏡組是通過金屬鍍層或多層膜反射層反射后方影像,而提供駕駛者隨時可監控行車周遭的安全。然而,在光線太亮入射光較強的白天,或是,后方駕使車輛大燈照射的入射光對應于后視鏡時,就會產生眩光現象,使駕駛者無法在反射鏡組上將成像看的清楚,故這種狀況是牽涉到鏡組反射率太高而容易形成的狀態,若在入射光很強的情況下,能減少透射率則就會減輕這種狀況發生,因此,如何減輕后視鏡防眩狀況是牽涉到反射鏡組于反射上問題,值得進一步創新與研發。·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在于提供一種。車用顯示鏡不但可作為車子的后視鏡來使用,而且安裝于車用顯示鏡內的顯示屏幕能夠提供給使用者較清楚的顯示畫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車用顯示鏡,其包括一反射式偏光單元及一影像顯示單元。反射式偏光單元至少包括一由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相互堆疊所組成的多層膜反射片,上述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中至少有一層為雙折射材料層,其符合NX ^ NY ^ NZ的條件,其中NX為光在X方向的折射率,NY為光在Y方向的折射率,NZ為光在Z方向的折射率。影像顯示單元包括至少一顯示屏幕,其中多層膜反射片設置于顯示屏幕上。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車用顯示鏡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A)將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相互堆疊且共壓(co-extrusion,共擠)成一多層膜反射片,其中上述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中至少有一層為雙折射材料層,其符合NX古NY古NZ的條件,其中NX為光在X方向的折射率,NY為光在Y方向的折射率,NZ為光在Z方向的折射率;⑶將多層膜反射片進行延伸;(C)將一第一功能層及一第二功能層分別成形或貼附于多層膜反射片的一第一表面上與一第二表面上,以完成一反射式偏光單兀;(D)將反射式偏光單兀裁切成一符合一顯示屏幕大小的預定尺寸;最后,(E)將上述符合顯示屏幕大小的反射式偏光單元貼附在顯示屏幕上。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車用顯示鏡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A)將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相互堆疊且共壓成一多層膜反射片,其中上述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中至少有一層為雙折射材料層,其符合NX古NY古NZ的條件,其中NX為光在X方向的折射率,NY為光在Y方向的折射率,NZ為光在Z方向的折射率;⑶將該多層膜反射片進行延伸;(C)將一第一基板與一第一功能層分別成形或貼附于該多層膜反射片的一第一表面上與一第二表面上,且將一第二基板與一第二功能層分別成形或貼附于該第一功能層上與該第一基板上,以完成一反射式偏光單兀;(D)將該反射式偏光單兀裁切成一符合一顯不屏幕大小的預定尺寸;最后,(E)將上述符合該顯示屏幕大小的反射式偏光單元貼附在該顯示屏幕上。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車用顯示鏡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A)將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相互堆疊且共壓成一多層膜反射片,其中上述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中至少有一層為雙折射材料層,其符合NX古NY古NZ的條件,其中NX為光在X方向的折射率,NY為光在Y方向的折射率,NZ為光在Z方向的折射率;(B)將該多層膜反射片進行延伸;(C)將一第一基板與一第二基板分別成形或貼附于該多層膜反射片的一第一表面上與一第二表面上,且將一第一功能層與一第二功能層分別成形或貼附于該第一基板上與該第二基板上,以完成一反射式偏光單兀;(D)將該反射式偏光單兀裁切成一符合一顯不屏幕大小的預定尺寸;最后,(E)將上述符合該顯示屏幕大小的反射式偏光單元貼附在該顯示屏幕上。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其可通過“一由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相互堆疊所組成的多層膜反射片”的設計,以使得本專利技術的車用顯示鏡可作為車子的后視鏡來使用,且使得安裝于車用顯示鏡內的顯示屏幕能夠提供給使用者較清楚的顯示畫面。 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及
技術實現思路
,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專利技術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專利技術加以限制者。附圖說明圖IA為本專利技術反射式偏光單元的第一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圖IB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車用顯示鏡的立體示意圖;圖IC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車用顯示鏡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圖;圖ID為本專利技術用于共壓出多層膜反射片的設備示意圖;圖2A為本專利技術反射式偏光單元的第二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圖2B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車用顯示鏡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圖;圖3A為本專利技術反射式偏光單元的第二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圖3B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車用顯示鏡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圖;圖4A為本專利技術反射式偏光單元的第二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以及圖4B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車用顯示鏡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車用顯示鏡M反射式偏光單元I多層膜反射片10高分子光學薄膜100第一功能層IlA第二功能層IlB第一基板12A第二基板12B影像顯示單元2顯示屏幕20主進料區Dl次進料區D2進料螺桿D3加熱器D4模頭D5滾輪D6冷卻平臺D7檢測裝置D8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請參閱圖IA及圖IB所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車用顯示鏡M,其包括一反射式偏光單元I及一影像顯示單元2,其中反射式偏光單元I至少包括一由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100相互堆疊所組成的多層膜反射片10 (如圖IA所示),影像顯示單元2包括至少一顯示屏幕20,且多層膜反射片10可設置于顯示屏幕20上(如圖IB所示)。再者,上述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100中至少有一層為雙折射材料層,其在特定波長下其符合NX ^ NY ^ NZ的條件,其中NX為光在X方向的折射率,NY為光在Y方向的折射率,NZ為光在Z方向的折射率。另外,反射式偏光單兀I還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功能層IlA及一第二功能層11B,其分別成形或貼附于多層膜反射片10的一第一表面上與一第二表面上,其中第一功能層IlA與第二功能層IlB均可為金屬氧化物層或紫外光吸收層。再者,依據不同的使用需求,上述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100—般在制作時也可以在其上下表面分別設置厚度較厚的保護層來保護高分子光學薄膜100內部的多層膜,上述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100中至少有一層可為一用于反射紫外光的紫外光反射層,再者更可以包含一反射紅外線的紅外線反射層,紫外光或紅外線反射層可由單層或多層光學膜所組成,制作方式可以使用高分子多層膜,也可以添加金屬氧化物顆粒、或添加紫外光吸收劑,可以使用涂布(coating)或者壓出(extrusion,擠壓)或者以感壓膠或UV膠固化等方式貼合(lamination)設置于高分子多層膜100的任一表面上,也可以可以設置其它功能層,如可設置增加高分子多層膜100結構本體強度與韌性的結構層或抗刮強度的保護層,或具有自潔效果的納米層或設置具有聚光、折光或擴散能力的微結構層于高分子多層膜100的任意一表面上。設置具有特定光學效果的光學微結構層的結構體可為菱鏡形(prism)、金字塔形(pyramid)、半球形(hemisphere)、非球面(aspheric)、菲捏爾透鏡(Fresnel lens)、柱狀(lenticular)或者可以設置光柵(grating)結構。另外,多層膜反射片10可通過單軸延伸或雙軸延伸而成形,以使得多層膜反射片10在光譜380nm 780nm的平均穿透率可選擇性地介于30%至90%之間,這樣可以有效控制光線的強度。此外,如果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用顯示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反射式偏光單元,其包括由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相互堆疊所組成的至少一多層膜反射片,所述多層高分子光學薄膜中至少有一層為雙折射材料層,其符合NX≠NY≠NZ的條件,其中NX為光在X方向的折射率,NY為光在Y方向的折射率,NZ為光在Z方向的折射率;以及一影像顯示單元,其包括至少一顯示屏幕,其中所述至少一多層膜反射片設置于所述至少一顯示屏幕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昭穎,張仁懷,
申請(專利權)人:宏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