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為一六面結構體,設其安裝時垂直于鋸片基體徑向方向的對應兩面為內外端面,對應于鋸片基體上下表面的對應兩面為上下表面,則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另外兩面為左右側面;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左右側面均呈以上述內外端面所在的邊為底邊的梯形結構;與傳統金剛石刀頭相比,本新型結構設計大大減少了切割中刀頭與工件直接的接觸面積,摩擦阻力極大降低,對于金剛石刀頭而言,不僅節省材料成本,而且鋒利性、使用壽命也大大提高,切割中,不僅所需的驅動工具的動力也相對降低,而且低摩擦也保證了被加工的工件尺寸穩定性,具有耐用、省材料、工作效益高等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金剛石刀頭,尤指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特別適于石材切割工具中小徑鋸片上應用。
技術介紹
金剛石鋸片用于切割非金屬材料特別是石材已為公知,如圖1-2所示,其包括一圓盤形基體I’及均勻設于基體I’徑向外側的若干金剛石刀頭2’(圖中只安裝兩塊作示意)組成,每片金剛石刀頭2’大致呈長方體的六面體結構,其安裝時,垂直鋸片基體I’徑向方向的對應兩面為內外端面,平行鋸片基體上下表面的對應兩面為上下表面,則另外兩面為左右側面,內端面21’與基體I’固接,外端面22’是以基體I’圓心為中心的一段弧線;目前所有金剛石刀頭其整個刀體的厚度相同,參考圖2,即左右側面呈規則的長方形結構,在切割過程中,由金剛石刀頭2’的外端面22’的刃口先接觸被加工的工件,隨著繼續切割,金 剛石刀頭2’的上下表面23’、24’總會與被加工的工件之間相接觸,這種接觸使得金剛石刀頭2’在切割中受到極大的摩擦阻力,不僅降低了金剛石刀頭的鋒利性,影響了切割的速度及穩定性,而且金剛石刀頭也容易受到磨損,大大降低了刀頭的使用壽命,故現有金剛石刀頭結構存在壽命低、材料浪費、低工作效益等缺點。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針對現有金剛石刀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只需通過簡單的結構改進,克服了現有技術中金剛石刀頭存在高摩擦、低鋒利性等缺陷,具有耐用、省材料、工作效益高等特點。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為一六面結構體,設其安裝時垂直于鋸片基體徑向方向的對應兩面為內外端面,對應于鋸片基體上下表面的對應兩面為上下表面,則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另外兩面為左右側面;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左右側面均呈以上述內外端面所在的邊為底邊的梯形結構。上述梯形結構二底角的度數均在60-89. 99度之間。上述梯形結構為等腰梯形結構。上述方案后,本技術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其六面結構體包括內外端面、上下表面及左右側面,對應左右側面呈梯形結構,該梯形結構的二底邊對應為內外端面所在的邊,較短的底邊對應為內端面,其與鋸片基體相固接,外端面是以基體(呈圓盤情況)圓心為中心的一段弧線,其作為刀頭的刃口,則位于內外端面間的上下表面為向基體的圓心方向向內傾斜,工作時,由刀頭的刃口(外端面)先接觸被加工的工件,隨著繼續切害I],由于上下表面的向內傾斜設計,其與被加工的工件間留有間隙而始終不相互接觸,與傳統金剛石刀頭相比,本新型結構設計大大減少了切割中刀頭與工件直接的接觸面積,摩擦阻力極大降低,對于金剛石刀頭而言,不僅節省材料成本,而且鋒利性、使用壽命也大大提高,切割中,不僅所需的驅動工具的動力也相對降低,而且低摩擦也保證了被加工的工件尺寸穩定性,具有耐用、省材料、工作效益高等特點。附圖說明圖I是傳統金剛石鋸片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沿A-A向的剖面的示意圖;圖3是本新型金剛石刀頭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側視圖。標號說明基體I’金剛石刀頭 2’內端面 21’外端面22’上表面23’下表面 24’六面結構體 2內端面 21外端面22上表面 23下表面24左側面 25右側面2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如圖3-4所示為本新型涉及的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為一六面結構體2,其包括兩兩相對設置的內端面21與外端面22、上表面23與下表面24、左側面25與右側面26 ;安裝時,以圓盤情況為例,內端面21和外端面22為垂直于鋸片基體徑向方向的對應兩面,所述內端面21和外端面22均呈以基體圓心為中心的一段弧面,其中,內端面21與鋸片基體相固接,外端面22作為金剛石刀頭的刃口,上表面23和下表面24對應于鋸片基體的上下表面,左側面25和右側面26分別位于上述內端面21、外端面22、上表面23及下表面24的兩側。如圖4所示,本新型的主要創新點在于六面結構體I其左側面25、右側面26均呈梯形結構,該梯形結構的二底邊對應為內端面21、外端面22所在的邊,具體內端面21對應較短的底邊,外端面22對應較長的底邊,則位于內、外端面21、22間的上、下表面25、26均為向基體的圓心方向向內傾斜;較佳的,所述梯形結構的二底角a在60-89. 99度之間,進一步所述二底角的度數相等,即梯形結構為等腰梯形結構,上表面23和下表面24對應梯形結構的邊長值相等。由此,采用本新型金剛石刀頭的鋸片,工作時,由刀頭的刃口(外端面22)先接觸被加工的工件,隨著繼續切割,由于上、下表面25、26的向內傾斜設計,其與被加工的工件間留有間隙而始終不相互接觸,與傳統金剛石刀頭相比,本新型結構設計大大減少了切割中刀頭與工件直接的接觸面積,摩擦阻力極大降低;同樣應用在規格R200mm的圓盤基體上,材質為鐵的刀頭本體,傳統金剛石刀頭在規格長*厚*聞為40*3. O*15mm的情況下,其所用材料大約為13. 69g,本新型金剛石刀頭對應的規格有長*厚*高為40*3. 0/2. 0*15mm,所需要材料本新型大約只需11. 41g,節省了 2. 28g,即大約每IOg中能夠節省I. 66g ;再有,采用上述同樣尺寸、同樣配比的刀頭本體,同樣切割18mm的花崗巖板材,驅動電機功率均為18千瓦,傳統金剛石刀頭切割速度只約為5m/分,而本新型金剛石刀頭切割速度可以達7m/分,切割速度及效率大大提高。綜上,本新型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其結構改進雖簡單,但為金剛石刀頭的結構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達到了意想不到的優異效果,對于金剛石刀頭本身而言,不僅節省材料成本,而且鋒利性、使用壽命也大大提高,切割中,不僅所需的驅動工具的動力也相對降低,切割效率高,而且低摩擦也保證了被加工的工件尺寸穩定性,具有耐用、省材料、工作效益高等特點,當所述梯形結構二底角a所限定的度數范圍(60-89. 99度),其能夠使整個刀頭的綜合性能達到最優。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本新型給出的實施例只以圓盤形 式的鋸片為例,其并非限定本技術的產品形態和式樣,應用在其他類型的金剛石鋸片上,例如在圓柱形、碗形等的包括切、削、磨類型的各種金剛石切割工具上,其實施原理相類似,這里不再詳細一一舉例,任何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技術的專利范疇。權利要求1.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為一六面結構體,設其安裝時垂直于鋸片基體徑向方向的對應兩面為內外端面,對應于鋸片基體上下表面的對應兩面為上下表面,則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另外兩面為左右側面;其特征在于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左右側面均呈以上述內外端面所在的邊為底邊的梯形結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其特征在于上述梯形結構二底角的度數均在60-89. 99度之間。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其特征在于上述梯形結構為等腰梯形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為一六面結構體,設其安裝時垂直于鋸片基體徑向方向的對應兩面為內外端面,對應于鋸片基體上下表面的對應兩面為上下表面,則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另外兩面為左右側面;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左右側面均呈以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摩擦高鋒利性金剛石刀頭,為一六面結構體,設其安裝時垂直于鋸片基體徑向方向的對應兩面為內外端面,對應于鋸片基體上下表面的對應兩面為上下表面,則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另外兩面為左右側面;其特征在于:上述六面結構體的左右側面均呈以上述內外端面所在的邊為底邊的梯形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尊文,李天發,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南安市華天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