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一桿身本體和沿其軸向設置的貫穿桿身本體的中心孔,所述桿身本體沿軸向依次設有一體相接的握把套接部、連接部及擊球部,所述連接部的中心孔內壁面設有凸筋,而所述套接部及擊球部的中心孔內壁面未設有凸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既保持了桿身整體的強度,又保證了擊球部的彈性和韌性,使得擊球效果明顯提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運動器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技術背景高爾夫球桿由桿身、球頭和握把組成。現有技術中,桿身的中心孔多為圓形,且桿身厚度均勻、一致,桿身的抗彎性能和抗扭性能都較差。為解決這個問題,專利CN202044728公開了一種碳纖維高爾夫球桿桿身,該桿身的中心孔內設有凸條,此凸條起著加強筋的作用,使得桿身的抗彎性能和抗扭性能增強,剛性得到提高,但由于該凸條幾乎貫穿整個桿身的長度,使得桿身整體的強度一致,進而導致桿身頭端的彈性不足,擊球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既有足夠的剛度,又有良好彈性和韌性的高爾夫球桿桿身。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包括一桿身本體和沿其軸向設置的貫穿桿身本體的中心孔,所述桿身本體沿軸向依次設有一體相接的握把套接部、連接部及擊球部,所述連接部的中心孔內壁面設有凸筋,而所述套接部及擊球部的中心孔內壁面未設有凸筋。在本技術的優選方案中,所述握把套接部連接部擊球部的長度比例為I 2:4 6:I 2。在本技術的優選方案中,所述中心孔為圓形。在本技術的優選方案中,所述凸筋為8根,圍繞球桿軸線沿所述連接部的中心孔內壁均勻分布。在本技術的優選方案中,所述凸筋從所述連接部的大端向小端逐漸變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高爾夫球桿桿身沿軸向依次設有握把套接部、連接部及擊球部,所述連接部的中心孔內壁上設有凸筋,而所述套接部及擊球部的中心孔內壁壁面光滑,未設有凸筋,這樣既保持了桿身整體的強度,又保證了擊球部的彈性和韌性,使得擊球效果明顯提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軸向剖視圖;圖2為圖I中A-A面的剖視圖;圖3為圖I中B-B面的剖視圖;圖4為圖I中C-C面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和描述。如圖I所不,一種聞爾夫球桿桿身,包括一桿身本體I和沿其軸向設置的貫穿桿身本體I的中心孔10,所述桿身本體I沿軸向依次設有一體相接的握把套接部11、連接部12及擊球部13。在本技術的優選方案中,所述握把套接部11 :連接部12 :擊球部13的長度比例為廣2:4飛廣2。所述凸筋101從所述連接部12的大端向小端逐漸變細。如圖I、圖2、圖3和圖4所示,所述連接部12的中心孔10內壁面設有凸筋101,而所述套接部11及擊球部13的中心孔10內壁面未設有凸筋。所述凸筋101起著加強筋的作用,這樣既保持了桿身整體的強度,又保證了擊球部的彈性和韌性,使得擊球效果明顯提高。所述中心孔10為圓形。如圖3所示,在本技術的優選方案中,所述凸筋101為8根,圍繞球桿軸線沿所述連接部12中心孔10的內壁均勻分布。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術實施的范圍,即依本技術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技術涵蓋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包括一桿身本體和沿其軸向設置的貫穿桿身本體的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桿身本體沿軸向依次設有一體相接的握把套接部、連接部及擊球部,所述連接部的中心孔內壁面設有凸筋,而所述套接部及擊球部的中心孔內壁面未設有凸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套接部連接部擊球部的長度比例為廣2:4飛廣2。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為圓形。4.如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為8根,圍繞球桿軸線沿所述連接部中心孔內壁均勻分布。5.如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從所述連接部的大端向小端逐漸變細。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本技術包括一桿身本體和沿其軸向設置的貫穿桿身本體的中心孔,所述桿身本體沿軸向依次設有一體相接的握把套接部、連接部及擊球部,所述連接部的中心孔內壁面設有凸筋,而所述套接部及擊球部的中心孔內壁面未設有凸筋。本技術既保持了桿身整體的強度,又保證了擊球部的彈性和韌性,使得擊球效果明顯提高。文檔編號A63B53/00GK202682707SQ201220229338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專利技術者劉永春 申請人:劉永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包括一桿身本體和沿其軸向設置的貫穿桿身本體的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桿身本體沿軸向依次設有一體相接的握把套接部、連接部及擊球部,所述連接部的中心孔內壁面設有凸筋,而所述套接部及擊球部的中心孔內壁面未設有凸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永春,
申請(專利權)人:劉永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