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回轉窯,其特征在于,其具備:對含有金屬的被處理物進行燃燒處理的回轉爐、經由連接部與所述回轉爐連接并從在所述回轉爐中經燃燒處理的所述被處理物的熔融物中通過利用電的加熱處理來分離金屬的電爐、和向所述電爐供給還原劑的還原劑供給機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能夠從被處理物中回收金屬的回轉窯及使用了該回轉窯的金屬回收方法。
技術介紹
作為以往的回轉窯,已知有具備對含有金屬的被處理物進行燃燒處理的回轉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該回轉窯通過使家電等的基板在回轉爐內邊回轉邊燃燒而使其熔融,使熔融物由回轉爐的出口落入熔渣冷卻裝置。熔渣冷卻裝置通過將熔融物用水冷卻并進行破碎,從而形成碎塊。該碎塊通過磁選礦裝置等,分成金屬的碎塊和熔渣的碎塊。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8-13900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在以往的回轉窯中,必須將一次熔融的被處理物冷卻,將碎塊搬送至其它裝置并將金屬與熔渣分開,是低效的。此外,必須將一次加熱的被處理物冷卻,從能量效率的方面考慮,也必須改善。進而,在上述那樣的磁選礦法中,金屬的回收率存在限度,有時無法從被處理物中充分地回收金屬。根據以上情況,要求從被處理物中高效地回收金屬,同時提高回收率。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從被處理物中高效地回收金屬、同時能提高回收率的回轉窯。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法回轉窯具備對含有金屬的被處理物進行燃燒處理的回轉爐、經由連接部與回轉爐連接并從在回轉爐中經燃燒處理的被處理物的熔融物中通過利用電的加熱處理來分離金屬的電爐、和向電爐供給還原劑的還原劑供給機構。根據該回轉窯,電爐能夠從在回轉爐中經燃燒處理的被處理物的熔融物中通過利用電的加熱處理進一步分離金屬。由此,能夠回收被處理物的熔融物中含有的金屬。此外,由于電爐與回轉爐經由連接部而連接,所以被處理物在回轉爐中經燃燒處理后,不需要冷卻工序或向下一處理裝置移動的工序等,立即作為熔融物投入到電爐中。因此,能夠高效地進行從被處理物中回收金屬。進而,由于不需要將從回轉爐排出的被處理物的熔融物進行冷卻的工序,所以能夠將回轉爐中的由燃燒處理產生的熱有效利用于電爐中的加熱處理,能夠提高能量效率。此外,由于還原劑供給機構能夠向電爐中供給還原劑,所以可以通過使電爐內的熔融物中包含的金屬氧化物進行還原反應,回收更多的金屬。根據以上情況,可以高效地從被處理物中回收金屬,同時提高回收率。此外,在回轉窯中,電爐也可以配置在回轉爐的出口的下方,投入與連接部非接觸地落下的被處理物。在回轉爐中經燃燒處理而排出的被處理物的熔融物不與連接部接觸,直接落到下方而投入電爐中。例如,在從回轉爐中排出的熔融物沿連接部的內壁投入到電爐中的情況下,熔融物的熱被連接部的內壁奪走,導致固化、附著。另一方面,根據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回轉窯,能夠將回轉爐中的由燃燒處理產生的熱不被其它構件奪走地向電爐中供給。由此,用于金屬回收的能量效率進一步提高。此外,在回轉窯中,電爐具備投入被處理物的熔融物的投入部、將被處理物的熔融物通過電進行加熱處理的電極、和將被處理物的熔融物排出的電爐用排出口,投入部、電極、及電爐用排出口可以在規定的方向上按投入部、電極、電爐用排出口的順序配置。由此,從投入部投入到電爐中的被處理物的熔融物在從電極附近通過被充分加熱而分離出金屬后,從電爐用排出口排出。由此,金屬的回收效率提高。 此外,在回轉窯中,電爐配置在回轉爐的出口的下方,從回轉爐的回轉軸線方向看的情況下,也可以配置在回轉爐的回轉方向的下游側。由于經燃燒處理的被處理物的熔融物在回轉爐回轉的狀態下排出,所以在回轉爐的出口處,相比回轉軸線的正下方的位置從回轉方向的下游側的位置落下。由于電爐配置在回轉方向的下游側,所以連接部也成為與該電爐的位置匹配的構成。由此,盡管因回轉而落下位置發生偏移,被處理物的熔融物也能夠在不與連接部的內壁等接觸的情況下向電爐中投入。此外,在回轉窯中,回轉爐也可以具有將通過燃燒處理從被處理物中分離的金屬經由周面壁而排出的回轉爐用排出口。由此,也能夠將在回轉爐中的燃燒處理的階段中分離的純度高的金屬在投入電爐的前階段從回轉爐用排出口回收。金屬回收方法使用上述的回轉窯,從含有金屬的被處理物中回收金屬。通過使用上述的回轉窯,可以從被處理物中高效地回收金屬,同時提高回收率。此外,在金屬回收方法中,具體而言,將Au、Ag、Cu、Pd、Pb、Sn中的任一種作為金屬回收。此外,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金屬回收方法中,作為含有金屬的被處理物,以廢電子基板、電線廢料、或將銅、金、銀中的任一種熔煉時的熔渣作為原料。專利技術的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能夠從被處理物中高效地回收金屬,同時提高回收率。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一實施方式涉及的回轉窯的構成的簡略截面圖。圖2是表示電爐的簡略的構成的截面圖。圖3是沿圖2所示的III-III線的截面圖。圖4是沿圖2所示的IV-IV線的截面圖。圖5是表示從由回轉爐投入到由熔渣排出口排出為止的期間電爐內的熔渣的濃度與滯留時間的關系的圖表。圖6是關于表示回轉窯的效果的實驗結果的表。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所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I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回轉窯的構成的簡略截面圖。如圖I所示那樣,回轉窯I具備回轉爐2、二次燃燒室3、銜接滑槽(連接部)4和電爐6。回轉窯I是使用回轉爐2和電爐6將含有金屬的被處理物W分離成熔渣和金屬,并將金屬回收的裝置。含有金屬的被處理物W例如為家電等的基板、或電線廢料、銅金銀渣等。此外,它們中含有的金屬、即能夠通過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回轉窯I回收的金屬是Cu、Au、Ag、Pb、Sn或Pd等。回轉爐2通過將被處理物W進行燃燒處理而使其熔融。回轉爐2呈圓筒狀,其內壁用耐火材料內襯。回轉爐2可以通過來自燃燒器10的熱風,將被處理物W在1400 1500°C下進行燃燒處理。該回轉爐2被在基座上固定的支撐部(未圖示)可回轉地支撐,同時通過驅動裝置進行回轉。該回轉爐2使回轉軸線傾斜地設置,由此,邊使投入回轉爐2內的被處理物W燃燒,邊使其從較高側的入口 2a向較低側的出口 2b流動。在回轉爐2的入口 2a側設置用于投入被處理物W的投入滑槽7和用于將投入的被處理物W推入回轉爐2中的投入推料機8。在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回轉窯I中,不需要進行利用加入添加劑等的成分調整。由于不進行成分調整,所以可防止熔渣S的增加。為了防止耐火材料的損傷,通過將回轉爐2進行水膜冷卻來保護。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回轉窯I的燃燒處理溫度為1400 1500°C的高溫,耐火材料的損傷大,通過加入添加劑等進行成分調整來降低被處理物W的熔融點也是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情況下,熔渣S增加。因此,盡可能在不使用添加劑的情況下使其燃燒,耐火材料通過將回轉爐2進行水膜冷卻來保護。·在回轉爐2中,經燃燒處理的被處理物W的熔融物通過比重差分離成熔渣S和金屬Ml。此外,被處理物W中的可燃物被熱分解而氣化。從被處理物W中分離出的金屬Ml變成熔融狀態或半熔融狀態而積存在下層側。熔融的金屬Ml的表面被充分量的熔渣覆蓋。由此,可防止熔融的金屬Ml的氧化。回轉爐2按照能夠通過放液(tapping)法將熔融的金屬Ml經由圓筒狀的周面壁2c取出的方式構成。具體而言,回轉爐2具有能夠將積存在回轉爐2的底部的熔融的金屬Ml經由周面壁2c落到下方而排出的放液用噴嘴(排出口)9。放液用噴嘴9安裝在回轉爐2的周面壁2c上。具體而言,利用回轉爐2持續規定時間熔融運轉后,在放液用噴嘴9配置在規定位置(底部以外的位置)的時刻使回轉爐2停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鐵山一州,阿川隆一,矢野正和,藤川充由,
申請(專利權)人: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三井金屬礦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