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密封裝置及回轉窯。該密封裝置用于回轉設備與靜止設備結合部位的密封,該密封裝置包括多個密封單元,密封單元包括連桿、摩擦片、套筒、下彈簧座、上彈簧座、彈簧和彈性片;套筒上端開口、下端設置有與連桿向匹配的套筒通孔,套筒能固定在靜止設備上;上彈簧座固定在套筒上端,上彈簧座設置有與套筒通孔相對應的上彈簧座通孔;下彈簧座活動設置在套筒內側的下端;彈簧設置在由上彈簧座、下彈簧座和套筒形成的容置空間內,兩兩相鄰密封單元的摩擦片鉸接形成環繞回轉設備一周的密封環;彈性片靠近回轉設備的一側覆有環繞回轉設備一周的柔性密封材料。本發明專利技術克服了現有密封裝置的諸多缺點,實現了結構簡單、密封效果佳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回轉窯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密封裝置及回轉窯。
技術介紹
回轉窯是冶金、化工、水泥等行業對散裝物料進行加熱處理的主要設備,一般在負壓下工作,在回轉窯的回轉設備(回轉窯筒體)和窯頭罩(窯尾罩或冷卻機頭罩)之間不可避免的存在縫隙,為了阻止外界的空氣被吸入回轉設備內或回轉設備內氣體攜帶物料外泄,回轉設備和窯頭罩間必須設置密封裝置?;剞D窯密封裝置密封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回轉窯系統的操作及其穩定運行。現有的回轉窯密封裝置結構形式很多,但效果都不很理想,例如迷宮式密封由于其無接觸面不存在摩擦,且結構相對簡單,采用的最為廣泛普遍,但由于迷宮式密封和回轉設 備之間的間隙比較大,容易使物料從密封間隙中泄露,影響密封效果。因此,亟待開發一種新型密封結構,以提高回轉窯的密封效果,進而降低熱工企業能耗、提高熟料品質。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回轉窯密封裝置密封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提出一種密封裝置,以實現結構簡單、密封效果佳的優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密封裝置,用于回轉設備與靜止設備結合部位的密封,該密封裝置包括多個密封單元,所述密封單元包括連桿、摩擦片、套筒、下彈簧座、上彈簧座、彈簧和彈性片;所述套筒上端開口、下端設置有與連桿向匹配的套筒通孔,所述套筒能固定在靜止設備上;所述上彈簧座固定在套筒上端,所述上彈簧座設置有與套筒通孔相對應的上彈簧座通孔;所述下彈簧座活動設置在套筒內側的下端,所述下彈簧座設置有與套筒通孔相對應的下彈簧座通孔;所述彈簧設置在由上彈簧座、下彈簧座和套筒形成的容置空間內,所述彈簧初始狀態時,其兩端分別與上彈簧座和下彈簧座相抵;所述連桿一端自下而上的穿過套筒通孔、下彈簧座通孔、彈簧和上彈簧座通孔,并與下彈簧座固定;所述連桿另一端緣與摩擦片鉸接,以使摩擦片遠離連桿的一端能與回轉設備貼合,并能以鉸接軸為軸沿回轉設備軸向擺動,所述彈性片一端固定在摩擦片上靠近連桿的一端;所述彈性片另一端能通過柱銷固定在靜止裝置上,以使所述彈性片能以柱銷為軸沿回轉設備切線方向擺動;多個密封單元中兩兩相鄰密封單元的摩擦片鉸接形成環繞回轉設備一周的密封環;所述彈性片靠近回轉設備的一側覆有環繞回轉設備一周的柔性密封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片為彈性鋼片。進一步地,所述上彈簧座螺紋固定在套筒上端,用于調節容置空間的高矮,進而調節彈簧的預緊力。進一步地,所述摩擦片為T形摩擦片和凸形摩擦片,所述T形摩擦片與凸形摩擦片交替設置,兩兩鄰T形摩擦片與凸形摩擦片鉸接,鉸接軸與回轉設備軸向平行。所述T形摩擦片和凸形摩擦片的數量取決于回轉設備直徑的大小。進一步地,所述T形摩擦片為兩側帶有翼沿的T形鋼制件;所述凸形摩擦片兩側設置有翼槽的凸形鋼制件,所述翼沿和翼槽上配合的設置有用于鉸接的鉸鏈連接孔。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孔設置在摩擦片靠近連桿的一端。進一步地,所述翼沿和翼槽的鉸接孔中至少有一個為腰形孔。進一步地,所述密封環外環摩擦片上設置有柔性密封材料,用于密封兩兩摩擦片間的空隙。進一步地,還包括壓桿,所述壓桿一端固定在連桿上,另一端設置有滾輪,所滾輪 滾動設置在兩兩相鄰摩擦片間的柔性密封材料上,所述滾輪的旋轉軸與回轉設備軸向平行。滾輪的設置是用于壓緊柔性密封材料,防止柔性密封材料起皺。進一步地,所述柔性密封材料為鋼絲布。本專利技術密封裝置的工作原理將本專利技術密封裝置安裝在回轉設備和靜止設備之間,將套筒固定在靜置設備上,以使摩擦片與回轉設備貼合(或與靜置設備留有少量空隙);將彈性片遠離摩擦片的一端固定在靜止設備上。所述連桿在彈簧的作用下限制摩擦片的位移,使摩擦片能沿回轉設備徑向偏擺,使其恢復有效地密封距離;所述摩擦片與連桿鉸接,摩擦片能以鉸接軸為軸旋轉,實現摩擦片沿回轉設備軸向的偏擺;所述彈性片能以柱銷為旋轉軸轉動,實現摩擦片沿回轉設備切線方向擺動。此外,兩兩相鄰摩擦片也能沿著兩者間的鉸接軸轉動。本專利技術回轉窯密封裝置的摩擦片可多方位的偏擺,以消除回轉設備運轉時偏擺的影響,實現回轉設備與窯頭罩的有效密封。簡單來說,回轉設備向那個方向偏擺,那個方向上的摩擦片就會受力向外(向內、向外是相對于原回轉設備的中心的內、外)移動,而其它部位的摩擦片則受力減小向內移動,時刻保證摩擦片與回轉窯回轉設備的接觸,確保了密封內徑隨時與回轉設備外徑大小一致,實現有效密封。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還提供了一種回轉窯,該回轉窯密封果佳,使用壽命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回轉窯,包括回轉設備、窯頭罩和上述密封裝置,所述套筒固定在窯頭罩上,以使摩擦片與回轉設備貼合;所述彈性片遠離摩擦片的一端通過柱銷固定在窯頭罩上。進一步地,所述套筒通過密封法蘭固定在窯頭罩上。本專利技術密封裝置結構簡單,該密封設備的摩擦片隨回轉設備的偏移而偏移,進而實現密封設備密封環的內徑隨時與回轉設備外徑大小和形狀一致,從而適應回轉設備在高溫使用狀態下產生的回轉設備變形、回轉設備偏擺及偏心,起到有效密封。本專利技術密封裝置有效地解決了回轉設備與靜止設備間密封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密封裝置適用于冶金化工過程中大型回轉熱工設備與靜止設備結合部位的密封,尤其適用于氧化鋁、水泥行業等化工過程中回轉窯的窯頭及窯尾密封及冷卻機機頭密封。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密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2為圖I中的A區放大圖;圖3為圖2的左視圖;圖4為圖3中的B區放大圖;圖5為T形摩擦片示意圖;圖6為凸形摩擦片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密封裝置與迷宮密封裝置連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圖I為本專利技術密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A區放大圖;圖3為圖2的左視圖;圖4為圖3中的B區放大圖;圖5為T形摩擦片意圖;圖6為凸形摩擦片意圖。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密封裝置,如圖I所示,用于回轉設備I與窯頭罩2結合部位的密封,該窯頭罩2為窯尾罩或冷卻機頭罩,也可以是其他靜止設備。如圖2和圖4所示,該回轉窯密封裝置包括多個密封單元,每個密封單元包括連桿3、摩擦片、套筒6、下彈簧座7、彈簧8、上彈簧座9和彈性片10 ;套筒6上端開口、下端設置有與連桿3向匹配的套筒通孔,套筒6能固定在靜止設備上;上彈簧座9固定在套筒6上端,上彈簧座9設置有與套筒通孔相對應的上彈簧座通孔;下彈簧座7活動設置在套筒6內側的下端,該活動設置是指下彈簧座能在套筒的長度方向移動,下彈簧座7設置有與套筒通孔相對應的下彈簧座通孔;彈簧8設置在由上彈簧座9、下彈簧座7和套筒6形成的容置空間內,彈簧初始狀態時,其兩端分別與上彈簧座9和下彈簧座7相抵。連桿3 —端自下而上的穿過套筒通孔、下彈簧座通孔、彈簧8和上彈簧座通孔,并與下彈簧座7固定;連桿3另一端緣與摩擦片鉸接,以使摩擦片遠離連桿3的一端能與回轉設備I貼合,并能以鉸接軸為軸沿回轉設備軸向擺動,可以理解摩擦片也可與回轉設備保留較小空隙,如l_5mm,此空隙的存在基本不影響該密封裝置的密封效果。彈性片10 —端固定在摩擦片上靠近連桿3的一端;彈性片10另一端能通過柱銷固定在靜止設備上,以使所述彈性片10能以柱銷為軸沿回轉設備I切線方向擺動。多個密封單元中兩兩相鄰密封單元的摩擦片鉸接形成環繞回轉設備一周的密封環;彈性片10靠近回轉設備I的一側覆有環繞回轉設備一周的柔性密封材料。連桿3在彈簧8的作用下限制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密封裝置,用于回轉設備與靜止設備結合部位的密封,其特征在于,該密封裝置包括多個密封單元,所述密封單元包括連桿、摩擦片、套筒、下彈簧座、上彈簧座、彈簧和彈性片;所述套筒上端開口、下端設置有與連桿向匹配的套筒通孔,所述套筒能固定在靜止設備上;所述上彈簧座固定在套筒上端,所述上彈簧座設置有與套筒通孔相對應的上彈簧座通孔;所述下彈簧座活動設置在套筒內側的下端,所述下彈簧座設置有與套筒通孔相對應的下彈簧座通孔;所述彈簧設置在由上彈簧座、下彈簧座和套筒形成的容置空間內,所述彈簧初始狀態時,其兩端分別與上彈簧座和下彈簧座相抵;所述連桿一端自下而上的穿過套筒通孔、下彈簧座通孔、彈簧和上彈簧座通孔,并與下彈簧座固定;所述連桿另一端緣與摩擦片鉸接,以使摩擦片遠離連桿的一端能與回轉設備貼合,并能以鉸接軸為軸沿回轉設備軸向擺動,所述彈性片一端固定在摩擦片上靠近連桿的一端;所述彈性片另一端能通過柱銷固定在靜止裝置上,以使所述彈性片能以柱銷為軸沿回轉設備切線方向擺動;多個密封單元中兩兩相鄰密封單元的摩擦片鉸接形成環繞回轉設備一周的密封環;所述彈性片靠近回轉設備的一側覆有環繞回轉設備一周的柔性密封材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祿軍,曹瑞忠,王振根,王文儒,桂東波,閆學良,高志軍,韓黎明,王勇,公彥兵,
申請(專利權)人: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