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包括四個活動卡爪組件、殼體及分別置于殼體內的齒輪軸、齒輪軸安裝座、多根卡爪齒條、主傳動齒條、氣缸,齒輪軸豎直安裝在齒輪軸安裝座上,齒輪軸由其一側的氣缸連接與其相嚙合的主傳動齒條來帶動轉動;殼體的頂封板上沿其周向等距設有四個彼此對稱的行程槽,四個活動卡爪組件通過其各自底部的滑塊豎直裝在殼體內腔底的相應直線導軌上,每個活動卡爪組件頂部的卡爪均經各自相應的行程槽豎直往上伸出,且經其一側固接的與齒輪軸嚙合的卡爪齒條來帶動滑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氣缸的拉伸來帶動齒輪軸轉動,實現四個活動卡爪組件的同時張開,共同夾緊待加工輪圈,達到自動找正圓心來夾緊待加工輪圈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數控機床的
,尤其是指一種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
技術介紹
據統計,目前中、小批生產的工件品種已占工件種類總數的85%左右,而現代生產要求企業所制造的產品品種經常更新換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與競爭。然而,現有的大多數企業都仍習慣于大量采用傳統的專用夾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產能力的工廠,就里約擁有數千甚至近萬套專用夾具;另外,在多品種生產的企業中,每隔3 4年就要更新50 80 %左右的專用夾具,而夾具的實際磨損量僅為10 20%左右,資源浪費嚴重。目前,用于加工輪圈的夾具,由于采用的都是普通的標準夾具,出于對輪圈的加工精度要求,使得上述夾具 的裝夾無法達到輪圈的加工精度的要求,致使生產效率低,裝夾時間長且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可靠,動作平穩,裝夾方便快捷,且能夠自動定位的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它包括有四個活動卡爪組件、殼體以及分別置于該殼體內的齒輪軸、齒輪軸安裝座、多根卡爪齒條、主傳動齒條、氣缸,其中,所述的齒輪軸通過其兩端的軸承豎直安裝在齒輪軸安裝座上,且位于殼體的中間部位,同時,該齒輪軸由位于其一側的氣缸連接與其相嚙合的主傳動齒條來帶動其轉動;所述殼體的頂封板上沿其周向等距開設有四個彼此對稱的用于供活動卡爪組件頂部的卡爪伸出并導向的行程槽,所述的四個活動卡爪組件通過其各自底部的滑塊豎直裝配在該殼體內腔底部的相應直線導軌上,并且,每個活動卡爪組件頂部的卡爪均經各自相應的行程槽豎直往上伸出,同時,每個活動卡爪組件通過其一側固接的與上述齒輪軸相嚙合的卡爪齒條來帶動其在各自的直線導軌上滑動。所述的活動卡爪組件包括有按從上往下的方向依次相接的卡爪、卡爪安裝板、滑塊,其中,所述卡爪齒條的一端固定安裝在卡爪安裝板一側的凸臺上。所述的殼體主要由頂封板、圍邊、底板組成。所述的卡爪呈L型。本技術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優點在于將待加工輪圈擱置在四個活動卡爪組件的卡爪定位面基準后,本技術便通過氣缸的拉伸來帶動齒輪軸轉動,從而實現四個活動卡爪組件的同時張開,共同夾緊待加工輪圈,達到自動找正圓心來夾緊待加工輪圈的目的,這種結構操作方便快捷,定位精度高,能很好地滿足輪圈的加工精度要求。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裝夾上待加工輪圈時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分解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I和附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它包括有四個活動卡爪組件I、殼體以及分別置于該殼體17內的齒輪軸2、齒輪軸安裝座3、四根卡爪齒條4、一根主傳動齒條5、氣缸6,其中,本實施例所述的殼體17主要由頂封板8、圍邊14、底板15組成,所述的齒輪軸2通過其兩端的軸承7豎直安裝在齒輪軸安裝座3上,且位于上述殼體17的中間部位,同時,該齒輪軸2由位于其一側的氣缸6連接一根與其相哨合的主傳動齒條5來帶動其轉動;所述殼體17的頂封板8上沿其周向等距開設有四個彼此對稱的用于供活動卡爪組件I頂部的卡爪9伸出并導向的行程槽10,所述的四個活動卡爪組件I通過其各自底部的滑塊11豎直裝配在該殼體17內腔底部的相應直線導軌12上,并且,每個活動卡爪組件I頂部的卡爪9均經各自相應的行程槽10豎直往上伸出,同時,每個活動卡爪組件I通過其一側固接的與上述齒輪軸2相嚙合的卡爪齒條4來帶動其在各自的·直線導軌12上滑動。此外,本實施例所述的活動卡爪組件I包括有按從上往下的方向依次相接的卡爪9、卡爪安裝板13、滑塊11,其中,所述卡爪齒條4的一端固定安裝在卡爪安裝板13—側的凸臺上,同時,本實施例所述的卡爪9呈L型。在采用以上方案后,使用時,將待加工輪圈16擱置在四個活動卡爪組件I頂部的卡爪9的定位面基準后,本技術便通過氣缸6的拉伸來帶動齒輪軸2轉動,從而實現帶動四個活動卡爪組件I的卡爪9同時張開,共同夾緊待加工輪圈16,達到自動找正圓心來夾緊待加工輪圈16的目的,之后便可以對待加工輪圈16按尺寸要求分工序進行銑削、鋸切、開槽、鉆孔、攻牙、倒角等一系列深加工,滿足輪圈的加工精度要求。總之,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的動作平穩,結構緊湊,操作方便快捷,高效,定位精度高,能有效確保加工質量,值得推廣。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子只為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術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技術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四個活動卡爪組件(I)、殼體(17)以及分別置于該殼體(17)內的齒輪軸(2)、齒輪軸安裝座(3)、多根卡爪齒條(4)、主傳動齒條(5)、氣缸(6),其中,所述的齒輪軸(2)通過其兩端的軸承(7)豎直安裝在齒輪軸安裝座(3 )上,且位于殼體(17 )的中間部位,同時,該齒輪軸(2 )由位于其一側的氣缸(6 )連接與其相嚙合的主傳動齒條(5)來帶動其轉動;所述殼體(17)的頂封板(8)上沿其周向等距開設有四個彼此對稱的用于供活動卡爪組件(I)頂部的卡爪(9)伸出并導向的行程槽(10 ),所述的四個活動卡爪組件(I)通過其各自底部的滑塊(11)豎直裝配在該殼體(17 )內腔底部的相應直線導軌(12)上,并且,每個活動卡爪組件(I)頂部的卡爪(9)均經各自相應的行程槽(10)豎直往上伸出,同時,每個活動卡爪組件(I)通過其一側固接的與上述齒輪軸(2)相嚙合的卡爪齒條(4)來帶動其在各自的直線導軌(12)上滑動。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卡爪組件(I)包括有按從上往下的方向依次相接的卡爪(9)、卡爪安裝板(13)、滑塊(11),其中,所述卡爪齒條(4)的一端固定安裝在卡爪安裝板(13) —側的凸臺上。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17)主要由頂封板(8)、圍邊(14)、底板(15)組成。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爪(9)呈L型。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包括四個活動卡爪組件、殼體及分別置于殼體內的齒輪軸、齒輪軸安裝座、多根卡爪齒條、主傳動齒條、氣缸,齒輪軸豎直安裝在齒輪軸安裝座上,齒輪軸由其一側的氣缸連接與其相嚙合的主傳動齒條來帶動轉動;殼體的頂封板上沿其周向等距設有四個彼此對稱的行程槽,四個活動卡爪組件通過其各自底部的滑塊豎直裝在殼體內腔底的相應直線導軌上,每個活動卡爪組件頂部的卡爪均經各自相應的行程槽豎直往上伸出,且經其一側固接的與齒輪軸嚙合的卡爪齒條來帶動滑動。本技術通過氣缸的拉伸來帶動齒輪軸轉動,實現四個活動卡爪組件的同時張開,共同夾緊待加工輪圈,達到自動找正圓心來夾緊待加工輪圈的目的。文檔編號B23Q3/00GK202684546SQ201220280119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4日專利技術者李愛軍 申請人:佛山市普拉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數控機床上用的輪圈加工夾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四個活動卡爪組件(1)、殼體(17)以及分別置于該殼體(17)內的齒輪軸(2)、齒輪軸安裝座(3)、多根卡爪齒條(4)、主傳動齒條(5)、氣缸(6),其中,所述的齒輪軸(2)通過其兩端的軸承(7)豎直安裝在齒輪軸安裝座(3)上,且位于殼體(17)的中間部位,同時,該齒輪軸(2)由位于其一側的氣缸(6)連接與其相嚙合的主傳動齒條(5)來帶動其轉動;所述殼體(17)的頂封板(8)上沿其周向等距開設有四個彼此對稱的用于供活動卡爪組件(1)頂部的卡爪(9)伸出并導向的行程槽(10),所述的四個活動卡爪組件(1)通過其各自底部的滑塊(11)豎直裝配在該殼體(17)內腔底部的相應直線導軌(12)上,并且,每個活動卡爪組件(1)頂部的卡爪(9)均經各自相應的行程槽(10)豎直往上伸出,同時,每個活動卡爪組件(1)通過其一側固接的與上述齒輪軸(2)相嚙合的卡爪齒條(4)來帶動其在各自的直線導軌(12)上滑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愛軍,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普拉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